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立春来了今年有两个立春春

年的立春要到了,按照农历划分,今年一共有两次“立春”,被称为“双春年”。分别在今年的正月初十一(阳历年2月4号)和腊月二十二(阳历年2月3号)。为什么会出现“双春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其实是由于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农历是根据月亮盈亏的规律制定的,还分有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天或天,闰年一年有天或天。而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一年约为.24天。就是因为农历与阳历这样的差异,才产生了今年“双立春”的景象。关于“双春年”的习俗和谚语除了双立春,还有着“单立春”、“无立春”这样的年份。“十九年七闰月”的说法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按照农历历法,每19年,7年没有立春,7年双立春,5年单立春。“无立春”的年份被民间称为“寡年”或“寡妇年”,有着“寡年”不宜婚嫁的说法。除此之外,民间还存在着“双春年”不宜婚嫁和宜婚嫁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其实,“寡年”、“双春年”不宜婚嫁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仅仅是历法的正常演变而已,无关凶吉。“双春年”还流传着其它的谚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等。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代表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一个“春”字就让人觉得春日的气息扑面而来。从秦朝开始,立春就作为了春季的开始。我们所熟知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等都是描写立春景象的诗句。还有描写立春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立春雨水到,早起早睡觉”、“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等。笔者观点这些关于立春的诗句以及谚语的描写,都表明了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鸟语花香,耕耘播种。立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万物开始焕发生机,自然界如此,人类亦是如此。相信随着春天的到来,我们正在经历的磨难将会很快的过去。不过,随着春天气温的回升,更要注意病毒细菌和过敏原的传播。要注意保暖,多喝水,注意卫生,每天开窗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千金要方》中记载:春天宜“下厚上薄”。外面可以适当少穿点,里边的衣服一件不能少,下半身最为重要。即使是在室内,也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f/12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