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打下第一针,还要多久才能拯救世界

3月16日,中美已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几乎在同一天打下了新冠疫苗的第一针。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之际,这对整个人类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至少,我们有了希望。

而人类翘首以盼的新冠疫苗,究竟什么时候能来?又需要多久才能拯救世界?

1、第一针打下去,新冠疫苗就快来了吗

成功的疫苗始终是遏制大流行病毒的终极利器。

在疫苗出现之前,曾有数以亿万的人死于流行疾病。

年大流感感染了大约5亿人,杀死其中的万人,是一战死亡人数的5倍。

▲年大流感

约3亿人因天花而死亡,5亿人因脊髓灰质炎致残或致死。

而相应的疫苗研制出来后,天花、脊髓灰质炎这些病毒就在地球上彻底被根除了。

毫不夸张地说,疫苗是20世纪生物医学界最伟大的发明,多次拯救人类于水火。

现如今,虽然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这次新冠疫苗临床前的研发速度刷新了历史记录。

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中美先后将候选疫苗制作出来,为志愿者们接种了新冠疫苗的第一针。

然而,这第一针打下去了,意味着疫苗很快就能上市了吗?

并不会。

中美这才只是临床试验阶段,离真正的疫苗上市,还早着。

通常,一款新疫苗从研发到面世,至少要经过8年,甚至20多年的漫长历程。

▲图片来源:澎湃美数课

从临床前研究、初步动物实验、三期临床试验,到疫苗注册、上市、生产、质量控制,最终投入使用,每一步都不能省略,都要严格把关。

这其中最为熬人,耗时最长的,就是临床试验这一阶段。

通常,疫苗临床试验需要经历三期:

Ⅰ期临床试验:需要50名左右健康的受试者参与。初步验证人体对疫苗的耐受程度,也就是说验证疫苗是否会对健康人体有伤害。

Ⅱ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为人以内的患者。主要对疫苗剂量的多少进行反复摸索研究。

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为数千到几万人之间的患者。全面评估疫苗的免疫期、安全性。

▲临床试验三期流程

在以往的疫苗研发中,这三期做下来需要3-8年。

在确保安全性、稳定性后,新疫苗才能审批、注册、投入生产。

最头疼的是,新疫苗临床试验阶段的时间,不能像临床前研发那么快,生物技术再先进,这个时间也缩短不了。

筛选合适的受试者参与试验组需要时间,观察受试者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也需要时间。

在此期间还需面临志愿者可能出现的免疫过激反应,以及临床试验时间过长,期间病毒产生变异、病毒突然消失等各种风险,都会拉长临床试验阶段的时间线。

年非典期间,北京科兴光是完成36名受试者Ⅰ期的临床试验就花了8个月。

年西非爆发严重埃博拉疫情,疫苗临床试验用了2年时间。

特朗普应该是缺乏相关科学知识,所以3月初白宫开会的时候,才无理取闹的表示“我觉得几个月时间足够了吧”。

气的美国卫生院院长托尼·福西回怼他:“不是跟你说了,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特朗普

美国网友不禁吐槽:“比起疫情,美国最大的威胁可能是特朗普本人吧…”

2、疫苗研制不是“人定胜天”的热血故事

专家预测新冠疫苗上市,最快需要一年的时间,是理想情况下的结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款新疫苗的研制,都不是“人定胜天”的励志热血故事,而是“谋事在天”充满偶然性的反复尝试。

世界上第一支预防天花的疫苗——牛痘疫苗,就是在偶然中诞生的。

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观察挤奶女工的日常中,发现她们大多肤白貌美,且感染牛痘后就不会再感染天花。

由此他大胆猜测牛痘可能对天花有预防免疫作用。

于是他冒险将挤奶女工感染牛痘后身上出现的水疱浆液,注射在了一名8岁小男孩菲普斯身上。

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小男孩只有一些轻微发热,没有其他症状。

之后詹纳又给这个小男孩注射了天花病毒,万幸的结果是,小男孩真的对天花免疫了。

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此诞生,詹纳也因此被誉为“疫苗之父”。

目前人类所拥有的成功疫苗其实并不多,大约只有70种疫苗,用于预防37种传染病。

▲疫苗种类数量

在少数成功上市的疫苗背后,绝大数疫苗要么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要么还在向着看不见终点的方向慢慢摸索。

年艾滋病病毒被发现时,科研专家们十分乐观,认为有希望在两年内就能研发出艾滋病疫苗。

▲HIV病毒感染T细胞,蓝色颗粒为HIV病毒

但几十年过去了,世界各地的科研专家前仆后继,每年用于艾滋病研发的经费超过8亿美元,至今仍没有任何一款艾滋病疫苗能达到上市标准。

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之所以如此艰难,除了与艾滋病病毒本身特性有关:易突变、潜伏期极长(8-10年)、只感染人类。最难的还在于,科学家们对于人体免疫机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还没弄清楚。

年非典疫苗则因为病毒突然消失,无疾而终。

当时北京科兴在非典疫苗的研发上,已经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都进入了临床Ⅲ期的关键时刻,病毒却悄然消失,全球疫情也逐渐消退。在找不到更多患者的情况下,非典疫苗的研发也不得不终止。

可见新冠疫苗研发的竞赛中,充满种种不确定因素,任何一环出错都会导致研发周期拖长,甚至被中断。

正因如此,我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计经济收益帐”,同时进行了5条新冠疫苗研发线路: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保证全面出击,争取将这场“战疫”的赢面拉到最大。

3、疫苗量化生产:没钱、没时间

新冠病毒暴发以来,全世界都在紧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f/5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