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长大了,我还需要打疫苗吗

编者按疫苗是什么?有必要打吗?长大了,我还需要打疫苗吗?关于疫苗的各种误区怎么解释?……

大家谈天的话题,被我们又能文艺又能研究病毒的博士LC一一解决,这就是编辑部如此多元化的好处……

然而她不仅仅解释了诸多误区,还让我们知道,成年了也要打这么多疫苗.虽然我们不是果壳或者科学小松鼠,但能与大家分享的科普,就也在这里把知识传递出来吧。

想必小伙伴们小时候都打过各种疫苗,记忆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小盆友因为不想打针哭得撕心裂肺、震天撼地。当然,也有部分小伙伴的娃儿们作为新生儿及小盆友,都正在打着各种他们不喜欢的疫苗“针针”。

为了更好的防范疾病,尤其是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大部分的国家都有规定及建议疫苗免疫。从娃娃抓起。因此,我们小时候就打过以下若干种第一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图片截自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1])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则要求、建议未成年人接种如下疫苗:

(图片截自USCDC,更新至年2月1日[2])

然而近几年,各种已经成年的朋友们在出国办理跨境手续、填写疫苗史或进行自身健康管理时,总会跑来问我需要打哪些疫苗、保护期多长、会不会有副作用等各种问题。做了一研究调查后发现,国内儿童免疫程序做的很好,但关于成人疫苗接种及加强免疫的普及和重视度却相对不高。于是乎,这篇文章,便诞生了。

打疫苗有必要吗?——灰常有!我们长大了,幼时打的疫苗还有效吗?——视不同种类疫苗及个体免疫情况而定。我们长大了,还需要打疫苗吗?——是滴!(用小飞流看着苏哥哥的表情狂点头?ω?)

我是大家似乎都不想看长文的

精简概括o( ̄^ ̄*o)

1.疫苗是使个体产生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2.从两百多年前开始,疫苗挽救了无数生命,是预防和阻止传染病发生及蔓延的最有效方式。3.成人也是需要打疫苗滴:流感疫苗每年一次,百白破疫苗加强剂十年一次,带状疱疹疫苗60岁以上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65岁以上接种一次,HPV疫苗建议26岁以下接种(具体情况讨论见下文),乙肝疫苗(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者需再次接种),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无接种史者建议接种),

甲肝甲肝疫苗、脑膜炎双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据成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情况而定)。

4.疫苗是很安全滴,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仅有百万分之一。

5.对于疫苗,公众普遍存在很多误区。那些都是错误滴!不可因噎废食。误区我们一个一个来解释。

6.进行合理的疫苗接种是灰常重要及必要滴!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公众健康。

7.请记录、保留好自己及家人的疫苗接种史。

我们来一起了解下疫苗的概念、必要性,公众关于疫苗的误区,以及成人后需要打的疫苗种类。(木有兴趣看背景知识、想直接看成人需要的疫苗种类可以直接最后一部分…)

疫苗是什么?

疫苗(Vaccine)是可使个体产生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疫苗含有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或病原体成分,用来预防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3]。

想象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城堡,体内的细胞是士兵。当然也有辅助士兵的各种加红加蓝的道具: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补体等等。疫苗进入人体后,城堡开始激活一系列防御系统(免疫反应):守卫城堡的士兵(各种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捉住疫苗里面的病原体或被感染的士兵,B细胞产生病原特异性的抗体来中和病原体,T细胞杀死被感染的士兵等等。接种疫苗好比演习。这样,等到真正的病原来袭时,由于城堡已经有演习的记忆,士兵训练有素,就可以迅速有效地抵抗外来入侵。如此,城堡守住,人体胜,不生病,棒棒哒,撒花~

据清代医典记录,人痘接种术于唐宋年间或明代在我国诞生。人痘接种,指采用人工的方法(如把天花患者脱落的痘痂经过加工),使被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人痘接种术于清代传入欧洲推行及普及。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Jenner)发明了比人痘接种术更安全的方法:牛痘接种术。他从挤奶女工手上感染的牛痘脓疱中取出痘苗,接种到一个八岁男童身上,成功进行了人类第一例接种牛痘试验。年,牛痘接种术正式公布于世,使人们意识到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抑制或预防某种疾病的发生。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这一概念由此而生[4]。

随着科学家、医生们的不断钻研,以及医学、生物学不断丰富,各种疫苗不断被研发出来,与其相伴而生的免疫学的也在不断进展。两百多年来,疫苗挽救了无数生命,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生[4]。

(图片来自[4])

为什么要打疫苗?

