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一:乳糜血尿汤
组成:黄芪30克,杜仲15克,续断10克,当归10克,川牛膝10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生蒲黄15克(包),土茯苓30克,仙鹤草30克,淡秋石15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乳糜血尿证。
医案:江某,男,42岁,工人。患血尿5个多月,久治不愈。近来腰酸胀,尿中有紫血块,伴米泔水样尿液,全身乏力,紧张,恐惧,省医院检查诊断为乳糜血尿:蛋白++,乳糜++++,有血块。来求治时,舌质淡,脉细涩,为瘀阻膀胱,肾气不固。治宜固肾益气,活血化瘀,投乳糜血尿汤治疗。江某服药7剂,乳糜+,未见血块及蛋白。再服5剂,诸症消失。之后服六味地黄丸调理月余,追访2年未见复发。
说明:彭义士老师用此方治疗10多例乳糜血尿症,均获痊愈。
处方二:冬葵萆薢汤
组成:冬葵子20克,萆薢30克,白糖少许。
用法:水煎早晚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乳糜尿(血丝虫病)。
医案:张某,女,38岁。患血丝虫病3年。近20天来小便混浊呈乳白色,带凝块,每食荤腥之物加重。医院诊为乳糜尿。来求治时,舌苔黄而根腻,脉濡数,为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投冬葵萆薢汤治疗。张某服药10天,精神好转,尿不混浊,医院尿检正常。再服数剂巩固疗效,追访半年未再复发。
处方三:萆薢30克,海金沙30克,茯苓18克,石苇30克,萹蓄15克,白茅根30克,旱莲草15克,六一散15克,白术12克,猪苓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乳糜尿(血丝虫病)。
医案:马某,男,30岁,干部。数年前曾患血丝虫病。1个月前尿呈乳白色,伴有血块,排尿困难,有时需要导尿。医院尿检:蛋白++,红细胞+++,乳糜+,诊断为乳糜血尿。患者来求治时,诊为湿热下注。治宜清热通淋,健脾化浊。余投本方治疗,患者服药10剂后,诸症减轻,再服10剂,尿色清淡,尿检正常。原方减去三七粉,再服10剂巩固疗效。追访5年未复发。
处方四:制乳健补汤
组成: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茯苓10克,怀山药30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15克,石莲肉30克,白扁豆30克,赤芍30克,大蓟、小蓟各10克,益母草30克,半枝莲15克,紫花地丁10克,败酱草15克,嫩射干10克,生苡仁10克,罂粟壳6克,粉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药服。无须忌口。
功效:健脾补肾,清热凉血。主治频发性乳糜尿。
医案:陈某,男,63岁,农民。患乳白尿时轻时重已8年,近来加重已3个月。西药久治不效。浊尿严重,常有紫黯色凝块堵塞尿道,致排尿艰难。面黄肿,体瘦弱,头昏乏力,腰酸腿软。脉细涩,苔薄白,舌黯红有裂纹。来求治时,余投本方5剂后,乳尿消失,再服25剂,诸症消失,体力恢复。追访1年,病未复发。
处方五:补益脾肾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远志9克,白术9克,当归12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茯苓9克,仙鹤草30克,熟地15克,小蓟3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医案:黄某,男,64岁。小便如酱油色,已1年左右,反复发作,每周发作数次,伴全身乏力、头晕、心慌、气短,饮食减少,腹背酸痛,精神困惫,脉虚弱,舌质淡。医院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多方久治无效,故来求治。查患者有贫血貌,精神萎靡不振,心率次/分,心尖区闻及III级收缩期杂音,双肺闻及散在性干性啰音。肝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cm,触痛不明显。脾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cm,质软。血色素4.5克%,红细胞万/mm3。中医证为脾肾两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虚则固摄无力;肾是生命之本,又为先天之本,肾阴虚则火旺,虚火妄动,损伤血络而致尿血。治宜健脾益肾,凉血止血。余投补益脾肾汤治疗。患者服药2剂后,酱油色尿变为淡黄色尿。连服本方2个多月,诸症消失,体力渐增,血色素由原4.5克%升为10克%。停药后追访半年未见复发。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书号:ISBN-7---3
售价:元亲仁书屋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