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读“史”吗?现在大家都在读“屎”啦!不论是大便还是小便,回头看它们最后一眼,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小小的体检。
三看大便一看频率
对于便秘的人来说,仿佛「五行缺屎」一般,长期排便不畅,可谓是千呼万唤屎不来,比等真爱还要难。但便便偶尔闹个小情绪,一两天不来,也算便秘吗?其实便秘是有诊断标准的:
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粪便干硬;排便费时费力、排出不尽或需手法辅助排便;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符合以上标准,才说明便便可能真的和你分手了。
对于腹泻,也有标准:每天大便3次以上,整天大便总量大于克,并且大便含水量超过85%,是腹泻。
二看形状
关于便便的形状,可是有专业描述的,那就是「布里斯托大便形状分类」。
理想型便便应该是第四型,第三型和第五型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看颜色
便便亘古流行的热门色号是棕黄色和金黄色。
如果它变红了或者表面沾血,那么可能是肛门附近有出血,如直肠息肉、痔疮、肛裂等。如果便便黑而发亮(柏油样便),则有可能是消化道比较靠上的位置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因为前一天吃过铁剂补血,或是多吃了一些猪血猪肝等。如果便便变白了(白陶土样变),那么需要怀疑肝胆的毛病。如果拉出了黏血便或者像果酱一样的便便,则可能是因为感染。
三看小便作为大便的孪生兄弟,小便君也在孜孜不倦地向我们发射健康的信号:
一看量与次数:小便的量与次数,一方面反映了喝水量,另一方面反映了肾脏功能。像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等,甚至还有精神因素,都会引起小便次数的改变。
二看排尿过程:排尿过程是否顺畅舒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尿道灼痛?或是尿急、尿不净、排尿费力的状况?
三看小便颜色:小便不同颜色可能反映的问题,可以参见下面这张图片。
小便红色,摄入过多红色素食物,或尿路感染或泌尿系统肿瘤等;小便褐色,肝胆出了问题或疲劳了;小便绿色,服用泻药化疗药或消炎药等;小便白色,吃了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或乳糜尿;小便橘红色,吃了利福平;小便黑色,酚中毒或黑色素肿瘤。除了颜色之外,小便的泡沫也有文章。正常情况下,排尿时会形成少量泡沫并很快消散。如果泡沫较多,且不易散去,有可能是尿液中蛋白的量高了。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吃多了高蛋白食物等,都有可能出现蛋白尿,这通常是暂时的。但小便总有泡沫,也可能意味着肾脏有问题。
自检方便,专业检查才可靠,如果看出了什么问题,千万不要自己妄下论断,还是要及时「以便示医」,到医院通过仪器检查、专业医生判断来进一步诊断。
文章来源于丁香医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