1.疫苗是预防和阻止传染病发生及蔓延的最有效方式。疫苗普及后,该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发生率显著下降[3,4]。典型案例:曾经死伤无数、造成各种混乱甚至“灭族惨案”的天花现在已经灭绝了。用数据/图说话:

(图片来自SanofiPasteurInc.)

2.疫苗是保护自己、家人及公众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各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率、肿瘤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一旦不小心感染,通常就会生病,意味着:导致身体不适,影响正常生活,且可能传染家人,或需要一系列的药物及医疗开销。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及患病的几率,也可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公众生命安全及健康[3,4]。

在开讲成人需要接种何种疫苗之前,我想我们一定要说说为什么接种疫苗这么有效,还是很少人接种?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众对于疫苗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1没有必要接种疫苗

有很多人都在说:“没有觉得有很多人患传染病啊。我干嘛花钱打疫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好像现在得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的人变少了?那是因为普及疫苗免疫,才得以大幅度降低这些传染病的发生。

又有很多人说:“我/我家孩子没有打xx疫苗,也没得病啊。”——那是因为你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曾经接种过疫苗,群体中病原感染及携带者几率小了,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自然就可以得到控制,你感染的几率也就小了。

但是,一旦,接触到传染病源携带者或传染病爆发,未接种疫苗的个体感染的几率就很大很大了。并且,如果拒绝接种疫苗的人多了,也会影响到其他个体及公共卫生的安全。

下面这幅漫画就讲得很形象:

(图片来自Dr.AmyTuteur[5])

雨滴代表病毒、病菌或传染病。打着雨伞的人代表接种过疫苗(黑色伞)和少数真正感染患病但康复的人(红色伞)。有些没有打伞的人说:“我一点雨滴都没有感觉到呢,为什么要打伞?”——亲,那是因为打着伞的人很多,比邻相接,给了你一片天的遮蔽。一旦打伞的人少了,遮蔽的保护区域小了,没有打伞的人很快就会被淋湿。而且,不仅是那些没有打伞的人,甚至还有那些伞不太好用的人也会容易被淋湿——那些免疫力低下的群体(老人、幼童及常年患病的人等)都容易被感染。

稍微激进一点讲,你愿意回到没有疫苗的年代吗?那个天花、麻疹、鼠疫、霍乱全球肆虐,那个一年死亡上亿的年代?各国为什么立法确保多种疫苗的接种呢?这都是有深刻的原因和深远的考量的。接种和普及疫苗是必要的。

误区2疫苗不安全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也没有%安全的医疗干涉。因此,疫苗也不是%没有副作用,但是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非常少。数据统计显示儿童中接种MRR或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概率仅有1/0000,远远低于被闪电击中的概率(1/)和成为亿万富翁的概率(1/)[6]。(没错,就是如此酷炫的低~)

(图片来自SanofiPasteurInc.)

很多人认为有不良反应代表疫苗不好,这也是误区。而且,不良反应不代表不安全。个体的免疫反应都不同,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也有所不同。比如,接种流感疫苗后,有些人没有任何反应;有些人会有不适、肌肉酸痛或感冒症状。这都是正常的,像上文讲过的一样,疫苗本身就是由病毒的部分成分,或者减毒或灭活的病毒构成的,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这样,当真正的病毒来袭时,人体才有抗体和记忆性免疫反应快速去抵抗病毒,从而达到预防效果。所以有反应,是很正常的。

误区3疫苗中含有有毒成分

的确有些疫苗中含有部分成分是有毒性的,但是含量很低,绝对没有达到对人体产生毒性的浓度,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比如:铝(Aluminum),过量会损伤脑细胞。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铝的每日摄入量为0-0.6mg/kg,因此一般人每日铝的最多摄入量为30mg-50mg。我们日常生活中就经常会摄入铝,例如:使用铝制成的炊具,吃油条、由铝包装的食品,喝易拉罐装的软饮料等等。而在疫苗中,铝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佐剂,可以大大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一剂疫苗中一般只含有0.mg-0.mg的铝,连每天摄入量的2%都不到[7]。

