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
衣服不要急着减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遵生八笺》
俗语云“春捂秋冻”。春寒料峭,初春的风里依然还夹着寒气,所以衣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不可骤减。多穿点衣服,让我们处于温暖的状态中,也有助于毛孔腠理的张开,以应春生之气。
老年人气血虚弱,易受风寒,但他们其实是比较注意保暖的。反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乍暖还寒时,不知将息,觉冷强忍,以致日后落下病根。
在保暖的前提下,衣服可以选择比较宽松的,毕竟也不能捂得太热。所以,一方面不能受寒,另一方面也不要让自己生内热(这点亦需从饮食入手)。
君子固密,毋泄真气孟春之月,天地俱生,谓之发阳。天地资始,万物化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君子固密,毋泄真气。
——《遵生八笺》
除保暖外,孟春之月,男女之事上亦要遵守一些冬天的养生原则,还当节欲养精。
另一方面,孙真人《摄生论》曰:“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水生木,所以春天肝木之气的生发是以肾水的充足为前提的。正月肾气和肺气(金生水)都相对较弱,故还当固本保元,慎勿纵欲。包括也不宜进行出大汗的剧烈运动。
四季睡眠时,头的朝向问题春三月,卧宜头向东方,乘生气也。
——《云笈七签》
在古代不少养生的著作中,都会谈及四季睡觉时头的朝向问题。其中有两种代表观点。
第一种是根据四季对应四方的原则来的:春天头朝东,夏朝南,秋朝西,冬朝北。
第二种是东西卧向。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太阳东升西落,故东属阳而西属阴,这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而现代科学又认为应该南北向睡,这是根据地球南北极磁场的原理而得的。睡眠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向,就顺应了磁力线,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到底哪种睡向最好?小编不能决也。
饮食
雨水过后气温回升,雨量增多。此时对植物和人而言都是生长的好时机,宜调节情致,养护肝胃,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春天木气生发,相火萌动,万物生长,这是一个正常的生命现象。但是有一部分肝胆火旺的人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比如咽干咽痒、口苦口干等。这种情况下,我们稍微清透下过多的郁热即可,可以用菊花、桑叶、葛根、芦根、防风之类的泡水喝,或者喝些微苦芳香的绿茶也可以。
萝卜白菜保平安初春之时,作为冬季时蔬的萝卜、白菜依然适合吃一阵子。
萝卜能消积清热,将一个冬天补而未化的食积郁热清干净。萝卜生食偏清热,熟食能健脾。唯气虚的人,不宜多吃(因为萝卜行气,多食则耗气),其他也没啥特别的禁忌,一年四季都能吃。有人说:人参忌萝卜。也就因为人参补气,萝卜多吃耗气,会消减一些人参补气的效果而已。
还有就是这儿说的萝卜是白萝卜或红萝卜,不是胡萝卜,胡萝卜是性温偏燥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其价值并不像现代营养学说得那么高。
白菜是养胃蔬菜的首选,它汁液充沛,生津之力也强。所以胃阴不足的人最宜常食,平时喜食辛辣的人也要多吃些。但白菜不宜生食,或炒熟后放冷了吃,容易使人腹泻。一定要熟且趁热的时候吃。
白饭青蔬,养生妙法。肉食者鄙,何可与言?
——喻嘉言
其实普适性越强的食物最为养生,因为它们是经过我们祖先千年饮食后真正被精选的,相当于《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不好的要么被淘汰,要么成为中下品,偶尔吃吃的。但人们总喜欢舍近求远,觉得日常食物提供的营养不够,去追求珍贵稀有的食材或药材。
春季可多食芽类
白菜、萝卜冬天和初春吃最好,同时又是四季皆宜的。而芽类的食物,生命力强,生发力足,就适合春天吃,在秋冬之季,就不太适合吃。
冬天吃豆子,春天吃豆芽。豆子是种子,对应冬藏之力;豆芽是芽,对应春生之力。和韭黄、蒜薹这类辛温的芽类不同的是,豆芽是甘凉的。所以它在疏发肝气的同时,还能清热。
最早的春饼里卷的馅几乎全是辛温的,后来加了豆芽,其实也是起到平衡的作用。
另外,黄豆芽是做素高汤的主将,配上香菇蒂、笋等食材,小火煮三、四个小时,关火加盐,待凉过滤,留下的汤汁鲜美无比。
荠菜“荠生济济,故谓之荠”——荠菜之名,因其丛生众多之状而来。《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
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有的人还在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晒干,留着经常煮水服用。有的从三月春分荠菜刚吐出嫩叶时,就开始采摘当菜吃,说是此菜能治百病,对身体很有益处,称它为“护生草”。所以民谚说:“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
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平,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名医别录》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本草纲目》载“明目,益胃”。
值此新年之际,祝您和家人阖家团圆幸福多、身体健康快乐多,狗年旺旺、年年有福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西南医院老年病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