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全集链接,文末“阅读原文”。
翻过来,页,[子三所献供养]
经文:
中间这个,取白牛乳,这个大家都置十六器,每一器都要装白牛乳。乳为煎饼,再把它煎成饼,再加上砂糖,看起来很好吃。油饼,但是不可以加葱,我们说:葱油饼,这里是油饼。乳糜是什么意思呢?乳糜就是粥的意思,这个“糜”就是粥加乳,煮粥。苏合,种种的香混在一起。蜜姜,这个姜加蜜。纯酥、纯蜜。在莲华外,各各十六,绕围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此明坛中,所献供养。取雪山白牛乳,置十六器,用以作供。一、乳为煎饼,谓煎乳成饼也。二、并诸沙糖,谓蔗汁熬糖,如沙而甘也。]我们现在讲的砂糖,砂糖。[三、油饼,谓以油和面作饼,而腻脆也。]这个“腻”是油的意思,含有油,煎起来香香脆脆的。[四、乳糜,谓用乳和米作粥,而甘粘也。]粘就是有黏性。[五、苏合,谓和合众香,煎汁成膏。六、蜜姜,谓以蜜浸姜,味辛而甘。七、纯酥,谓乳炼成酥。八、纯蜜,谓华蕊成蜜。各各十六,围绕华外。白牛乳饼,及余七物者:表称性所起,禅悦法喜,所谓八正道味也。各各十六,围绕华外者:表一一正道,各具自行化他,二种八正也。以奉诸佛,及大菩萨者:表以已证禅悦法喜正道之味,因心而向果德也。]
页,中间经文:
每以食时,诸位!诸佛是日中食,诸位!诸天晨间食。所以,我们斋天在什么时候?在早上。诸佛日中食,畜生傍晚食,夜晚饿鬼食。
念一遍:晨间诸天食,日中诸佛食,傍晚畜生食,夜晚饿鬼食。
那么,每以食时,如果加一个“午”,每以午食时,那就很清楚了。若以食时,若在中夜,中夜,佛就不受食了,因为佛是过午不食。这个时候取蜜半升,这个就是破五阴的意思。用酥三合,三合,那么就是越三空。坛前别安,就是指耳根返流照性,别安一个小香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底下我们看看注释怎么讲:[每以食时,即日中午食之时。温陵曰:佛以日中受食,故每日以日中致享。]佛菩萨,就是贡、贡献。[若在中夜,佛不受食,唯以酥蜜,烧令烟尽享之。盖午为日中,子为夜中,表诸圣位,必须中中流入也。蜜乃华之精,酥为乳之精,皆是味中上味,表耳根圆通,妙妙闻心也。半升中数,]半升就是中道之数,一半一半,所以做什么事情不要太偏激。[三合成数,]就是半升加半升,再加半升,叫做三合,共1.5升,叫做半升中数,各取一半,再一半,半升,再半升,再半升,就是修行佛道,都是以中道不偏激为主。[表中道定心,能融五浊,会三空也。坛前别安小火炉者:正表耳根一门,从此深入也。兜楼婆香,《异物志》云:出海边国,如都梁香,又翻译云:出鬼神国,此方]中国,因为[无故不翻。]兜楼婆香,[或翻香草,旧云白茅香。以之煎水浴炭者,]浴炭就是淋,淋这个木炭。[表戒根清净,咒力除习,则正助皆具,而发正定之真修也。投酥炉内者:表从妙心,修耳根三昧也。烧令烟尽者:正表初于闻中,以至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享佛菩萨者:乃表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显上合下同二种殊胜也。三所献供养竟。]上合下同,上合诸佛,下同众生,这前面都讲过了。
[子四所奉尊像]
经文:
意思就是:在令其四外的坛,坛外怎么样?遍悬幡跟华。在坛室中,四壁,四个墙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的形像。
[此外坛尊像也。令其四外:即八角坛之四外。遍悬旛华者:庄严坛室,即外坛也。外坛八角,于坛室中,但惟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画像。令其四外者:表四种明诲之外,不妨诸行互严也。盖旛表密咒,有摧邪辅正之力;华表密因,为十度万行之宗。以坛室中,四壁敷设者:表一真法界,具四法界也。十方如来,表觉果也;菩萨像者,表因心也。]
翻过来,页,经文:
