预防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多久才会出现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782782.html

从所周知,预防性疫苗是人类预防各种恶性传染病的重要武器,现在的疫苗从原理上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主动免疫,通过给予极低毒性或无毒性的病原体或成分,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自已产生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让机体记住病原体的模样,完成免疫记忆过程。当自然界的高毒性的病原体真正来袭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一回生,二回熟”,机体能快速高效地自已产生大量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

(图注:接种的免疫记忆“一回生二回熟”效应)

另一种是被动免疫,直接把针对病原体的抗体打入到易感人群体内,让这些抗体直接去清除病原体。目前的大部分疫苗都是主动疫苗,通过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发挥作用的。很多的恶性传染病都被疫苗明显抑制,天花更是被直接消灭。

(图注:中国规划疫苗接种发展史)

而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大量爆发,很多人提出了,能不能快速的开发出有效地疫苗来给老人与孩子接种,直接预防呢。

很不幸,从现有程序与现实来说,一个安全有效的疫苗要有较长的开发周期才能进入到临床使用。很多疫苗并不能在当时就用于阻止新生传染病,而主要用在预防这种传染病复发。

无论哪一种疫苗,在现有的程序下,都必须要通过“临床前研究-人体临床试验-正式推广应用”三个阶段,达到以下三个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1.安全性:疫苗要保证不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现有的技术产生出来的疫苗都有很低概率的毒副作用。最常见的就是低烧,皮疹,绝大部分都会在三天内自愈。我们大多数人左臂上方那个疤也是预防结核的卡介苗留下皮肤损伤副作用(疫苗疤,此外,年前出生的人还有一个更大的牛痘疤),而为了保证疫苗的安全性,经常要观察较长时间,有时甚至要几年时间才能确定他确实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图注:卡介苗接种的疫苗疤)

2.有效性:要对大多数人产生较长时间的保护作用。疫苗制备出来以后,要能保证能引发机体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产生足够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去清除病原体。

3.实用性:便于运输,存储,接种。低温保存运输的疫苗肯定不如常温保存运输的方便。一次接种可以防止多种疾病的联合疫苗肯定比多种接种省事。口服疫苗(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质)更容易被孩子们接种。

(图注:脊髓灰质炎口服糖丸)

临床前实验,一般都是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鼠,兔,猴)层面完成。动物水平的免疫反应一般也要一个月左右是一个周期,还要经过重复实验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而且要在动物身上得到这种疫苗确实有效的数据,就必须证明,这个疫苗能保护动物不受该病毒的感染,可是,有些病毒只感染人,不感染这些动物,我们就无法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这个疫苗是真正有效。现有的方法只有通过制备繁殖出转基因动物,让他们和人一样感染这种病毒,才能进行这个有效性的检测,而转基因动物的繁殖与培育也要短则几月,长则数年的时间。

就算动物实验证明其安全,有效,实用,因为动物与人体的巨大差异,很高比例的疫苗在人体的临床实验中被证明不能使用。临床人体实验周期很长。招募受试者需要时间;一个一个筛选受试者保证他们每个人都符合临床试验的要求需要时间;在严格的监控下注射疫苗、然后持续高密度的监控这些人的各种生理指标需要时间;疫苗是不是真的起到了保护作用(要知道一般疫苗接种后也得几个星期才会出现抗体);还得留足够长的时间看看疫苗有没有长期的毒害。。。。这些事情只能等,没办法加速,临床实验5-10年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年HIV病毒就被认为是艾滋病的病原体,无数的经费与人力投入到他的疫苗研究中,直至35年后的,才有真正的能部分预防HIV感染的RV这个疫苗顺利完成了所有临床实验。针对致死率极高(50%-90%)的埃博拉病毒的疫苗(rVSV-ZEBOV)算是进展很快的了,在WHO的亲自指导下,也花了二年时间才完成了临床实验(-)。

(图注:rVSV-ZEBOV的临床实验分布)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高度相似(80%),有人提出,能否用SARS疫苗来预防呢,因为体内针对SARS病毒的免疫反应,很有可能也和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反应。确实,已经有研究提出了针对SARS的一些抗体确实可以和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但是,尽管17年过去了,并没有通过临床实验真正上市SARS疫苗。当时SARS在几个月内就控制住了,这些疫苗还没有做好,没有了SARS病人,没法进行后续的相关实验,所有的工作都停滞了。

SARS期间也有一些被动疫苗的报道,通过将SARS的抗体(来自康复者血清,或来自于感染SARS的马血清)直接输入给高危易感人群,比如医生,军人等,确实可以取到短时间内有效预防的目的。但这种预防疫苗成本过高(康复人血清难以大量获得),持续作用时间短(几周后输入的抗体会渐渐消失),毒副作用大(马血清会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其应用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无法广泛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的预防,在临床实验中也未能商业化。

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有效隔离”,这也是最有效的应对传染病的方法。

多洗手,勤消毒,不聚会,带口罩,发烧早就诊。

(本文参考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王立铭教授的“治疗新冠肺炎的新药新疫苗,会很快来么?”一文,特此感谢。)

(本文作者吴砂博士是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副教授,中国免疫学会科普分会会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zd/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