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是开始之意,而春,则代表着温暖和希望。在这一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新的一年开始,满怀希望的一年也随之而来。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说立春的前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蛰居在洞中的虫类慢慢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可以游在水面上,由于水面上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春秋,是很多文人墨客最喜欢的季节,也许是温暖的春和凉爽的秋,更具有诗情画意。南宋词人辛弃疾在立春这一天,写下了一首《汉宫春.立春日》,词中既描写了立春时节的气候与文化,更渗透着自己对南宋朝廷的期望。正版全集宋词唐诗三百首书幼儿早教古诗三百首小学生一年级课外书淘宝¥23.8¥88购买已下架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立春一到,预示着春天已经来临,年轻女子头上戴着各种形状的春幡。在古时,每逢立春,女子都会剪一些花朵、蝴蝶或者燕子形状的彩绸插在头上,以示有个好彩头。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天气依旧寒冷,不时有风雨光顾,仿佛冬天还没有过去。词中的无端风雨,也预示着南宋朝廷的动荡不安和碌碌无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的希望和前途。由于余寒未尽,燕子还没有飞回北方,但是辛弃疾此时迫切的心情和燕子一样,虽然暂时无法回去,但梦中却已然回到故土。此时,金朝已经占领了宋朝的北方国土,辛弃疾出生的山东,也已然成为金朝的沦陷区,辛弃疾经常登高北望中原地区,他多么希望南宋能够将金兵驱除,恢复中原,但此时还只是个梦。在下阙,辛弃疾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忧国之情。立春之后,寒冷的北风变成了日渐和煦的东风,东风所到之处,人间万象更新,花也红了,留也绿了。辛弃疾闲时看看镜子中的自己,深感岁月蹉跎,朱颜已改。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无请缨之地,只得虚度光阴。这愁绪,如同连环一样,无法可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的解连环,源于一个典故。当年的秦昭王给齐国送了一个玉连,让齐国国王解开。国王百思不得其解,最后齐国王后果断地将玉连摔碎,此玉连便迎刃而解,致使秦朝的诡计破灭。此时的辛弃疾,多么希望南宋能涌现出能够抗金的英雄人物。人世间,看尽花开花落,转眼间春天就会逝去,而燕子却终究比我先回到北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f/1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