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
小麦多年连作,土壤有机质偏小,加之不利的天气影响;或由于栽种作物的地方培土过高,两侧开沟施肥或除草时,造成根系的损伤;或由于雨水、灌溉时,水量过大,排水不及时;或光照不足,低温高湿,土壤粘性过大,土壤结块,通风不好;还有就是当跟系受到伤害断裂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受到病菌侵入的。雨水季节多发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是真菌土传性病害,易防难治,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后及时用药。可以在发病初期,可以用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甲霜恶霉灵,咯菌腈或者枯草芽孢杆菌加生根剂灌根。播前选用井冈霉素、多菌灵、戊唑醇等杀菌剂拌种,可以有效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小麦根腐病是真菌性土传病害。
小麦根腐病是真菌土传染性病虫害,易防难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