解释一下:应于当阳,当阳就是正位,最重要的位置叫做当阳位。应于最重要的位置;“张”就是挂的意思,挂这个卢舍那佛的像、释迦牟尼佛的像、弥勒佛的像、阿閦鞞佛的像、弥陀佛的像,诸大变化,观音的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应平声,应于当阳正位也。梵语卢舍那,具云毗卢遮那,翻有三义:一曰遍一切处,法身也;二曰净满,自受用身也;三曰光明遍照,他受用身也。三身一名者,同为真身故。为一真法界,寂场真主,乃报身智慧也。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为三千大千娑婆教主,即应身慈悲也。梵语梅怛利曳,此云慈氏,正当来之教主也。梵语阿閦,此云不动,居东方群动之首,表动中有不动智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居西方极乐之邦,表与乐乃无缘慈也。诸大变化,观音像者:如前文所明,]有种种的手,还有很多的头、很多的臂、很多的目,[众首臂目等,此是显教圆通之主。金刚藏者,常领金刚,护持咒人,伏魔除障,乃是密教圆通之主。安其左右者,表显密齐彰也。]因为文字都简单,不困难,所以就不解释了。
再继续安,经文:
页,[温陵曰:门侧左右,释梵等众,有力外护也。末法修行,凡类于此,一有阙焉,必不成就。]一、[帝释云能为主,即忉利天主。]二、[梵王不犯欲尘,即初禅天主。]所以,在座诸位!你想要下辈子做梵王,还得不能犯欲望,男女的欲。所以要做大梵天王还不简单呢!第三、[乌刍瑟摩,即火头金刚。]第四、[蓝地迦,即青面金刚。]第五叫做[军荼利,此云解怨结,亦金刚异名。]六、[毗俱胝,即毗卢神变。经云:右边毗俱胝,手垂数珠鬘,三目持发髻,尊形犹皓素,]就是很白。[圆光色无比者是也。]第七、[四天王者,即东、南、西、北,所谓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也。]第八、[频那、]这个频那就比较不好看了,[即猪头使者。]频那,看起来很恐怖的。[夜伽、]就像象的鼻头,[即象鼻使者。]看起来这个相不怎么好看;但是,他们是佛教的护法。[自帝释之下,此等外护,俱表摧邪显正之功用也。四所奉尊像竟。]
[子五所取照映]
经文:
镜子跟镜子这样相对(师示以两镜相对相),取八镜,悬空,悬在虚空,与坛场中央所安的镜,面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又取八圆镜,覆悬虚空者:表诸佛果位,转八识成大圆镜智,从空如来藏,普照十方尘刹中也。与坛场中,所安之镜,围绕华钵,一方一个,而面向于外,外坛之镜,一方一个,而面向于内,]我们刚刚(前所看的楞严坛图)那二个小的,八方形,外面有大的八方形,就是里跟外,刚刚有图片都看过了,右二个。[故曰方面相对;表生心即是佛心,佛心不异生心也。使其形影,重重相涉者:表生佛互融,圣凡无异,乃不可思议之境也。盖坛中八镜,仰照空镜者,表因该果海也。设或行人,二六时中,于此坛仪苟一著眼,了明斯理,则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通身皆在事事无碍法界中矣!初道场建设竟。]
页,[癸二修证节次分二子初三七初成定慧二百日顿证圣果今初]
经文:
这个文字都很简单。[此修证节次。第一七中,]就是七天,[礼诵行道。于初七中,至诚顶礼:顶礼而曰至诚者,专至其心,诚恳不二也。凡人之修道,必须皈敬三宝,以为最初方便也。十方如来,佛宝也;菩萨、罗汉,僧宝也;持诵心咒,法宝也。恒于六时之中,持诵佛顶心咒围坛,以至诚心,经行道场,每于一时围坛,常行一百八遍。]这一百零八遍,[此非指全咒,]五会的楞严神咒,乃是指最短的那个心咒,([乃指心咒:])[跢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合牛都卢瓮泮、娑婆诃。但要三业相应,自能成效,六时行道,六时顶礼,仗承不思议力加被,助道也。]
第二七中,就是十四天。
经文:
就是要持戒。[此第二七中,一向发愿。既曰一向,不拘六时;既曰专心,不杂礼诵;唯有专心,发菩萨愿。务必心心相续,念念无间,而不断绝;此恐心生懈退,加以坚固之愿也。我毗奈耶,先有愿教者:如《梵网经》、十大愿王,及菩萨四弘誓愿,行愿坚强,得大勇猛也。]
底下是三七二十一天,经文:
[此第三七中,一向持咒。温陵曰:时无间歇,咒无遍限,一向诵持,遂能以精诚感格,进力克功也。至第三七末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于坛室中,]在座诸位!这从来没看过佛菩萨,突然看到会吓到,哇!吓到,充满着喜悦,太惊喜了、太震惊了,原来真的有诸佛菩萨。[镜交光处,佛身既在镜现,我身亦在镜现。亲承诸佛,手摩其顶,圣凡不隔。重重无尽,则生佛智照,感应道交也。]
页,文字简单,我们就不解释。
经文:
