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健脾养生防八虚,春捂防冻娘家

今天是阳历2月18日,也是传统二十节气的雨水。每年的2月18日至20日左右的时候,太阳到达黄经度,中国的古圣先贤们把这个时节称之为雨水。雨水,顾名思义,降水开始增多,天气变化不定,此时养生要注重养护脾脏,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理肝脏,保持肝气顺畅。

气候特征

上图为十二辟卦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图

立春到惊蛰为一月

又称为寅月,对应的卦象为地天泰卦,即上卦为“坤”?,下卦为“乾”?,这也是“春”字的原型——春字下面的日即下卦“乾”,代表从地下升起的纯阳之气,向上与纯阴之气交合,化为生养万物之源——水。

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在这段时空对应过程中,地热能上升至地表,与地表寒气相遇,形成降雨。所以,此时在我国的大部分地方都会有少量的降雨。而当气温回升快时,人就容易导致春困。

人们常说: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篇中我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张景岳(明代医家)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与四时和其序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雨水时节有三防

一年四季,最无常的就是春季

白天阳光和煦

早晚却寒气袭人

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现象

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

所以,雨水时节养生之道

春捂才是第一

“春捂”怎么捂才正确身体哪些部位最该捂?

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

捂好头颈与双脚

爱美的姑娘尤其要注意

如果过早换上裙装

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哦

当然,春捂一定要得法

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

1,不管是脱与穿,都不要急于一下子完成;

2,“春捂”应“下厚上薄”,重点捂好下半身,选择一些宽松款式的衣物;

3,春捂只是被动防御,还应加强身体锻炼,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

别忘了,春天风大

花粉指数偏高

有些花粉颗粒很小

容易随着春风在空气中飘荡

过敏性皮肤接触后易引发不适

记得采取措施预防过敏哦

此外,多种疾病在此时流行复发

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也明显增多

人在春季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

统称为「春燥」

初春吃得对、省去医药费

寒性果蔬清热解毒

芹菜可以清热解毒,且含有大量粗纤维,对肝火旺盛、皮肤粗糙的人来说很有益处;梨子是众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其他如苦瓜、番茄、香蕉等,也是春天化燥的好蔬果。

水和蜂蜜化燥必备

春天多喝水是第一要务,《本草纲目》上记载,蜂蜜有“清热、解毒、润燥”等功效,是“健康长寿的妙药”,早上起床喝一大杯温蜂蜜水,对化解“春燥”很有好处。

丰富维生素有效润肤

早春时,特别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深海鱼油,这样可以避免、治疗让人烦恼的“上火长痘”,保持肌肤滋润。

规律饮食祛火润燥

春天尤其要注意饮食,吃饭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少吃大鱼大肉等肥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茶。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

按这些方法调整饮食

不仅能防止春燥

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

故春季肝气旺盛

养生不得法容易带来损伤

从而导致肝功能的下降

在此,小编向大家

推荐一款「薏米姜茶」

配方如下

薏米、麦子、小米、蜜枣、生姜

薏米、麦子提前泡2个小时

然后所有材料一起入锅

煮40分钟就OK了

记得多加点水,不要熬成粥了

补虚除烦、调胃祛寒湿

全靠它了

雨水节气开小灶,吃些什么好呢?

最佳食物就是豆苗、荠菜。

先说说豆苗。

豆苗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

★豆苗的营养价值★

中医认为,豆苗性凉微寒,具清热作用,春天吃可清热祛火,还助于使皮肤光滑柔软,消除水肿。

豆苗的吃法很多,下面向大家推荐一道豆苗蘑菇汤。

豆苗蘑菇汤

用料:

豆苗,蘑菇,姜,盐,鲜鸡汤浓缩汤底

做法:

1、豆苗洗净,控干水分,蘑菇洗净。

2、锅中加入点对点老火鲜鸡汤浓缩汤底熬煮后,放入蘑菇,煮几分钟。

3、蘑菇煮到9分熟,放入豆苗。

4、煮开,加盐调味后出锅。

小贴士:

豆苗易熟,放进豆苗后不要盖盖子,否则烧出来的颜色会黄黄的。

荠菜

荠菜是药食两用的“护生草”,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

荠菜是这样一种普通易得而又味美、对人又十分有益的蔬菜,因此与历代贫苦人民和贫穷文士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朽的名句。杜甫有“墙阴老春荠”。北宋范仲淹早年贫寒,常以荠菜为食,他在《荠赋》中写道“陶家翁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入口中,嚼生宫商角徴。”苏东坡用荠菜、萝卜和米制成着名的“东坡羹”。南宋陆游晚年对荠菜更是嗜之若命,有诗为证:“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

★荠菜的营养价值★

荠菜性味甘平,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名医别录》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本草纲目》载“明目,益胃”。

荠菜的做法有很多,可炒可煮可作馅,均鲜嫩可口,

其中以凉拌荠菜制作起来最简单方便。

凉拌荠菜

用料:

荠菜、干红尖椒、醋、盐、糖、姜蒜末、鸡精、芝麻油

做法:1、荠菜摘洗干净,放沸水中焯一下,立即冲凉水,用手挤干水份,放盘中备用。2、取一小碗,碗内放入姜蒜末、红尖椒末、盐、糖、鸡精、醋。3、锅内放少许色拉油,烧至冒烟,将油淋在小碗内的调料上,加入适量芝麻油,拌匀。4、将小碗内调制好的调料浇在荠菜上即可。

春季来临人总是容易犯困

不妨试试这几个办法

要想恢复正气

必先除灭邪气

可怎么除?你知道吗?

人有八虚

肺与心有邪气顺经脉留存两肘

肝有邪气留存于两腋脾有邪气留存于两胯

足有邪气留存于两委中

这八个地方称为「八虚」

采用拍打的方法

可以调节八虚气血的运行

方法是

一手半扣状拍打

或拿专门拍痧器具

由轻至重,拍打5-8分钟

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

拍两腋——治疗肝病、心脏病

拍两胯——治疗妇科病

拍两委中——治疗腰腿痛

每周拍痧一次八虚

能排除淤积的毒素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

帮助经络通畅

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

你知道吗?

雨水节气还是孝亲的好时机

“雨水节,回娘家”

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

要和女婿、孩子一起回家探望父母

还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

炖上一罐肉

久不怀孕的妇女

母亲则为其缝制一条贴身穿的红裤子

据说这样能助其尽快怀孕呢

给你个回家的理由

孝敬老人千万别等下一次

入春的第一波雨水格外珍贵

每一滴都可以

滋润一个干涸的梦境

让一颗失去斗志的心

重新潮湿起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

小伙伴们

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内容来源:沈阳网综合网络

沈阳帮帮天下沈阳帮的QQ群帮主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中医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f/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