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冯站长之家、察网--千钧棒、红星燎原、米尔军事网
点击下面收听语音版
年的一天,一位几近绝望的母亲带着被疯狗咬伤的儿子约瑟芬(JosephMeister)来到一位化学家实验室的门口,哀求他救救自己的孩子。
化学家很犹豫,因为他毕竟不是医生,他对狂犬病毒的研究也仍在实验阶段。
但为了不眼睁睁看着小男孩送命,他决定为约瑟芬打下第一针。之后的10天里又陆续为他接种了十几针。
在一个接一个暗夜里,化学家焦虑得彻夜不眠,密切地观察着男孩的病情。终于,男孩转危为安,健康如初。
消息传开,举世震惊。这位化学家就是巴斯德,而约瑟芬也成为了第一名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的临床案例。
▲巴斯德在实验室。图片来源:网络
在免疫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巴斯德被人们敬为英雄,疫苗的研制与推广也成了全人类的福音,人口预期寿命大幅提高。
同样的,在中国,有一个名字,陶其敏。
相信,很多人没听说过。
事实上,即使是在年11月15日,她因病去世的时候,也很少能看到纪念她的文字。
她离去时,整个世界仿佛没有任何感觉。是她很无足轻重吗?不是的!
她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头——中国乙肝疫苗之母。
早在年,陶其敏就牵头,研制出来了中国自己的乙肝疫苗。
这个进度,与美国、日本几乎同步!
陶其敏为什么选择研制乙肝疫苗?因为,当时中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这个数字,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太触目惊心了!
全世界,三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不到十个人,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
作为医学工作者,她心情沉重。
她曾立志:有生之年,一定让中国摘掉“肝炎大国”这顶令人悲哀的帽子!经过了无数次失败,陶其敏用乙肝病毒患者的血浆,分离出了表面抗原。
她制备出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第一支,太宝贵了!这支疫苗,给谁用了?
陶其敏自己!所以,她又被称为“中国乙肝疫苗第一人”。
这个“第一人”,有双重含义。
第一层,她是在中国第一个研制出乙肝疫苗的科学家。
第二层,大家可能想不到。她又是第一个注射乙肝疫苗的人!
为什么会是她?是因为工作便利,提前享受新科技的成果?是为了迫不及待得到疫苗的保护?
都不是!她是拿自己做试验!
她是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来检验研制出来的乙肝疫苗是否有效!
她要以身试药,充当科学实验的“小白鼠”!
万一试验失败,什么后果?陶其敏比谁都清楚。疫苗,其实都是病毒,只不过是经过处理的病毒。万一失败,本来健康的陶其敏,就会得病,甚至有生命危险!
值得庆幸的是,她成功了,她成为了中国乙肝疫苗之母!
但面对这项伟大的事业,有商人却动起了歪脑筋。曾经的“救命针”成了“送命针”,有人竟然在救人的疫苗身上东起了歪脑筋!
说起疫苗,我们大家应该也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小时候,学校经常会打疫苗,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如果那些给学生打的疫苗都出问题,该怎么办?
实际上,在疫苗发明之前,人类在疾病面前度过了漫长的如履薄冰的岁月。
据估计,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多达1.5亿,按30%病死率推断,感染过天花的人数高达5亿。在更早的时候,天花由欧洲殖民者故意传播给美洲毫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几乎造成印第安人灭绝。
在中国,民间也曾流行一句俗语:“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描述的就是麻疹和天花肆虐的年代。
中国古人就曾发明通过接种人痘来对抗天花病毒的方法。早期人痘接种,使用的都是病愈后人身上的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曾提到:“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
▲“痘衣法”接种人痘。来源:百科解密APP
后来这种接种方式陆续传入了欧洲和其他地区,这使得18世纪后半期,天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初步遏制。但这种原始的疫苗始终在安全性上存在很大的风险。
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E.Jenner)利用牛痘病毒,发明了可以抵抗天花的牛痘疫苗。牛痘疫苗安全可靠,接种风险大大降低,一经问世,很快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为人类抵御天花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直到19世纪末,人类才逐渐掌握了疫苗的研制技术,标志性事件之一即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巴斯德成功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可以说,疫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而人类真正开始享受这项福祉,其实也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
20世纪开始,疫苗不断成熟并被持续推广,在人类医疗实践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毒已从地球的自然环境中被彻底铲除,人类消灭了天花,全球范围内停止普种牛痘。
彻底消灭天花病毒是人类应用疫苗的伟大胜利,同时,更多种类的疫苗被生产出来,给予人类全方位的保护。
但是被前人研究出救人的疫苗,现在却成为了商人不择手段牟利的手段!
前段时间《我不是药神》上映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民众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