讲义原文:[此定心成就。即于道场中,专修反闻工夫,故曰修三摩地,即首楞严,耳根圆通。不令一念,漏落于声尘境界;念念照性,心心在定,但一味反闻无间耳。此慧心成就。能令者,以定心为亲因,以道场持咒等为助缘,因缘力故,所以能令也。如是之人,虽在末世修学,亦能发慧开悟,则根、尘、识心,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曰身心明净。内外映澈,犹如琉璃。以一切诸法,无不形现其中矣!初三七初成定慧竟。]
[子二百日顿证圣果]
经文:
所以,与其有伴,不如无伴,你自己持戒清净,旁边跟一个持戒不清净的,那统统大家都不能成就。所以叫做一颗老鼠屎坏了怎么样?一锅饭。所以要找那个持戒清净的一同用功。
[此明坛仪虽立,设或师友不净,多不成就。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准《方等陀罗尼》云:行此法时,十人已还,]“已还”就是十个人以下,因为只有丈六的面积,空间不是很大。[既曰已还;六众、七众俱可。设无同志,未可勉强,宁可独行。]为什么?其中只要有一个不清净,([其中不净,])[乃有二种:一受戒师不净、二同行侣不净,是二者中,有一不清净者,]那么,不清净就是佛不现前。[如是道场,多不成就,佛圣不临,龙天不护,正定难修,妙悟难发,故知师友不可不慎选择也。]
页,第四行,经文:
这个就是下定决心的人,端坐安居,经过一百天就证果。诸位看注解,[此明三七修学,未克即成定慧。从三七后,端身正坐,寂然安居,经一百日,勇猛精进,修习亡尘照性工夫。有利根者,惑障俱轻,定功绵密,慧照分明,定慧双流,经一百日,不起于座。此一百日,不起于座,工夫相应,在定中并不知时长也。亦非同平时,坐一时行一时也;因文中明言,经一百日,不起于座,即得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就是不会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染污。所以不入色,不会被色所染污;不入声,就是不会被声所染污;不入香,不会被香味所迷惑;不入味,就是吃什么,他都不会迷惑;不入触,[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法就是意念,意念的影子叫做法。[断分别见惑,为见道位。借小果名,而论果证,实同圆教初信。阿难圆悟藏性,顿获法身也。《宝镜疏》云:纵其身心俱生细惑,一时难断;分别思惑,完全仍在;无学圣果,未得即成;然而决定自知,成佛之事,不虚谬也。所谓一信永信,信得自心是佛,自性即佛,更不再疑也。二修证节次竟。]
[癸三结答酬请]
经文:
[此总结答。前阿难问云:‘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我已言结界建坛,种种方法,与夫修学证果。如是之法,一一详示,故酬其所请,而结答之曰:‘汝问道场,建立如是。’《指掌疏》云:‘如是者,谓如上所说是也。’然如上所说,建坛之法,末世行之,诚为不易;]不但不易,你拿不到那个材料。末世行之,诚为不易,拿不到这个材料,要八月露水,你哪里拿八月露水呢?是不是?像现在才二月份啊,那现在也没办法,没有八月露水,二月露水行不行?不行啊,只有八月的露水可以,那要等啊,要等啊!是不是?[故下文诵咒,亦许不入道场。而上文有一不净,则云道场不成。是知有力者,固应如法建坛;无力者,只要持戒清净。设若有坛无戒,]只有坛,但是不受戒,[反不如有戒无坛之为愈也。初重请说道场竟。]无坛就是不必设坛,不是否定那个楞严坛,是不必设坛。“之为愈”,“愈”就是更胜。再讲一遍:说:是知道有能力的人,都应当如法建坛,那么,没有能力的人,你只要持戒清净。如果说有坛无戒,那么,不如说有戒无坛,来之更胜。就是有戒无坛,胜过有坛无戒,意思就是:持戒比设坛更重要。
那么在这里,在座诸位,就是说:这个设坛就变成一个参考,那么,佛在后面有讲,如果你没办法设坛,那么,持楞严神咒,等同进入设坛。那么,当然大家就持楞严神咒比较快了。就像我们在讲《楞严经》结束,大家诵一个楞严神咒,就是等同入坛,当然这个就比较快了。对不对?如果要挖牛粪来涂地,安这个、设那个,那怎么有办法?事实就是如此,所以没办法。
所以,助印《楞严经》的功德,后面就讲到,哇!你看了就吓一跳!所以,你们身上所戴的这个楞严神咒,不但活着能够消灾,临命终,十方净土,随愿往生。为什么戴师父这个咒轮、盖这个往生被、金光明沙,会有这么大的感应?因为这个根据大藏经的,这个不是我自己编的,我哪有那个能耐?我又不是释迦牟尼佛。所以很多人对这个咒轮怀疑,是没有道理的,那是佛讲的,我只是把它节录出来,再把它加持,然后跟大家结缘,所以很多人都太多的感应了!
