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
——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队长王林妻子殷俊香
她是一名石油作业工人的妻子,普通、简单而平凡。因为丈夫的工作性质,一家人只能聚少离多。
更多的时候她不仅仅是一个儿媳妇,更像一个女儿,照顾公公婆婆;她不仅仅是个母亲,更多时候也在扮演着父亲,照顾两个孩子。虽然辛苦,但充满了幸福,因为她知道照顾好这个家,爱人在遥远的基地不会感到疲惫与寒冷。回到家里,老人和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
爱人手机经常没有信号,她早已习惯任何事情都自己解决,接送两个孩子上学,风雨无阻;辅导孩子学习,深夜不眠。早起买菜做饭,洗衣拖地,终日忙碌,只为有一个温暖安静的家,让爱人感受到后顾无忧的安心。
年,应该是她最开心的一年,两个孩子的出世,让这个家圆满幸福。孩子出生一个月,爱人就匆匆离开,把孩子交给了她。幸福的背后总有辛苦的付出,孩子生病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况且两个孩子同时感冒发烧,打针输液就足以让人筋疲力尽,那时候的幸福感荡然无存,被焦急、担心、恐惧占满了所有的空间,最希望爱人能回来帮帮她,哪怕洗洗尿布,让她能安心地睡上十分钟。但是,转念想到爱人工作的危险、恶劣的环境,不能打电话,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再辛苦、再劳累也要自己承担下来,等爱人平安归来。
她每天从清晨开始忙碌到深夜,她是一个妈妈,精心呵护孩子;她是一个妻子,照顾爱人的情绪,保证他工作专心,不受干扰;她是一个媳妇,孝顺公婆,解除爱人的后顾之忧;她是一个闹钟,早晨给孩子做饭、叫孩子起床上学;她是一个厨师,搜罗着各种菜肴,保证家人饮食营养的均衡,荤素搭配,绞尽脑汁做好每道菜;她还是一个教师,辅导孩子的作业无所不能;她是一个杂工,下水道堵了、电视机坏了,空调不能用了,也可以完全胜任修理。
她的工作不分昼夜,随时候命,她是一个石油工人的妻子,每天的工作,重复再重复,一日复一日,只为爱人有个安定温暖的家。
这份踏实源于家中的你
——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作业工付建华妻子廖维竹
“结婚11年了,我深深地意识到,我得到的是块宝。”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付建华说起自己的妻子廖维竹,脸上满是幸福。
廖维竹脾气很好,待人接物体贴大方。她性格要强却又温柔贤淑,做事却很有原则,总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最感动的就是特别能理解人。付建华从井上回来有时心情不好,爱发脾气,她总是忍耐和忍让,让他把脾气发泄出来。
今年公公生病住院,付建华在山西施工没能赶回去,都是她无微不医院陪护。婆婆说: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婚后她没跟婆婆红过一次脸,有时候婆婆说话口气不好,她都悉心地听着,从来不顶嘴。有次付建华都看不下去了,说:“妈,你怎么能把跟儿子说话的硬口气用在自己儿媳身上,这样不礼貌。”婆婆还来不及反驳,她就说话了:妈是把我当自己人一样看待,才会不见外地这样说话,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怪呢。
11年来,一家人就这么和睦相处,而付建华在工作中也能保持很好的状态,付建华深知:这份踏实源于家里的妻子,是她用善良和努力给家庭带来和睦幸福。
廖维竹常说一句话:“只要你有足够坚强的善良,你就能接受身边人给你的一切幸或不幸,你就能原谅你周遭的一切带给你的痛或苦,然后你会感激上苍,让你拥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庭和亲人。
牵手
——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作业工王彪妻子崔永莉
崔永莉是试油工程作业部S员工王彪的爱人,作为儿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
在工作上,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准则,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在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严守工作纪律,树立不骄不躁、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她崇尚平淡,生活俭朴,处世低调,在家里,上要照顾两位老人,下要照顾年幼的儿子,一家人的开支仅靠丈夫和她的工资来维护,由于丈夫长期在野外作业,加之爱人对工作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经常早出晚归,风吹日晒,非常辛苦。无数个夜晚,只要丈夫不回家吃饭,她都守候在备好的饭桌前,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等候丈夫回家一块吃。对此她给予的只是支持和理解,从无怨言。