再如:硫柳汞(Thimerosal),作为抗菌剂用于疫苗。和平常我们提到的有毒的汞不同,硫柳汞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乙基汞(Ethylmercury),不会在体内累积,会很快被排出体外。疫苗内汞的含量仅约为0.%-0.01%,且儿童用疫苗现已尽量避免使用硫柳汞。目前没有科学数据证明疫苗中的硫柳汞有害[8]。另外,疫苗在研发时、上市之前都是经过层层检验、临床试验才通过审批、推广使用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误区4接种过疫苗的人更易患病

诚然疫苗不是%有效,因此有很少的接种过疫苗的个体仍然会感染。但在某种传染病爆发时,接种过该疫苗的人群中只有2%患病;反之,未接种的人群患病几率接近%[9]。

误区5控制传染病无需疫苗

有人认为传染病得到控制是由于卫生环境和摄入营养的改善,而不是疫苗。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充足的营养,的确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生率,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已有很多数据显示某种传染病的疫苗投入使用后,感染率才大幅度降低。最好的例子就是水痘了:美国s中期卫生环境和营养已经不错,但水痘的感染率并未降低多少,平均四百万人/年。而年投入水痘疫苗后至年,水痘感染率已降低了85%[10]。

误区6自然免疫优于疫苗获得性免疫

有些人认为自然感染后康复后得到的免疫比疫苗获得性免疫能提供更好的保护效应。在某些情况下,自然免疫确实比疫苗获得性免疫持久。但自然感染的危险性远远高过接种疫苗。比如,麻疹病毒可导致脑炎,每0名感染麻疹病毒的病人中就有2名因此死亡。而接种过麻疹疫苗的群体中不会被感染,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死亡[11]。相较之下,接种疫苗后的益处远远比高风险的自然感染后侥幸存活获得的免疫更有价值。

并且,有些疫苗诱导的获得性免疫比自然感染引起的免疫更持久,比如破伤风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9]。

此外,疫苗加强剂也可以延长疫苗获得性免疫的持久性。这也是,我们成人后仍需打疫苗的原因之一。

成人后还需要打什么疫苗呢?

很多疫苗提供的免疫并不是终身免疫,所以成人后仍需要接种疫苗或加强剂来保护自己、家人。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现在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对于我们的父母家人来说,比较重要的疫苗都是什么吧。

流感疫苗(Influenzavaccine)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一定要打啊啊啊啊!)流感病毒总在变异,这也导致流感的难以预防。目前的流感疫苗一般含有influenzaA/H1H1,influenzaA/H3N2,和一株或两株influenzaB病毒。全球在82个国家有超过个流感监控中心和4个WHO合作中心每年进行监测。美国CDC根据前一年的监控结果,预测未来一年可能会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决定这一年的疫苗成分。

因此,建议每年都接种一次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是9-11月[12]。

百白破疫苗(Tetanus,diphtheria,andacellularpertussis[Td/Tdap]vaccine)该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建议每10年接种一次百白破疫苗加强剂[13]。

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umanpapillomavirus[HPV]vaccine)这是一种新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宫颈癌及肛门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播,目前已有约种类型的HPV被鉴定出来。多数HPV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亦可自行痊愈;但某些类型的HPV感染后可导致疣或癌变。研究表明99%的宫颈癌、91%的肛门癌、69%的阴道癌、75%的外阴癌、63%的阴茎癌、部分口腔癌以及90%的生殖器疣都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的[14]。

该疫苗在有性生活之前接种保护效力较强。美国疾控中心建议所有26岁以下的女性男性都接种该疫苗[15]。超过26岁但还没有性生活,可以接种;对于已婚或者有固定性伴的人来说接种的意义不大。目前,国内并无HPV疫苗,进口HPV疫苗还在进行审批。近年来,有很多人来香港接种HPV疫苗。预防宫颈癌肛门癌,HPV疫苗是一项选择,但更重要的是健康的性生活和安全措施。

水痘疫苗(Varicellavaccine)

