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选购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油脂资源

中国油脂科普食用油选购、储藏、使用食用油安全、营养、健康

油脂的综合利用

木本植物油脂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食品、化工、制药、生物能源等领域。随着我国人口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植物油脂需求量逐年攀升,草本植物油脂的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每年需大量木本油脂补充食用油市场,年我国用于食品领域的棕榈油就已超t。

因此,近年我国加快推进木本油脂作为新资源食品的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部分木本油脂如茶叶籽油、长柄扁桃油等已被批准进入新资源食品行列。牡丹籽油及元宝枫籽油列入国家新资源食品有力促进了新型木本油脂资源进入油脂市场,带动了全国各地挖掘开发木本油脂资源的热潮。另外,木本油脂还被加工成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可见在食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油用牡丹(图片来源网络)

除食品行业,木本植物油脂还可用于化妆品、洗涤剂、高分子材料等化工领域,不过需先经脱色、脱胶、脱酸等前处理,如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的最佳复合脱色剂配比为占油质量7.5%的膨润土、2.5%凹凸棒土、0.5%活性炭的组合,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复合脱色剂用量7%~8%、脱色时间30-40min、脱色温度~℃。而利用不同脱色剂对黄连木油进行脱色时,选用活性白土的效果最好,且在最佳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5%。我国学者还开展了桐油、橡胶籽油、棕榈油等木本油脂基聚酯、聚氨酯、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合成研究,合成产物用作润滑剂、热稳定剂、增塑剂、增韧剂和热固性材料等。

油脂很早就被用作医药工业原料,最初人们仅用油脂来改进或提高各种剂型的质量,后来开始利用油脂的独特生化性质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已广泛用作各类药物剂型如乳剂、混悬剂、油膏剂、栓剂、缓释剂的基质或涂层等,以改变药物性状或增加药物效果。一些木本油脂富含6-12个碳原子的中链脂肪酸,这些脂肪酸的甘油三酯能抑制肥胖和控制组织中的胆甾醇沉积物,还能降低血清胆甾醇,因此被广泛用于吸收不良症患者的治疗,以帮助患者免遭乳糜尿、脂肪痢、高脂蛋白血症等相关病症的痛苦。

木本油脂为原料经酯交换反应合成的生物柴油将逐步取代部分石化燃油,且这类生物柴油表现出显著的环保效应及发动设备保护效应。如随着麻疯树生物柴油掺混入柴油的比例的升高,醛类、SO2、CO2等主要非常规排放下降,总排放也有所下降;随着掺混比例增大,最大燃烧压力、放热率峰值有所下降,即麻疯树生物柴油的掺入对发动机也较为有利。可见,木本油料所产油脂适合作为生物柴油的制备原料,黄连木、文冠果、麻疯树和光皮树等4种树木已被科技部列为重点攻关项目。近年国内多个研究团队在积极探索基于木本油脂生物柴油新型催化途径,以代替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有研究者构建了可用于以文冠果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改性纤维素基固载化杂多酸催化体系,并发现在最佳催化剂和催化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96%以上。

存在的问题

我国木本油料油脂领域的研究依然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或解决。基础研究领域,新型木本油料作物资源的发掘还有待加强,各地相关研究机构可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新型木本油料作物资源的挖掘和培育;部分新发现的木本油脂其脂肪酸组成、营养价值、保质时间、所含活性物质、急性和慢性毒理等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促进其进行新资源食品认定及应用;许多新木本油料作物的良种选育、苗木扩繁、配套栽培技术,以及油脂合成途径、累积规律、关键基因鉴定克隆及表达调控等研究也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应用开发领域,由于大部分木本油脂不能作为食用油进入食品领域,因此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木本油脂相关高附加值产品不多,还需进一步加大多样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木本油脂在化工、航空、能源、保健等领域的利用;木本油脂生产环节中产生的粕饼、残渣、外壳大部分被舍弃,还需从生物质循环利用的角度进一步加强这些生产环节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产业化领域,木本油脂产业链上游的种植、采摘和压榨、提取等环节的设备研发及其装配还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木本油料的种植规模有限,从源头上限制了木本油脂产业的发展;而木本油脂生产企业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不足,导致生产加工环节监管难度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相关质量标准制修订滞后,都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油脂资源研究进展,作者:廖阳,李昌珠。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wh/8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