去年,丈夫因工作扭伤腰,她细心地照顾丈夫的饮食,提醒准时吃药,医院复诊……在她的细心照顾下,丈夫很快康复并回到工作岗位上。由于婆婆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遇到刮风下雨的阴雨天气,总是疼得难受,有时一整夜地睡不着。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带着婆婆四处寻医问药。
作为妻子,她有的只是一颗朴实的心,用这颗心温暖着大家;她用孱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用无私的爱诠释一位石油工人妻子的风尚。她,是公公婆婆的好儿媳,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儿子眼里的好母亲。
天之大,你的爱完美无瑕
——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技术员郭劲松妻子田娥
田娥,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技术员郭劲松的妻子。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年起至今,十余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公婆,无怨无悔;她勤奋敬业,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关心同事,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
郭劲松长期在野外作业,非常辛苦。对此她给予的只是支持和理解,从无怨言。公公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患等疾病,时常需要住院治疗,郭劲松工作忙,并没有挤出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人。每当老人犯病时,她只能每天下班后风风火火地赶回家,做好饭菜,安排好孩子,医院,就这样一忙就是半个多月。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争当“贤内助”。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
年12月,儿子经常咳嗽气喘,经检查得了过敏性咳嗽,医院吃药输液总不见好,大夫建议到北京去看看,丈夫正在井上上班,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田娥没有告诉他,她只得叫上年迈的母亲,带孩子到北京去检查,在北京治疗了一个星期。对此,丈夫深感内疚,田娥安慰他,“只要你把工作干好,安全上不出事,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当好“贤内助”的同时,生活中她更做好了“贤管家”,不让丈夫为家庭琐事困扰,专心工作,保证家庭后院不“起火”。结婚十几年来,她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一家人身上,从结婚到现在,她和婆婆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彼此尊重,相处融洽。她用自己的真诚、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免去了爱人的后顾之忧。
只想慢慢地陪着你走
——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作业工唐宪兵妻子刘成平
刘成平是试油工程作业部S队员工唐宪兵的妻子,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自幼受到母亲言传身教,使她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懂得如何为人妻、人母、人媳的女人定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
她生活俭朴,处世低调,在家里,上要照顾两位老人,下要供养儿子,一家人的开支仅靠唐宪兵的工资维持基本生活。爱人长期在野外从事井下试油作业,繁重的作业任务让唐宪兵无暇照顾家庭。
公公患有高血压,时常需要住院治疗。每当老人犯病时,刘成平只能独自一人,做好饭菜,安排好孩子,医院,就这样一忙就是半个多月,常常当她忙完所有的事情,已到深夜。
婆婆长期瘫痪在床,需要人一直照顾,并且老年人免疫能力差,很多药的疗效不明显,她便不厌其烦,在婆婆身上,倾注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爱人觉得内疚,她则安慰说:“只要你把工作干好,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去忙吧!”。
一个普通石油工人的妻子,她有的只是一颗朴实的心,就是用这颗心温暖着大家,她用孱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用无私的爱诠释一位石油工人妻子的风尚。作为一名石油工人的妻子,她,是公公婆婆无法割舍的好儿媳,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儿子眼里的好母亲。
甘为绿叶扶花红
——钻修工程作业部D队队长李东妻子李雅敬
回顾与丈夫携手走过的十余年风雨历程,李雅敬倍感自豪,作为一名石油工人的妻子,她深感丈夫所从事事业的崇高和伟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影响丈夫的工作。
