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飞廉小蓟

这三种都是菊科植物。大蓟与飞廉在民间混淆的较多。

大蓟与飞廉长的非常相似,大多数农民与和一些中医把飞廉叫大蓟,大蓟也叫大蓟;也就是相互混淆。而在万荣县看到的大多数是飞廉,大蓟很少。大蓟与飞廉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在生长形态上表述如下:

大蓟和飞廉都是菊科植物,不同属。大蓟为蓟属,根茎为块状纺锤状或萝卜状,具基叶,直立茎,茎上多分枝,头状花序。不同在于大蓟的叶片开裂较深,裂片锯齿状,边缘有针刺。茎上较光滑,少刺。飞廉是菊科飞廉属,和大蓟较为相似,只是叶片开裂没有大蓟深,叶片边缘同样有刺,不同的是茎圆柱形,具纵棱,并附有绿色的翅,翅有针刺,也就是茎上长满针刺,此为飞廉一大特点。状花序干缩,总苞钟形,黄褐色,花紫红色,冠毛刺状,黄白色,气味微弱。

其实我们这些非植物学、药学专业人要记住大蓟与飞廉的植物特征描述,还真难。我自己从大小、叶、花上就根本分不清。主要的区别是看茎,茎上有无刺,茎无刺是大蓟;茎有刺是飞廉。其他不好区别。

另外;在主治功能上也是有区别的。我们药房没有这二种药,如果药房有的估计也有混淆的。个体诊所就有混淆的现象。因为收购源头上这二种就极易混淆。

一、大蓟:

先看图片:

大蓟的药用价值

大蓟:性味甘、苦,凉。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主治: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9~15g

临床上常用“大蓟碳”。大蓟碳与大蓟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基本相同。

5~l0g,多入丸散服。

二、飞廉

先看图片;

药用价值

性味:微苦,平。

归经:入肺、膀胱、肝三经。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风热感冒,头风眩晕,风热痹痛,皮肤刺痒,尿路感染,乳糜尿,尿血,带下,跌打瘀肿,疔疮肿毒,汤火伤。

从上述看,功能主治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一定不能混淆,特别是采购源头。

三、小蓟

看图片

这个没有认错的。大家都认识。对农民来说是害。

药用价值

甘、苦,凉。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5~12g。

验方介绍:小蓟特多,整个夏天、秋天好采收,所以建议用鲜品。把鲜品洗干净,压汁,用小蓟汁加糖服用,或与其它食材合用,如加在面粉中,鸡蛋中食用,对“血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老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y/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