有一个妈妈,她的小baby晚上哭闹不停,医生看也看不好!那怎么办呢?晚上都这样,搞了一个礼拜,小baby就是一直哭闹,然后人家说:会不会是受到惊吓?半夜,那怎么办呢?半夜又发高烧了,突然就想到师父送给她的咒轮,她没有戴咒轮的习惯,突然想到说:师父说这个咒轮很感应,然后就去抽屉拿出来,知道吗?我也没有这样教她,她就自己抱着宝宝,自己帮他收惊,在宝宝身上随意的按,头、胸前按几下,像人家在收惊一样,用咒轮在宝宝身上按,像在绕香炉一样绕了好几圈,也不晓得怎么持咒,吽吽~~~就是毫无章法乱搞一通就对了,竟然好了!来跟师父说:这咒轮太好用了,实在是太好用了!我问她:谁教你这方法的?她说:没人教啊,我自己想的。我并没有教她用咒轮在宝宝胸前按,我没有教你这样子,她自己想的,好了!你看这个咒轮!
大陆有一个人来,说:师父!您知道您那个咒轮多感应,我讲给您听。我爸爸一辈子都没有信佛,临命终的时候,癌症爆发起来,哇!那个嘴巴张得很开、眼睛睁得很大,当时候也没有往生被,突然从香港拿到一个咒轮,师父加持过的咒轮。他们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个咒轮,那怎么办呢?死得这么辛苦,死得那么累,脸上又那么难看,那怎么办呢?突然他想到那个咒轮,他也不晓得把它放在他爸爸身上哪里,就把它放胸口,我说:哇!你真的厉害,这一下就猜对了,放到胸口。放了开始助念。他说:师父!您知道吗?助念了三天,因为他说:我也不晓得要念多久,结果统统闻到香味、见到佛光,全身都是柔软,他说他们那个村庄,大家都吓坏了,说:这个是什么东东?这么一点点,这么大的威力,放着,全身都柔软,那一辈子还没信佛呢!所以,这个咒轮,要信得过的人受用;如果是没有信心的人,我们也没有勉强人家戴。
有一个人专念佛的,毁谤、批评师父,说:哼!如果那个咒轮、往生被、金光明沙,可以帮助一个人往生,那个人就不要修行好了!我这样的慈悲心、增上缘,变成他毁谤的集中的一个点。可是,他着力点是不对的,我这个是给众生一个临命终的增上缘,你戴这个咒轮,盖往生被,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它又不是抗生素、西药,吃下去会有后遗症,对不对?用药太重,会有后遗症。我这个没有任何的后遗症,是给你一个增上缘啊,他们误解师父的意思了!所以我说:法师难为,真的这样救人,人家也有话说。而往生被所有的钱,我也是做法宝散播出去。
像昨天讲的,如果说我们这一片,四种清净明诲做出来,一百万片要多少?包括盒子、包括一百万片,包括那个要算千万的,师父发一个愿,就要花一千万啊!所以,告诉诸位:农历年收起来才多少?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他六、七百万,要师父加进去。所以我这一辈子把买药的钱、给我买人参的钱啦什么......统统放进去,因为要聪明,所以钱在我的口袋,不算是我的,因为你出去会不会死不知道,还没有花出去。所以,我常常讲说:这个钱没有花出去,这不能算我的;钱花出去做功德了,这个才算我的,因为修得功德嘛!所以钱没有布施出去,还不算我的,知道吗?放在你的口袋,你还不一定用得着,你几时会死怎么知道?所以,我们要学聪明一点,赶紧把钱拿出来布施才对。(笑)哎呀!怎么讲到后来都是同样的意思,很奇怪!因为我希望你学师父这样的布施的心。
所以说:我们要了解,外面的人,为了师父的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从以前我就被批评到现在,教界的也不会说:我去了解一下,我们这位上慧下律法师的用心,这个悲心、这种增上缘、想要救人的心,他们从来不理解这个东西。那么,在座诸位!你就知道,做一个法师真的很难,怎么做,人家都会批评;怎么做,人家都有话讲;做什么事,人家都会有意见,对不对?真的啊!被人家批评,我们觉得很糟糕,还不能有退失道心的。结果,你看,这个咒轮、往生被、金光明沙,救了多少众生!
下一堂课就很精彩,楞严咒的功德,你就知道,你们今天身上戴的那个楞严咒的功德,还有你们出钱出力来帮助师父印这个《楞严经》,你们得到多大的功德,下一堂课就非常非常的精彩!
楞严经讲义第十七卷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钙泊三醇软膏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