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工作,减轻丈夫的压力,她一人承担着家庭的所有事务。年结婚不久,她便有了身孕,但是单位要求李东去云南施工,看着丈夫依依不舍的眼神,她似乎明白了什么,“那里有你更广阔的天空,我会照顾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宝宝的。”十月怀胎,没有老公的呵护,每一天都很想念,盼望着他能早一天回来。但是在电话里,她总是说,“安心工作,家里一切都好。”
女儿出生的前两天,丈夫回来了,黑了,也瘦了,高兴之余有些心酸,丈夫的工作太辛苦。伴随着女儿的出生,一家人都洋溢在喜悦之中。两个月后,单位又要求李东去山西施工,看着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儿,他犹豫了,但作为一名石油工人的妻子,李雅敬明白她应该勇敢地去承担些什么。就这样,丈夫又去了山西,这一去又是一年多。
十余年来,作为儿媳,她孝敬父母;作为母亲,她照顾培养好女儿。有一次,孩子病了,高烧不退,口中还念念地说想爸爸了,李雅敬心急如焚,但是丈夫正在井上施工,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虽然多么希望他能回来,但是她明白,现在不能让丈夫分心。深夜,李雅敬医院就诊。孩子病好了,丈夫回来了,丈夫说已经成功完成了那口井,公司正准备表彰他们。看着丈夫工作干出了成绩,她由衷的欣慰。
家有贤妻
——钻修工程作业部D队队长薛夏民妻子秦秀敏
秦秀敏是钻修工程作业部D队队长薛夏民的妻子。自幼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深刻认识到做为一名妻子、一名母亲、一名儿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懂得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自从丈夫担任基层队队长后,长期野外工作,风吹日晒。秦秀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只是在电话里温柔地对丈夫说:“家里有我,你放心地工作,注意安全,我在家里等你回来。”工作上她帮不上忙,她给予的只有理解和支持。每当老人生病,她都是任劳任怨地忙碌着,安排好上学的孩子,医院为老人送上自己亲手烹饪的可口饭菜,常常忙完到家已到深夜。
她深知丈夫挣钱不容易,在家里省吃俭用,但是对待老人她从不吝啬,每天都问老人想吃什么,有一次老人想吃烤鸭了,她听说采油一厂的好吃,就顶着烈日骑车20多分钟给老人买回来。看着老人津津有味地吃着烤鸭,她知足地笑了。她也一直教育女儿:“不要攀比,做人要踏实,是你的要珍惜,不是你的不要索取。”
秦秀敏还是一个热心情,谁家有困难,她都积极帮助。一位多年前与父亲发生冲突的邻居,因为突发疾病无人照顾,她得知后,立即叫来医院,因为抢救及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事后邻居孩子带着重礼答谢,她坚决没有收下,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做的!”
“妻子”是一个神圣的称谓,她意味着爱情和生命,还意味着责任和奉献。秦秀敏用自己的无私,诠释了妻子的含义,活出了妻子应有的本份。
做平凡的人过平凡的日子
——钻修工程作业部D队队长卢宗兵妻子龙德华
龙德华,今年43岁,钻修作业部材料员,丈夫卢宗兵是作业部D队队长。
多年来,丈夫一直在施工一线转战南北,她在后方守家。生活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但他们用爱串起了每一个平实的日子,携手相伴二十年,身为妻子、母亲,饱含着对丈夫和孩子无限的爱,她日复一日默默地为家、为他们付出着、奉献着。
为了能让丈夫在前线安心工作,她主动承担起家庭所有的事务。孩子生病、老人身体不适,她都会悉心照料,直至痊愈,没有半点怨言。生活让她学会了坚强和独立,同时更能理解丈夫的艰辛与不易。她经常打电话让丈夫在野外照顾好身体,工作中注意安全,鼓励他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后,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有时丈夫遇到突发事件,常常连轴工作好几天,难免会把工作中的烦闷和暴躁的情绪表现出来,龙德华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
因为在作业部材料库工作,平时事物繁杂,但她从未因为琐碎的家务而耽误自己分内的工作,相反在照顾好家庭之余,不放松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她经常向老师傅请教业务知识,总结积累好的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高效优质完成。
结婚以来,龙德华和公公、婆婆从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彼此尊重,相处融洽,用一份真诚、孝心换来家庭的幸福和谐。生活中遇到事情互相商量,对孩子言传身教,和邻居和睦相处。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点一滴都是幸福在发芽。这话说的一点没错,看似没有变化,或者缺少新意,但能与爱的人相伴一生,相守到老,是她最大的心愿。做一个平凡的人,过自己平凡的日子!
