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Shiwei
《神农本草经》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sheareri(Bak.)Ching)和石韦(P.lingua(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韦(P.petio1osa(Christ)Ching)的干燥叶。各地普遍野生。主产于浙江、湖北、河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根,拣去杂质,洗去泥沙,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性能: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应用:
1.淋证。
本品药性寒凉,清利膀胱而通淋,兼可止血,尤宜于血淋。对膀胱湿热见小便淋沥涩痛诸淋者,也常应用。用于血淋,与当归、蒲黄、芍药同用,如石韦散(《千金方》);用于热淋,如《圣惠方》以本品与滑石为末服;用于石淋,如石韦散(《古今录验》),与滑石为末,用米饮或蜜冲服。
2.肺热咳喘。
石韦入肺经,清肺热,止咳喘。用于肺热咳喘气急,可与鱼腥草、黄芩、芦根等同用。
3.血热出血。
石韦既止血又凉血,故对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尤为适合。可单用或随证配伍侧柏叶、栀子、丹参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2.《本草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石韦含β—谷甾醇、芒果苷、异芒果苷、延胡索酸等。
2.药理作用:石韦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抗病毒,镇咳,祛痰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水煎服;治急性肾盂肾炎,多有效(《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内科疾病)》,,65)。用石韦、鸡血藤、太子参、陈皮,煎服2~6个月,可使周围血象三系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9(1):9)。石韦还可治疗乳糜尿、尿路结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放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北京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