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是什么

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 https://m-mip.39.net/nk/mipso_8656194.html

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在农村担任职务的称呼)

目录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多为社区(村)事务。

大学生去基层当村官可以更好的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村官不属于公务员,属于签约就业,工作三年后,可以另外业,或者继续签约。1

职位简介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

自发探索阶段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1],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

大学生村官在田间实践

“村官”计划,定安、临高、东方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正式渠道,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全国各地多名大学生前往求职。年河南省鹤壁市招聘名大学生“村官”,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序幕。年,河北省邢台市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每年选派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5年内实现全市个行政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到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逐步进入到多省联动、以地区为单位的整体推进与探索阶段。

全面试验阶段

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从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截至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自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据统计,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24.1%,其中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

大学生村官

的占12.3%;有创业项目的人,其中独立创业的人,合作创业的人。

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年全国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2]

缘由

宏观原因

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

现实原因

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基层治

理危机频发。

时势原因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

直接原因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不容乐观的形势。

政策及规定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组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问:大学生“村官”工作部署开展两年来,社会各界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y/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