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备考交流群:
1.护理程序各步骤的排列顺序是——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
2.系统论——组成了护理程序的框架。
3.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开始,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
4.健康资料的直接来源是——病人本人。
5.主观资料——病人的主诉,包括病人所感觉的、所经历的以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的描述,也包括亲属的代诉。
6.诊断的陈述包括三个要素——PES公式。P:问题;E:相关因素;S:症状和体征。
7.一个护理诊断针对——一个健康问题。
8.PIO——P:病人的健康问题;I:针对病人的健康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O:护理后的效果。
9.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因素之一。
10.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因素。
11.手发生针刺伤时立即用手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挤出伤口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或按压。
12.观察室留室观察时间一般为——3~7天。
13.口头医嘱执行后6h内请医生补写医嘱和处方。
14.新生儿室、手术室、产房室内温度以22~24℃为宜。一般病室温度为18~22℃.
15.入院病人病历排列顺序——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16.出院病历的排列顺序——住院病历首页、出院(或死亡)记录、人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
17.头低足高适用范围——(1)肺部分泌物引流。(2)十二指肠引流。(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4)跟骨及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18.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一种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19.无菌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
20.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21.开启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为24h。
22.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h。
23.打开无菌包有效使用时间是24h。
24.无菌持物钳(镊),消毒液面应在持物钳轴节上2~3cm或镊子的1/2处。
25.刷手时间每手30s,两遍双手共刷2min。
26.七步洗手法洗手持续时间不少于15s。
27.紫外线灯管消毒,应从灯亮后5~7min开始计时。
28.垂直压力是造成压疮的最主要因素。
29.压疮好发部位,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处、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等,最常发生于骶尾部;俯卧位: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处;侧卧位: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等处;坐位:发生于坐骨结节处。
30.正常体温——(1)口温36.0℃~37.2℃。(2)肛温36.5℃~37.7℃。(3)腋温36.0℃~37.0℃。
31.异常体温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左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4)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32.正常人的脉率为60~次/分。
33.速脉——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34.间歇脉——也称过早搏动或前期收缩。多见于各种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病人。
35.脉搏短绌——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
36.丝脉——又称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37.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
38.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收缩压90~mmHg(12.0~18.5kPa),舒张压60~89mmHg(8.O~11.8kPa),脉压30~40mmHg(4.0~5.3kPa)。
39.体温在35.0℃以下,称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40.高血压——成人收缩压≥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80mmHg(12kpa)。
41.低血压——成人血压低于90/60~50mmHg(12/8~6.65kpa)。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42.高热量饮食——用于热能消耗较高的病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大面积烧伤、产妇,以及需要增加体重的病人。
43.高蛋白饮食——用于高代谢性疾病如结核、大面积烧伤、严重贫血、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等病人。
44.低蛋白饮食——用于限制蛋白质摄入的病人,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脑病等。
45.低脂肪饮食——用于肝、胆、胰疾病的病人,以及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和腹泻病人。
46.低盐饮食——用于急慢性肾炎、心脏病、肝硬化腹水、重度高血压但水肿较轻的病人。
47.无盐低钠饮食——同低盐饮食,但水肿较重的病人。
48.少渣饮食——用于伤寒、痢疾、腹泻、肠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
49.高膳食纤维饮食——用于便秘、肥胖、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病人。
50.低胆固醇饮食——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病人。
51.要素饮食——用于低蛋白血症、严重烧伤、胃肠道瘘、大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消化和吸收不良、急性胰腺炎、短肠综合征、晚期癌症等病人。
52.鼻饲法测量插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①从发际到剑突的距离;②从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约45~55cm。
53.红外线灯灯距一般为30~50cm,时间为20~30min。
54.热水坐浴——水温应为40~45℃,时间为15~20分钟。女病人在月经期、妊娠末期、产后两周内及阴道出血、盆腔急性炎症时,不宜坐浴,以免引起感染。
55.正常尿液的观察——每次尿量约~ml,每24小时排出尿量约0~0ml。尿比重为1.~1.。
56.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ml。
