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数九,头九天晴或者下雪有啥预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二个节气,它的到来表示严寒的冬季真正降临,冬至日与夏至日对应,都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转折点,在古代,冬至日是个节日,称为“冬至节”,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民间有祭祖、宴饮的习俗,北方地区盛行吃饺子,由于冬至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以至于进入数九寒天,那“头九”天晴或者下雪有啥预兆?冬季冷不冷?

俗语“冬至逢壬数九”,意思就是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数九,壬是天干地支纪年法的一个字,古人用这种纪年法计算日期非常精确,既能满足人们对日期的记忆,又能在具体日期预兆某些事情,家里有黄历的一看就知道,当天利于做什么,忌讳做什么,所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冬至后开始“数九”,俗称“交九”,当天算起,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整,即为“出九”了,此时已经进入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又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景象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制出《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以“数九”是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那“头九”天晴或者下雪有啥预兆?

一、“头九”有雪,九九不缺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头九”有雪花落下,那么接下来的每个“九”都会有雪花落下,说明冬季是个寒冬,由于“头九”是天气开始转寒冷的标志,此时下雪,说明空中水汽足,地面温度足够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越来越低,雪花也就不会间断,从而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二、头九雨淋淋,三九冰上走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头九”有雨水降落,那么“三九”的时候,气候严寒无比,河面冻上厚厚的冰,人们可以在上面行走,因为“头九”气温多在零摄氏度左右,此时下雨说明气温让不具备上冻的条件,但雨水后,外界温度会急剧下降,到了“三九”温度达到最低点,河面就会冻成厚厚的冰,说明冬季是个寒冬。

三、头九暖洋洋,三月倒春寒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头九”温暖如春,那么到了来年三月,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因为“头九”是气温开始转寒的标志,但是到了这个节气点,它却没有降温,反而暖洋洋的,这样预示冬季是个暖冬,严寒不是不来,只是节气延迟了,立春节气后,严寒就会呼啸而至,从而出现“倒春寒”的恶劣天气。

总之,冬至将至,而冬至后开始数九,“头九”天晴预兆是暖冬,来年有可能出现“倒春寒”恶劣天气,反之则是寒冬,预兆来年五谷丰登,你认为有道理吗?不妨留言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hg/12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