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定期作常规体检,但是在拿到健康检查报告后,却对其中的结果和数值不知所云。今天就来和您聊一下,拿到一张尿常规检查结果后到底应该怎么看?这样,一些简单的结果自己就可以判断了,遇到复杂的情况或者您不大放心的地方,再去找相应的医生咨询或者商量。
尿常规是我们常称的“三大常规”之一,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产物,尿液检查简便,无创、廉价,纵然是“常规”检查,却也能提供大量的身体信息,不仅反映泌尿系统的问题,更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各系统的代谢情况。
医院的尿常规报告单不尽相同,却大同小异,下面就以我们单位的尿常规报告单为模版,简单介绍一下各个项目的意义所在。先将一张报告单分成四个区域。
区域1:是进行这次检查的患者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留取尿液标本的时候一般要取中段尿液,即先排除一小段尿液后再接尿送检,目的是排除污染的可能。再者,女性在月经期间的尿检结果也不准确,需要避开。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任何时段的尿液都可以,但是必须是新鲜的标本立刻送检才不会有误差。
区域2:是检查的具体项目,包括外观、化学分析和有形成分分析几部分,按照分析的方法,又分为试带法、仪器定量、人工镜检等方面。
区域3:最为重要的,就是患者的检测结果。
区域4:参考值。
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尿液颜色要有所了解,通常都应是淡黄色,水喝多的时候更清亮,水喝少的时候会深一些,但是如果出现红色、茶色、乳白色等等,就请您高度重视了,像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统感染、乳糜尿等都会引起尿色的变化。然后我们对着图片一项一项往下看:
PH值(酸碱度):和饮食情况有关,爱吃肉的偏低,爱吃素的偏高。出现异常的过酸或过碱意味着代谢出了问题,或者泌尿系统感染,或者痛风,或者药物影响。
亚硝酸盐:“+”意味着感染,多数与大肠埃希菌相关。
葡萄糖:出现“+”首先要检测糖尿病,需要看内分泌科医生。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血糖正常或者应激性的糖尿。
维生素:尿中维生素C的含量。
尿比重:个体变化程度较大,是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
红细胞(尿隐血):出现“+”就是所谓的血尿了,血尿又分为肾源性和非肾源性血尿。肾源性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非肾源性血尿见于暂时性血尿、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各种炎症、结石、结核、创伤、肿瘤等)。
尿蛋白: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但是出现“+”多数意味着肾脏或者全身疾病引起的异常,这时您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做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第二,找肾脏内科医生。
胆红素:多了之后会使得尿液泡沫增多。“+”通常与黄疸关系紧密,可以找消化科医生。
尿胆原:多数阴性,溶血或肝细胞黄疸时会出现“+”,出现“+”过多,可以找消化科医生。
酮体:标本不新鲜会出现“+”,肚子饿久了会出现“+”,出现“+”过多,可以找消化科医生。
白细胞:出现“+”或者数值超过参考值,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文字:陈圆媛
编辑: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