57.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58.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OOml或12小时内无尿。
59.尿颜色异常——红色或棕色为肉眼血尿;黄褐色为胆红素尿;乳白色为乳糜尿;酱油色或浓茶色为血红蛋白尿;白色混浊为脓尿。
60.尿气味异常——新鲜尿液即有氨臭味,提示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呈烂苹果气味。
61.女病人导尿——进行初步消毒,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外向内。顺序是:阴阜、两侧大阴唇、两侧小阴唇、尿道口,最后一个棉球消毒尿道口至肛门;再次消毒,原则是由上向下,由内向外。顺序是:尿道口、两侧小阴唇、尿道口。插入尿道4~6cm,见尿流出后再插入1~2cm左右,固定导尿管。
62.异常粪便颜色——当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呈暗红色便;胆道完全阻塞时呈陶土色便;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可呈果酱样便;粪便表面有鲜血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多见于肛裂或痔疮出血的病人。
63.常用灌肠溶液——0.9%氯化钠溶液,0.1%~0.2%肥皂水。
64.灌肠溶液的量——成人每次用量约为~0ml,小儿用量约为~ml。
65.灌肠时病人取左侧卧位。
66.口服给药,某些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剂、铁剂,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可由饮水管吸入,服后再漱口。
67.口服给药,强心苷类药物——服用前,应先测脉率、心率,并注意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或节律不齐,则应停止服用,及时与医生联系,酌情处理。
68.在股三角区,股动脉内侧0.5cm处,即为股静脉。
69.1ml=15滴。
70.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分4次剂量递增注射。
71.碘造影前24~48h做碘过敏试验。
72.链霉素过敏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慢注射10ml。
73.最常用、最方便的给药方法是——口服给药。
7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最早出现的是——呼吸道阻塞症状。
75.每输入库血0ml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76.取回血制品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入,一般4h内输完。
77.白细胞浓缩悬液保存于4.0℃环境,48h内有效。
78.血小板浓缩悬液保存于22.0℃环境,24h内有效。
79.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
80.颈外静脉穿刺部位: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81.静脉输液一般滴速: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
82.静脉穿刺扎止血带的位置在穿刺点上方一般留置针输液是10cm处,普通静脉输液是6cm处。
83.输液速度两个计算公式:每分钟滴数=输液总量(ml)×滴系数(15滴)/输液时间(min)
输液时间(min)=/滴速(滴/min)
84.留痰查癌细胞用的固定液是:10%的甲醛或95%的乙醇。
85.常规尿标本需留取尿液ml。
86.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应取血10~15ml,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87.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为2~5mm,圆形,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
88.异常瞳孔——瞳孔直径小于2mm,称为瞳孔缩小;瞳孔直径大于5mm为瞳孔扩大。常见异常:①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②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颠茄类药物中毒等;③瞳孔不等大:双侧瞳孔大小不一。
89.氧气筒内压力降至0.5MPa(5kg/cm2)即不可再用,以免灰尘进入,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90.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91.简易呼吸器挤压频率为16~20次/min,每次挤压能进入~0ml气体。
92.体温低于35℃,多见于休克和极度衰竭的病人。
93.氧气筒放置应距火炉至少5米、暖气1米。
94.、、(乐果)等禁用高锰酸钾洗胃,因其可氧化成毒性更强的物质。
95.意识障碍按其轻重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96.美曲膦酯(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药物洗胃,因美曲膦酯(敌百虫)遇碱性药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97.磷化锌中毒口服硫酸铜可使其转化为无毒的磷化铜沉淀。磷化锌易溶于油类,应忌用鸡蛋、牛奶,油类等脂肪性食物。
98.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最重要的是:HCO3-/H2CO3,(正常值20:1)。
99.高渗性缺水——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mmol/L。
.低渗性缺水(也叫慢性脱水)系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mmol/L。
.低钾血症者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方可补钾。
.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与接受期。
.临终病人在面容及感知觉改变方面,听觉通常最后消失。
.填写死亡通知书,当日体温单40℃~42℃之间红笔纵写死亡时间。
.长期医嘱——医嘱自开写之日起,有效时间在24h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h以内,一般只执行1次,并应在短时间内执行。
.长期备用医嘱(prn)——有效时间在24h以上,需要时使用,医生注明停止时间方为失效,并需注明间隔时间。
.临时备用医嘱(sos)——仅在医生开写时起12h内有效,必要时用,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
.特别护理记录单——日间,即07:00~19:00用蓝钢笔记录;夜间,即19:00~次晨07:00用红钢笔记录。
.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记录的,应在抢救记录后6h内据实补记所有内容。
.灌肠后的大便次数用“E”以分数形式表示,如灌肠后大便1次,记为1/E;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排便2次,记为12/E;灌肠后未排便记为0/E;大便失禁记为“*”。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年实践技能考试注意事项
考试进行中,这份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万能答题公式请收下!
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介绍
手把手教你辩证与辨病,拿下中医病案分析40分!
乡村全科实践技能考试全部的扣分点都在这里了!
版权声明: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医考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