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
春天到了
四海八荒挖野菜的来了
先来一首苏州童谣镇楼
阿大阿二挑荠菜
阿三阿四裹馄饨
阿五阿六吃得屁腾腾
阿七阿八舔缸盆
阿九阿十哭仔一黄昏
“苏州人吃野菜,不仅仅把它当菜,更是一种饮食传统,一种根植于心的记忆。”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说。
再来点诗词助助兴
日日思归饱蕨嶶
春来荠美忽忘归
在苏州,初春搞点野菜
是许多老苏州童年抹不去的回忆
一到春季
苏州人总会惦记起马兰头、荠菜。
“自古有这样的民谚,杭州四季不断笋,苏州四季不断菜。”沈建东说,老苏州四季餐桌上都有绿叶蔬菜,苏州人习称“青头”,如果哪一顿没有点“青头”点缀餐桌,苏州人吃饭总感到少了点什么似的,因此,也才有了“苏州四季不断菜”之说,这也是苏州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饮食习惯。
姑苏晚报记者搞到了一个数据
仅苏州市区
一天野菜的销售量就达3吨多
请注意,这并不包括自己去野外挖的
“光苏州市区,每天市民吃掉的各类野菜就要有3吨多,市民餐桌上所吃的野菜,基本以蔬菜基地种植的为主,到野外采挖的,只是极少数了。”南环桥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宣教文化中心主任梁斓说。
野菜野菜,不该是野的么
蔬菜基地种植的
还叫野菜吗?
基地种植的野菜品种,虽然不一定有纯野生的野菜味道纯正,但种植野菜却也具有许多“优点”。
它的安全性有保障,由于是蔬菜基地大批量种植,因此不会像野生野菜那样受到汽车尾气、垃圾甚至残留农药的污染
菜的品质有保证。野生的野菜,由于采摘的时节不好控制,或是太嫩,或是太老,而蔬菜基地的野菜,菜农种植经验丰富,会在最恰当的时候让菜上市。
蔬菜基地的野菜不受季节的限制,一年四季都能上市,想要品尝的市民,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尝鲜,而野生的野菜,则有很强的季节性,而且量也非常的少。
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
但吃野菜,趣味不仅在于吃
更在于“挖”的过程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挖荠菜》里的这句朴实简单的话语,相信许多人都会记得,它也勾起不少人的回忆。漫步野外,你也常常会见到挖野菜人的身影,或是一两位老人结伴寻鲜,或是一家几口共享春光,把挖野菜当成一种乐趣。
然而会挖野菜
还不代表你会吃野菜
苏州人吃野菜,在吃法上也很有讲究。就拿荠菜来说,趁着鲜嫩,灵巧的主妇常以新年未吃完的年糕与荠菜花同煎食之,说是能明目,谓之眼亮糕。
或以荠菜肉糜拌为馅做成糯米团子,称荠菜团,其味鲜美香糯。还可以做成荠菜春卷、荠菜馄饨、荠菜豆腐羹……冬末初春的季节,苏州人饭桌上常常荠菜当家了。
最后要提醒一下
野菜虽好,也要注意食品安全哦
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孙玉洁表示,野菜虽然味道不错,市民们在挖和吃野菜的过程中,也要有些讲究。
挖野菜要注意什么?
对喜欢到野外采野菜的市民来说,往往觉得野菜纯天然,可能味道更好,然而事实上,小区绿地、公园里、马路边等地方的野菜,都可能存在被汽车尾气、动物粪便污染的情况,而一些农田里的野菜,有可能受到农药残留的污染。所以——
市民如果要挖采野菜的话,尽量远离庄稼地、工厂、垃圾站、污水处理厂周边。
春季农田、花木苗圃或果树林里,经常会喷洒农药,尽量不要去采这些地方的野菜。
一旦食用野菜后感到身体不舒服,要马上就医,如有可能,记得带上野菜样品,方便医生诊断和治疗。
吃野菜又要注意什么
有些野菜含有一定的致敏成分,对一些过敏性体质的市民来说,一旦乱吃野菜,很容易诱发过敏性反应。
大部分野菜都偏寒性,对那些胃肠道功能不好的市民来说,如果食用量比较大的话,那么很容易上吐下泻,引发肠胃炎。
如果误食了有毒的野菜,轻则有肠胃反应,重则可能对脏器功能造成损害。
中医支招:如何正确食用野菜?
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朱惠军指出,野菜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并非人人适宜。对于可以食用的野菜,根据品种的不同,食用方法也不相同。苏州市民最常吃的野菜有马兰头(凉拌马兰头、清炒马兰头)、荠菜(荠菜鲜肉饺子、荠菜羹)、野葱(野葱炒蛋、野葱炒肉丝)、野艾蒿(青团子)等。
马兰头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马兰头味辛,性凉;归肝、胃、肺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马兰头主治吐血,衄血,崩漏,紫癜,创伤出血,黄疸,泻痢,水肿,淋浊,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痈肿痔疮,丹毒,小儿疳积。
不过,对孕妇来说,要慎食马兰头。
荠菜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民间,素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荠菜作为药用,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其能“利肝和中”,《本草纲目》谓其能“明目益胃”。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
荠菜适合春季食用,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菜,这样才比较鲜嫩好吃;荠菜根的药用价值很高,食用时不应摘除;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荠菜可宽肠通便,便溏者慎食;体质虚寒者不能食用荠菜;荠菜做菜时,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
野葱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传统医学认为野葱味辛、性温;具有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对感冒、风寒、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痢疾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脑力劳动者更宜;
但是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的人不宜多食;另外葱对汗腺刺激作用较强,有腋臭的人在夏季应慎食;表虚、多汗者也应忌食;
过多食用葱还会损伤视力。
艾蒿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艾蒿又名棉花草,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
主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还可以晒干捣烂如绒,制成艾卷、艾柱,做灸法之用。
一般家里用可以泡脚,或者点燃熏灸,对于寒证病人来说有一定帮助,但是也要小心上火。
香椿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性凉、味苦平;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收敛固涩、润肤明目、杀虫的功效;
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久泻久痢,肠痔便血,崩漏带下等病症。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香椿为发物,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来源姑苏晚报记者谷雨高小花
摄影姑苏晚报记者张健
觉得有用请点ZAN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