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春啦!甲午年就这么过去了,乙未年明天正式开始。我们为大家带来著名易学大师韩元茗老师独家农历新年秘笈,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这大好的吉日吉时,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起来,为新年起一个好头,让整年都顺利如意起来。同时立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还有很多的讲究和习俗,一起了解一下,让我们“顺天时,和谐生活”吧!
-----唯和乐成李琛(字宸冰)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更是干支历里新的干支纪年以及寅月的起始;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拜太岁
中国有迎太岁的习俗,把太岁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岁就能平安富足。“拜太岁”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一个内容,也是我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传统习俗。早在元、明时代,拜太岁活动便被列入国家祀典。
从古代传统的干支纪年规则上来讲,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如果在立春这一天,大家开开心心的过,就象是过年一样,则象征着在未来的这一年内,将会有非常好的喜事出现;如果在这一天内,家中比较乱,口舌事非较多,则代表这一年内是非常不顺利的。特别是从命理的角度来讲,某一属相在这一年内有什么病灾的话,那么,如果在立春这一天里的这个时辰,自己躲起来,不要见任何人和动物(注:不可见有生气的),只可看书或静,方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
生肖更替
在民国以前,立春是一个重大节日,叫立春节,而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辛亥革命后,皇帝年号被废除,年,孙中山先生宣布废除旧历,采用格里历(公历)。年(民国二年),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次年(年)起开始实行。自此,立春节日便被易名,不伦不类。一直以来均有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并提出恢复原制,避免民众遗忘传统文化和搞混乱。
立春当天是干支历中一年的开端、寅月的开始。我国的黄历和民俗学,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
中国传统的属相算命、推八字等,都是以立春作为一年起始的。
民俗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咬春荠菜为最佳
立春时节是要“咬春”的——就是吃一些新鲜的野味,感受春天的气息,据说“咬春”以后,整个春天不会犯困呢。咬春的食物,多以白萝卜为主,而以荠菜为最佳——约三、五好友,去郊外麦田边、向阳处寻找,有嫩绿的荠菜已经耐不住寂寞,钻出地面迎春来了。轻轻的挖了出来,回家择洗干净,或沾甜面酱吃,或者炒鸡蛋吃。厨艺好的,把它做了春卷,更多的是把它剁细了,与猪肉混合做馅包饺子,那才叫一个鲜美!故汉族民间流行着“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之说法。
荠菜营养要比一般种植蔬菜高得多。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可与胡萝卜相当,维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西红柿还要高。
荠菜又是中国传统的中药,药用价值很高,全株入药,性平,味甘,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药效。其花与籽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适宜各种内出血之人,诸如内伤吐血,咯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溃疡出血,视网膜出血者均宜食用;适宜乳糜尿,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高血压之人食用;适宜胃溃疡,胃痉挛,痢疾,肠炎,腹泻,呕吐之人食用;适宜眼病之人,如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青光眼,眼底出血,目生翳障者食用;适宜小儿麻疹,流行性感冒在流行传染期间食用。如今又有学者将荠菜列入癌症患者食谱。
立春吃吃吃
1.荠菜春卷2.翡翠鲜虾春卷3.三鲜春卷4.三丝春卷5.越南春卷6.培根芦笋春卷7.水果春卷8.大蟹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