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病友问我说:“方医生,我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一段时间了,有些手麻腿麻,也吃钙片补钙了,可效果不好,咋办?”其实,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需要长期服用来曲唑一类药物,骨质疏松算是很常见的并发症。很多病友容易忽视补钙问题,或者不知道如何正确补钙,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钙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分布于软组织、血浆和细胞外液中,参与人体各系统的生理活动。钙离子除成骨外还具有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活动、促进酶的活性以及参与凝血过程等生理机能。
我国居民普遍缺钙的主要原因是膳食钙摄入不足。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钙含量较低,且存在许多干扰钙吸收的因素,如植酸、草酸、膳食纤维等成分都会抑制钙在肠道的吸收。而钙含量高且易于吸收的乳及乳制品类食物,在我国尤其是成年人中摄入量较低。
此外,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及之前提到的乳腺癌内分泌或者等特殊生理阶段的人群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如未及时补充亦可引起钙缺乏。
膳食补充钙的建议
(1)乳及乳制品不仅钙含量高,钙吸收率也高,故其生物利用率较高。因此,养成每天饮奶的习惯,是补充钙的最佳选择。每日食用g的乳及乳制品(含钙毫克左右),加上从其他食物中摄取的钙,才有可能满足机体一天的需求。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适量食用酸乳。
(2)菠菜、荠菜、苋菜、苜蓿等深色蔬菜的钙含量也很丰富,但由于含有植酸盐、草酸盐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影响钙的吸收,导致其生物利用率低,所以合理烹调后才能作为钙的良好来源。(3)适量摄入虾、鱼、贝类、紫菜、木耳、黑芝麻、豆制品等食物,他们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补钙小知识
①钙含量:由于人体需要的钙为元素钙,而不少药厂说明书中,只提全药重量,如葡萄糖钙每片毫克,不标明元素钙量,而实际每片毫克的葡萄糖酸钙中仅含元素钙36毫克,每天补充毫克元素钙,需30片才能达到。
②钙吸收:多数钙剂需要胃酸作用,将钙盐溶解为可溶解于水的钙,才能被小肠吸收和利用。像骨头汤、鸡蛋壳内的钙是不能在胃酸作用下溶解为水溶性钙的,所以全部钙均不被吸收而随大便排出。
③钙搭档:补钙同时注意蛋白质、维生素D的补充,以促进钙吸收,但补钙剂量不宜过大,以防引起泌尿系统结石。
④钙服用:小肠对钙的吸收有一定的阈值,不能吸收过量的钙,所以补钙需每日均衡,每日分2次补充毫克元素钙,比一次服用吸收率提高30%:分4次服用提高60%。两次饭间服用钙剂,可减少食物中干扰钙吸收因素,而缺乏胃酸的老年人则应与食物同服。
其中,要特别强调一下,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钙吸收,诱导骨质钙磷沉着,在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常与钙补充剂一起搭配使用,是“补钙CP”的重要成员。
注意事项
1.通常情况下,每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的维生素D约为-IU。一般通过正常的“晒太阳”和“食补”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2.慢性肾脏病、肝功能异常、服用内分泌药物等都是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因素。对于这些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推荐的维生素D补充量约为1-IU/天,但最多不能超过0IU/天。
3.维生素D进入人体后,需要分别在肝脏和肾脏内各完成一次活化变身,变成活性维生素D,学名1,25-二羟维生素D,才能发挥作用。4.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要补充普通的维生素D,就能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发挥功效。5.阿法骨化醇是“半”活性维生素D3,学名1-(OH)-维生素D3,适用于肾功能不全但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主要有阿法迪三、法能、盖诺真等。用于骨质疏松症时建议剂量为0.25-1.0μg/天,具体遵医嘱。6.骨化三醇是活性维生素D3,主要有罗盖全、盖三淳等,用于骨质疏松症时建议剂量为0.25-0.5μg/天,具体遵医嘱。
7.钙尔奇D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维生素D3,因此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如果无其他特殊的治疗需求,服用钙尔奇D的同时不用再补充额外的维生素D或骨化三醇。8.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明显缺乏维生素D的骨质疏松乳腺癌患者,必要时可以给予普通维生素D纠正维生素D缺乏,同时给予活性维生素D3发挥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具体遵医嘱。
用药安全
1.补充维生素D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清钙、血清磷、24h尿钙、血清25(OH)D以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等,根据结果调整用药剂量,避免由于药物过量引起高钙血症或高尿钙的发生。2.仅推荐血清25(OH)D筛查用于具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以及需要维持维生素D治疗的人群,通常不建议用于一般人群的筛查。3.血清25(OH)D水平可以反应体内维生素D状态:血清25(OH)D<10μg/L(25nmol/L)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血清25(OH)D<20μg/L(50nmol/L)为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30μg/L(75nmol/L)为维生素D充足。4.当血清25(OH)D浓度超过μg/L(即nmol/L)时,就可能出现维生素D中毒,表现为高血钙及相关症状,如多尿、呕吐、食欲下降、肾结石等。
5.尿钙升高是检测维生素D过量较为敏感的指标,一般认为24h尿钙>7.5mmol(即mg)时为高钙尿症。当然尿钙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尿钙升高不一定就是维生素D中毒。6.如果是直接服用活性维生素D3的患者,则不能根据血清25(OH)D浓度调整药物剂量,而需要依据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骨转换生化指标评估药物的疗效。
7.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导致高尿钙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维生素D,特别是联合钙补充剂时。而且剂量越大,风险越高。8.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建议在用药后的1、3、6个月分别进行检测血尿钙磷水平,此后可以每年2次监测血尿钙磷以及肾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