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旧作打原创标记计划)
Warthhrosofourtim.
Hi,我是乙肝疫苗,这是我的故事。
疫苗大家族
我们的疫苗大家族里成员有很多,从最老的牛痘疫苗,到还牙牙学语的幽门螺杆菌疫苗,我们的家族在多年的时间里繁衍壮大,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流感等很多威胁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被控制甚至消灭。现代医学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但人类的平均寿命能够从18世纪的30几岁提高到到现在的70几岁,我们疫苗作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我们家族的功劳是离不开人类免疫系统的。传染病还有很多其他疾病的最初起源都是病原体,比如细菌和病毒。疫苗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模仿这些病原体,进入体内以后免疫系统误以为是病原体来袭,就会产生相应的防御性抗体。以后如果真的病原来袭,这些准备好了的防御就可以保护人类安全抵挡。
过程说起来简单,不过我们家族的每个成员出生都是不简单的。首先得找到病原体,像感冒那样可能由数十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就很难有疫苗产生。其次还要想办法做好伪装,既要像到让免疫系统起反应,又不能弄假成真真的引发了疾病。最后还要保证产生的抗体足够抵挡一次真实的疾病进攻。我的每一个兄弟姐妹诞生都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和心血的投入。
我的成长
就好比我乙肝疫苗吧。乙肝是一种很麻烦的传染性疾病,慢性乙肝治疗尚没有重大突破,每年因为乙肝以及相关的肝硬化、肝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负担都是巨大的。危害大,治疗难,用来预防乙肝出现的乙肝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出生是万众瞩目的,为此做出贡献的莫里斯·R·希勒曼也因此获得了医学界的第二大奖--拉斯克奖。
不过我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我来源于灭活的乙肝病毒。要先从乙肝病人的血液里分离出病毒并提纯,然后通过一系列过程让病毒死掉,但是还保留着病毒关键的特征,足以让免疫系统识别,从而发挥作用。由于病毒的来源提纯问题,产量一直较小,另外灭活如果不完善还可能有微小但是潜在的致病可能。
科学的进步让我焕然一新,现在我已经使用了新的转基因技术生产。找到乙肝病毒的一小部分(包膜蛋白),这一部分恰好可以被免疫系统轻易识别,而又没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根本不能「传宗接代」,也就不再有致病性,从而可以安全的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应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这一小部分在其他细胞身上生长,这就是合格的乙肝疫苗了。
根据生长的其他细胞的不同,你能见到的我就有了两种样子,一种是酵母乙肝疫苗,一种是CHO乙肝疫苗。CHO细胞更接近人体细胞,所以CHO乙肝疫苗稳定性好一些,当然成本也会相应高一些。
乙肝小知识
知道了我是怎么来的,你们可能更关心我要在什么时候使用吧。既然我们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的,那就要在疾病发生的危险时刻之前应用。好吧,我来领着大家复习一下乙肝的两个重要传播特点。
第一,乙肝仅有三条传播途径:母婴、血液接触、性接触。随着对血液制品和医疗操作安全的重视,三大传播途径里以母婴传播最为重要。乙肝不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拥抱、共餐、虫蚊叮咬这些都不会传染乙肝。第二,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者中,可能有90%和30%将发展成危害大的慢性感染,而到了5岁以后再感染乙肝,只有不到10%发展为慢性感染。
成人仅有两个可能会感染乙肝,首先是血液。哪些人是血液接触的高危人群?①因为某些疾病原因不得不多次输血者。②医务人员。③静脉吸毒者。其次是性接触。因为乙肝感染者的精液和宫颈液里都可能有病毒,性生活过程中,尤其是多伴侣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更容易出现性器官的损伤从而感染乙肝。
以上这些乙肝易感的高危人群,确实就有必要找我来帮忙。建议每年进行定期的乙肝抗体检查,如果检查发现有乙肝抗体10mIU/mL,可以再来一次乙肝疫苗的强化免疫。如果不属于这些高危人群,在检查中发现乙肝抗体越来越低,那会不会就不安全呢?
其实所有人通过我们疫苗的帮助获得抗体以后,只要以后不再有病原体的持续刺激,测出的抗体都会逐渐下降。就像乙肝抗体,一般也会维持10多年的时间而后慢慢消失,但是这不代表就没有了保护作用。因为机体在受到疫苗刺激产生抗体的同时,还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种「藏」起来的记忆力足以在抗体消失以后的防御作战中,很快调动出足够的抗体来完成任务。对于并不是乙肝感染高危的你而言,只要有过接受乙肝疫苗接种成功并产生了足够抗体的经历,再进行乙肝抗体的反复检查或者补种疫苗并没有太大意义,并不推荐这么做。
保护小朋友
所以我最重要的时刻就是帮助小朋友们抵御乙肝病毒了。一定请记住,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越早越好。如果选择的是酵母乙肝疫苗,那就需要10μg,如果是CHO乙肝疫苗,则需要20μg。接受了首次的疫苗接种,还需要继续按照1、6程序继续完成全部的接种流程,也就是满1个月接种第2剂,满6个月接种第3剂。小朋友一共需要跟我一共见3次面哦,其中第一次的时间非常重要,后两次并不需要特别严格,早几天、晚几天都是可以的。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不能一针解决问题吗?这事儿要从我跟机体的关系说起。第一次接种,机体对我的反应不会太强烈,初次见面,没什么印象,产生的防御型抗体量很少,而且很慢。第二次、第三次接种,都是熟人了嘛,再次反应就是快又准,抗体会有数十倍的增加。经过这么三次正规的接种,95%以上的幼儿都会获得足够的、长久的抗体保护。要去检查疫苗的效果,一般要在7个月以后,也就是第三次接种后1个月进行。个别免疫无应答的情况还可以增加剂量再来一次强化免疫。
碰到那些更棘手的,妈妈是乙肝阳性的新生儿,我还会跟乙肝免疫球蛋白强强联合应用,在我跟机体混熟产生足够的抗体之前,就是由免疫球蛋白来提供临时的防御措施。接受过我们两个保护的那些小朋友们,乙肝妈妈们也可以放心哺乳照顾他们长大了。
对了,还有些妈妈会问「听说有些孩子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得病甚至死掉了,是不是真的这么危险啊?」其实疫苗接种以后,确实有小的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是机体受到刺激后的正常免疫反应。而疫苗接种之后的死亡事件,很多时候只是偶然事件。有数据表明,最近10几年来,有证据证实的因乙肝疫苗导致的死亡只有18例,跟接受了免疫接种的数亿人次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当然,我的生产储存过程也会继续严格的监管,尽可能的再减小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很骄傲
从我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大约20年前开始在国内逐渐推广应用,又在10年前进入了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目录。而根据年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乙肝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光看这个数字,你们也知道我的内心深处有多么的自豪啦。虽然还有些不舍得,也希望有朝一日,我能跟天花疫苗一样彻底结束使命,躺在博物馆里回忆曾经的岁月。当然,那一天的实现,离不开你们人类的努力,需要更好的认识和利用我。
我是乙肝疫苗,这就是我的故事。
吃饭真的不能传染乙肝,不信就点「阅读原文」看看。
↓↓↓
魏玮这是给乙肝疫苗的赞赏。??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