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看到最近清晨、夜晚去书房关着,问:你干啥?答:给琳琳写育儿笔记。得到几声哈哈大笑;琳琳是才三岁的小女孩儿。
回顾今年做的“彩虹计划”,其他都完成得七七八八,"新家长互助小组"才写一篇,工作带娃置业考试牵扯了精力,拖延症或追求完美共同作用,导致没干完,又担心被其他事占了时间更干不完。
灵魂总是来催促,很不好受的。所以,做个公众承诺,一周一篇,至少写满十篇。初心没有变:为新手妈妈提供一些支持,如果可以话的是位;设若上帝应许,为基督教中国化关爱人群;当妈第一年确实太难了!最保守的打算,送给女儿,作为她初为人母的知识储备。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只属于你的家庭,只属于你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有所不同,还是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还记得家乡常常有贴在树上的大字条:天晃晃地晃晃,我家有个哭儿郎;看来婴儿哭闹是困扰了多少新手父母呀!哭是宝宝表达情绪和需要的唯一方式。除了“饥饿”、尿裤湿了等生理需求,新生儿还会因为很多原因哭闹。
要抱抱: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离开妈妈肚子里熟悉的环境,很不习惯。
累了想平静:宝宝被逗弄得太厉害,兴奋太久,会承受不了。
困了想睡:很累又不会安抚自己入睡,俗称“闹觉”。
情绪崩溃:一般出现在黄昏时分,经过一天的生活,宝宝会比较又累又烦,发泄性的哭闹。也叫“黄昏闹”。
身体不舒服:胀气,肠绞痛等。
功夫在哭声外,安抚前的心理建设
在宝宝哭的时候,试着解读宝宝的哭声和身体语言,从而明白他“闹情绪“的真正原因;说出他的情感,解释他的感觉(或者叫陈述事实,界定问题),从而帮助他尽早熟悉情感语言;不要担心宝宝是否明白,最终他都会明白。”你饿了-----你已经三小时没吃东西了“或者“哦,宝宝你只是累了,想睡觉了。”用轻松愉快的态度回应宝宝的哭声,不要反应出宝宝的惊慌“。
在孩子不会说话之前就应该和她不断的对话,详细告诉他你要做的事情,当你准备为她换上新尿片时“现在我要抬起你的腿,换上新尿片”;当你要去打疫苗时“我们现在要去打疫苗,会有一点疼,疼可以哭一下,妈妈会和你在一起的”。说出他的情感是可以贯穿整个育儿的,比如他想要玩具但是父母没买他哭了,“宝宝想要那个玩具,但是妈妈没有买,所以宝宝哭了。”这一方面是安慰,帮助宝宝发展情绪适应能力;二呢已是语言输入。
宝宝哭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是不好的父母,他只不过是在说:“我需要你的帮助,因为我太小了,自己做不来”。从这个角度看,你就会明白哭是一件好事情,他用哭和你交流,告诉你他的感觉,期待你做出反应,孩子情绪适应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对他哭声的反应。婴儿刚出生的几个月,只要一哭你就应该立刻做出回应,这么小的婴儿不会被宠坏,应给予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