为爱坚守
——二连项目部S队队长南超妻子罗小平
“如果说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么这些成绩中,有我们的一半,也有家人的一半。”二连项目部S队队长南超对妻子罗小平充满了感激和愧疚。
罗小平是公司试油工程作业部运输队成本员,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深受单位及同事好评。多年来,她从不因人情关系而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有段时间,她管理队上的油卡,多次有人求她,想用单位的卡给私家车加油,都被她坚决拒绝,并讲明利害。一次下班后,队上外购的一车料送到,她一人卸车入库,一个多小时才卸完,累得腰酸腿疼,回家上楼的力气都没有。别人问她为何不叫队上的人来帮忙时,她说,谁家老老小小不是一大摊子事,下班了再把别人叫来帮忙太麻烦别人了,这是我份内的工作,我能行。
罗小平在家还是一个好女儿好媳妇,前些年,公公脑出血治疗出院后,自理能力变差,婆婆年龄大,照顾吃力,她主动把公婆接过来照顾,老人在家的几个月,她为老人新置了被褥,买了新衣服,牙口不好镶了牙,医院复诊,拿药,陪老人遛弯锻炼,在家中为老人擦脸洗脚,精心准备饭菜,无微不至,悉心照顾,老人感动不已,逢人便夸。
自结婚至今,丈夫南超一直在二连工作,一年在家区区三个月,罗小平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任,买粮换气要自己抗,家里装修置办要自己管。当年家里住平房时,一天夜里下大暴雨,因地势低,雨水从大门往家里灌,她一个人冒雨装沙包挡门口,用脸盆簸箕往外淘水,一直坚持到天亮雨停,当丈夫赶回来看到家没被淹,了解情况后夸奖她能干时,她含泪说,“你不在家,我总不能眼瞅着咱们家被水淹不管呀。”
她常常叮嘱丈夫注意身体健康,确保安全生产,在她的理解、支持、关心下,丈夫南超一直安心工作在二连试油一线,并由于出色的成绩多次荣获公司先进,年还被评为公司“最美井下人”。
永远的爱人
——二连项目部S队副队长蒋超妻子刘生俊
天渐渐昏沉,又是一个不眠夜来临,望着发烧两天不见好转的女儿,心间更加深沉,抬头望着窗外,北风夹着丝丝寒意直捣窗棂,泪珠扑漓,直浸心间,没有交通,没有通讯,一切只有独自煎熬潜行,也许上天早已注定,石油工人夫妻就是长年离分,都说家是港湾,却只有我和女儿的身影,此时的我,多么奢求依偎在你的身边,共同照看女儿到天明,梦醒时分别无所求,但愿女儿快快好转,恢复往日欢快笑声,窗外漫天雪花洒落,床前我已满面泪痕。
谁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九一年婚姻殿堂我们共同走进,二十五年并肩携手,为我们这个家风雨兼程,爱情虽没有轰轰烈烈,但我们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撑。九三年女儿出世三个月,你就踏上了二连的征程,没曾想这一去就是半生。多少次我病倒在床,我害怕不再苏醒,我只想听听你的声音,也是一种安慰一种温馨;我拿起电话刚拨两下,又立刻暂停,我了解你们的工作环境,你是一个工作积极爱岗敬业的人,干好工作,是你的本职与责任,井场是你的家,工作是你的魂,你在野外比我更加艰辛,做为妻子我不能因我小小病痛,让你分心,这点锁事承担不了,又怎能与你同行。我想越是平淡越能诠释至真的感情,愈是风雨愈能折射出生命的永恒。
一三年春末,那是母亲七十寿辰,照顾父母却不见你的人影,正月未完你们就已远行,已奋战在口岸巴90井,陪伴双亲就是我的责任,谁让我要以你携手同行,为了让老人开心,提前一月我已订好餐厅,带上公婆添了新衣,赏了街景,其乐融融倍感温馨。
去年七月富丽新房落成,钥匙刚拿电话一阵响声,当晚零点你乘上北去的火车,匆匆直赴集宁,剩下几月我可忙碌没停,东家看窗西家买门。整整三月减肥瘦身。时间带走了青春,岁月暗淡了风景,时光如梭,我添白发,你增皱纹。
早春柳絮漫天舞,凌落花瓣飞无数,嬉戏欢笑声未止,你却踏上北征路。愿君展翅多奋斗,冀中老小你勿忧,盼得寒冬雪花起,携手绿洲去购物……
上辈子修来的缘份
——长庆项目部S队副队长王进峰妻子王丽丽
家就像根,永远是落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给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暖;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妻子王丽丽为丈夫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成为一个坚实的后盾。
