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是指发生在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癌肿。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男多于女,以中胸段多见,其次是下胸段、上胸段。绝多数是鳞状上皮癌,其次是腺癌。淋巴转移是主要的转移途径。
二、病因
1、化学因素:亚硝胺类化合物
2、生物因素:霉菌的致癌作用,(真菌)
3、微量元素钼、锌、铁、氟、硒的缺乏维生素A、B2、C
4、饮食因素:烟、酒、过烫过快过硬、喜食腌菜、隔夜剩菜
5、慢性炎症
6、遗传易感因素
7、地理环境、气候、土质
三、病理和分型
胸中段食管癌多见,下端次之,上段较少,大多为鳞癌(95%)
髓质型:约占70%,恶性程度高。
蕈伞型:约占10%。
溃疡型:约占2.8%。缩窄型(硬化型):约占4.4%。
四、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食物哽咽感、胸骨后烧灼感、食管内异物感。
典型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
晚期表现: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大呕血--侵犯主动脉,进行性呛咳、肺部感染--食管气管瘘。
五、治疗方法
1、以手术治疗为主
2、辅以放疗、化学药物等治疗
3、防支架
4、综合治疗:胃造瘘、静脉营养
六、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1)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2)为病人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
(3)必要时使用安眠、镇静、镇痛类药物
(4)争取亲属在心理上、经济上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2.营养支持
(1).口服:能口服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若仅能进食流质而营养状况较差,可补充体液、电解质或肠内、外营养。
3.呼吸道准备
戒烟,至少两周,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给抗生素
4.胃肠道准备
(1)出现梗阻和炎症者,术前1周遵医嘱给予病人分次口服抗菌溶液(2).术前3天改流质饮食,术前1日禁食
(3)对进食后有滞留或返流者,术前1日晚遵医嘱予以生理盐水ml加抗菌药物
(4)拟行结肠代食管手术病人,术前3~5日口服肠道抗生菌。
(5)手术日晨常规留置胃管,通过梗阻部位时不能强行进入
七、术后护理
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心率、血压、SPO2、呼吸:注意有无呼吸道窘迫,每30分1次,平稳后1-2小时1次
2.呼吸道护理:氧气吸入,听呼吸音,观察有无缺氧表现,鼓励病人深呼吸,稀释痰液,可行雾化吸入等,疼痛显著影响咳嗽着可应用止痛药
3.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1)观察胸腔引流的颜色、性状、量并记录
(2)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保持通畅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4)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5)妥善固定引流管
4.胃肠减压的护理
(1).术后3~4天内持续胃肠减压,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
(2)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气味并准确记录。
(3)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
(4).胃口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盲目再插入
5.饮食护理
(1).术后吻合口处于充血水肿期,需禁饮禁食3~4日
(2)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注意经静脉补充营养
(3).术后3~4日待肛门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后,拔除胃管
(4)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先试饮少量水
(5).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
6.并发症的护理
(1)吻合口瘘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和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甚至休克等护理:①.嘱病人立即禁食②.协助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常规护理③.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休克症状,应积极抗休克治疗⑤.需再次手术者,应积极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准备
(2)乳糜胸: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因术中伤及胸导管所致。多发生在术后2—10天,术后早期因禁食,乳糜液含脂肪少,引流液可呈淡血性或淡黄色,进食后乳糜液增多可压迫肺及纵膈,病人表现为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因乳糜液中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酶、电解质等,易造成全身衰竭死亡。如发生乳糜胸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及时引流使肺膨胀,并行胸导管结扎术。
策划:昝涛
校审:关宝兴
图
文来源:段超丨陶秀丽
新媒体编辑: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