该疫苗可以预防水痘。美国疾控中心规定其为儿童免疫程序中的一种;在我国,水痘疫苗属第二类疫苗,目前尚未推行儿童统一接种,可能因为水痘在儿童中致死率不高。美国疾控中心建议未接种过该疫苗的成人接种2剂,接种过的成人接种1剂[10]。

带状疱疹疫苗(Zostervaccine)

该疫苗可以预防带状疱疹和疱疹后神经痛。与其它疾病不同的是,带状疱疹不会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通常会影响60岁以上的成年人,导致疼痛性皮疹。曾经患过水痘的人都会有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建议60岁后接种[16]。

肺炎球菌疫苗(PCV13,PPSV23vaccine)

该疫苗可预防肺炎。肺炎很容易传播。咳嗽、打喷嚏或直接接触脏的面巾纸或其他患者用来擦鼻子的东西都可以传播肺炎。每年都有人死于肺炎或肺炎所引起的并发症。疫苗不能保证个体一定不患肺炎,但它对大部分人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建议所有65岁以上的人都应接种该疫苗,非健康人群可考虑提早接种该疫苗[17]。

麻风腮三联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MMR]vaccine)该疫苗可预防腮腺炎、风疹和麻疹。这些病毒很容易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果以前未曾接种过该疫苗,成人后需接种该疫苗。孕妇不可接种[18]。

乙肝疫苗(HepatitisBvaccine)

该疫苗可以预防乙肝。一般儿童时期,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大家都已完成三剂接种。但疫苗产生的抗体有半衰期,滴度会降低。因此,乙肝疫苗接种者需定期复查乙肝抗体滴度,以判断是否需要及时再次接种。如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或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再次接种[19]。

甲肝甲肝疫苗(HepatitisAvaccine)、脑膜炎双球菌疫苗(Meningococcalvaccine)、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aemophilusinfluenzaetypebvaccine)根据成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情况而定[20]。具体可向医生咨询。

(图片截自USCDC,更新至年2月1日[14])

什么人不适合接种疫苗呢?

一般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热的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建议康复后再接种。另外,需了解自己是否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过敏者不可接种。如,流感疫苗通常含有鸡蛋成分,对鸡蛋过敏者不可接种鸡胚生产的流感疫苗。严重过敏体质者接种疫苗需向医生咨询。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建议:除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外,通常不推荐孕妇接种其他疫苗。如需接种疫苗,应先进行慎重评估。

详细一点讲,孕妇一定要忌用的疫苗有:麻腮风疫苗。因为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垂直传染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或胎儿畸形[18]。乙脑、流脑、水痘及带状疱疹疫苗等减毒性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日咳疫苗,都建议孕妇忌用。同理,注射上述疫苗的女性也应在28天内不要计划受孕[21]。此外,HPV疫苗对于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仍在研究中,目前孕妇也不建议注射[15]。尤其曾有过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接受任何防疫接种。

同样,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肿瘤病人等)、CD4+T细胞计数低于的艾滋病感染者、患有癫痫等某些神经性疾病的人群也有很多疫苗都不建议接种,如麻腮风疫苗,水痘以及带状疱疹疫苗等[21]。

总而言之,要根据自身情况向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咨询,在接种前对疫苗的适应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后,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

旅行前需要打疫苗吗?

若出境旅行,尤其前往传染病高发所在地,要滴!接种疫苗类型主要由目的地国家和本人接种疫苗史(保留和记录好疫苗史是很重要滴)决定。请到本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属单位及目的地国家查询。

比如,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去非洲和南美前接种黄热病、伤寒、甲肝、乙肝、狂犬病疫苗并携带、服用疟疾处方药[22]。

国内的小伙伴们可以去国际旅行体检中心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接种疫苗后会拿到疫苗接种证书(传说中的“黄皮书”)。比如:从国内去非洲和南美,一般要求接种黄热病、甲肝、乙肝、(伤寒、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疫苗并携带、服用疟疾处方药。

由于以上种种民众对于疫苗的不了解及误解,一旦出现有关疫苗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案例出现,就人心惶惶,认为接种疫苗十分的不安全和无用。并且,就算之后再有科学证据反驳、澄清,也没有太多人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f/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