丈夫王进峰是长庆项目部S队副队长,工作上事物繁杂,还承担着队内培训,为了不耽误生产,多年来休假屈指可数。妻子王丽丽一直独自承担着家庭重担,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长期以来,她没有过一个午休,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家人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
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对天生的矛盾无法解决。可王丽丽从不这么认为,结婚十几年来,她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一家人身上,从结婚到现在,从没和公公、婆婆红过脸,吵过架,彼此尊重,相处融洽,用自己的真诚,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
年,丈夫刚刚升任副队长,很多事情都亟待解决,就在这时婆婆身体出现了问题,胃里长了一颗肿瘤,在接下来的一周里,王医院检查,丈夫那边,他确天天报平安,讲着家中的快乐,医院确诊为良性肿瘤,她才跟丈夫说起此事,让丈夫安心工作、安心家里。
“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更是上辈子修来的缘份。”王丽丽深知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组成一个家是缘份,能够和睦相处更是不容易。
“只要咱家好,我就好”
——长庆项目部S队大班董金勇妻子高会青
她,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儿子眼中的好母亲、公婆眼中的好媳妇。结婚14年,不曾拥有戒指与鲜花,确用孱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用博大的情和无私的爱默默诠释着一位一线作业工家属的奉献。她就是长庆项目部S队大班董金勇妻子高会青。
年,丈夫所在的S队奔赴毛乌素沙漠腹地,长期两地,她没说过一句怨言,每次电话都嘱咐丈夫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多年来,高会青独自在家中照顾老人孩子,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孩子的学习成绩稳居年级前十。
年9月的一天,她和丈夫像往前一样通电话,中间欲言又止,当时丈夫并没有察觉。直到休假回来打开家门的那一刻,高会青一下哭倒在丈夫身上,哽咽地说“咱爸得了食道癌!”原来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工作,她独自承担下来,带着公公进行前期检查、治疗。医院给陪床的婆婆送早餐,七点送孩子去学校,顺便去菜市场买菜,医院陪护。公公得了癌症,脾气不是很好,但是高会青却比平时更加孝敬,有时丈夫看不过去,她倒是安慰说:“咱爸得了这病,心里难受,咱们别给他添堵。”
公公手术后的一天,医院主任突然对媳妇说“你爸有乳糜胸,需要大量的血浆补充。”医院缺血,她毫不犹豫地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血!”同时,她还动员自己的哥哥弟弟一起为公公献血。
年腊月的一天,她和往常一样,医院,快到门口时,突然出现一辆轿车迎面而来,刹车不及把她撞倒在地,医院等久了担心,高会青没顾得上与司机进行理论,直接拍拍身上的土就赶去病房了。事后儿子告诉董金勇,那天妈妈腿肿得好厉害,实在忍受不了,去医院检查一看,都骨折了。
前几日,公公的一副药用完了,医院才能买到。高会青第二天一早便和丈夫赶到北京,冒着近40度的高温,中午连饭都没顾上吃,晚上回到任丘时却天降大雨,饥寒交迫,丈夫看到她疲惫的面庞,不忍地问道“累吗?”她笑笑,“只要咱家好,我就好。”
有人说女人是弱者,老婆娶回家是用来疼的。但身为作业工的妻子高会青却选择了独立与坚强,在丈夫的背后撑起一片绿荫,撑起幸福的家,让丈夫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能让丈夫安心工作,比什么都好”
——新疆项目部S队技术员张继德妻子田桂莉
结婚16载,始终互敬互爱,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作为一名一线作业工的妻子,车辆服务中心会计田桂莉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独自承担家庭的重负和生活的艰辛。
“不论如何艰难,都要把这个家操持好,绝不让丈夫分心。”丈夫张继德在新疆项目部S队担任技术员,工作繁忙,责任重大,田桂莉独自在家,上班、做家务、带孩子、照顾老人。有时因为工作忙,或者家务活太累,田桂莉也盼着如果丈夫在家该多好。可是,一想到丈夫在施工一线辛勤工作为公司作贡献,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振作起精神,继续默默地承担着家庭重任。
虽然爱人长期在新疆工作,家里大事小事都帮不上忙,但是田桂莉一直默默支持着他。“能让丈夫安心工作,比什么都好。”每当丈夫从一线驻地打回电话,田桂莉从来不向他诉说困难,都是向他报告家里一切都好,孩子学习不错,老人身体健康,她怕丈夫为家里分心,而在施工中出了差错,因此,就连自己做手术都没有通知他。
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平凡中感受幸福。深知妻子辛苦的张继德每次休假回来,包揽了一切家务,最大限度地减轻妻子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结婚以来,每逢过节、公婆生日,田桂莉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孝敬老人;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医院检查;每年带他们做一次体检套餐。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它就像催化剂,使这个家庭感情融洽,家庭和睦。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新疆项目部D队技术员周刚妻子李燕
李燕,29岁,与丈夫周刚同在新疆项目部工作。两人相识于大学时代,大学毕业之后,庆幸地都就业于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周刚在工程技术研究院,李燕在井下作业公司。
实习期结束后,李燕在新疆项目部工作,为了两人能在一起,年底,周刚主动提出要调到新疆项目部。当时,李燕在前线机关工作,周刚在D队担任技术员,虽说两人在一起,但也要三个月才能见上一面。
李燕深知前线工作的辛苦和危险,每次周刚要到前线去,她总是为他买好多防护用品,周刚看着这些用品,从来都没舍得用过。临别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前线一定要注意安全,三个月后我等你一起回家。”
年,幸福的小两口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怀孕的时候,李燕多么希望孩子的爸爸能陪在自己身边,可是她心里明白,前线工作繁琐,也很辛苦,为了能让周刚安心在前线工作,李燕很少给周刚打电话。
孩子出生没多久,周刚就去了前线。孩子生病了,李燕独自抱着孩子去求医,孩子要打预防针,李燕就带着宝宝去打针,每天陪着孩子长大,期待丈夫的回家,日复一日,从来没有抱怨,她理解丈夫的艰辛和不易,电话里也是让丈夫在野外照顾好身体,工作中注意安全。一年多来,陪着孩子长大,李燕也慢慢学会了独立和坚强,在背后把一个家默默地支撑起来。
李燕说:“从大学认识周刚到现在,我很幸运,也很幸福,上天赐给我们一个可爱的小宝宝,这更是我们的缘分和爱情的升华,只是因为工作原因,周刚不能长期陪在我和孩子身边,但是只要休假,周刚都会在家做饭洗衣服,我在后勤把家经营好,等丈夫工作太累的时候,会想到回家,我就很满足了。”是啊,家是温暖的港湾,爱是家庭的基石,宝宝就是他们幸福的爱情结晶,愿天下所有的石油人都美满幸福!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白癜风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