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是按立春算还是按初一算说说公历

2月4日立春,这在中国文化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于是有人就问了,我们的属相是按立春算还是按大年初一算?或者说,立春后生的孩子属龙还是大年初一后生的孩子属龙?

公历、农历、阴历、阳历、干支历......那么多“历”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古代,立春不仅是24节气之首,更重要的是,它也代表着一年的开始。

我们的祖先,其实是把正月初一称之为元旦的,而立春称之为春节,直到民國,官方推行公历的历法,而公历就定的是1月1日为元旦,同时把原来的元旦改成了春节。

所以,我们祖先称为春节的只能又改回叫立春了。

有点绕,哈哈~~~

华夏自古就是农耕文明,春耕对人们非常重要,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春耕呢?那就是立春!

所以,在我们祖先看来,立春是十分重要的节气,万物复苏,是新一岁(这里是岁,不是年)的开始。有记载的是,至少周开始,历代的王都会在立春日,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

在民间,老百姓一边用鞭子抽打牛,一边高喊口号,比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期盼新的一年能够大丰收。现在春节的習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以前立春这个習俗,比如:咬春(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中国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踏春、迎春、躲春等等。

北方目前还有立春当日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父母家的習俗。

那么公历历法是如何来的呢?

公历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公元,来自于西方社会公历纪年法,原来叫做基督记元,或者是西历记元,简称西元。

公历最早由意大利医生、天文学家、哲学家和年代学家里利乌斯改儒略历后提出并制定,年由教皇颁布,当时叫格里高利历。

它的重要特点就是把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这个公元元年其实是产生在公元6世纪,也就是在公元年。

当时有一个信徒叫狄奥尼西提出,耶稣出生在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年的说法,建议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公元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年作为公元元年,之前就称之为公元前。

公历虽然在年就制定出来了,但是也是经过了几百年才得到世界其它国家的认可。

西历又被我们俗称之为阳历或者新历,而我们传统的农历,其是一种阴阳历。

我国从上古时代就有了一套完整的干支纪年法,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排列组合,60年为一个周期,以甲子年开始。

我国近代也采用过黄帝纪年法,是根据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时间开始纪年,传说是公元前年,而这一年刚好是甲子年。

而阳历是什么意思呢?

阳历一般称为太阳历,这个太阳的历年近似于一个回归年,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平年天,闰年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年才差一日。

而公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而阳历的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是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天。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农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要想看出朔、望、两弦,还得看我们老祖宗发明的阴历,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也就是根据月球绕地球旋转规律制定出来的历法。

因古人称月球为“太阴”,故称“太阴历”,简称“阴历”。一年十二个月是根据月相的变化计算出来的,我们古人真的是牛。

那么,阳历和阴历到底有什么区别?

阳历是以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一周作为一年,是天5小时48八分46秒,一年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是28天。

为了凑尾数,四年出一个闰年,多出来那一天放2月,也就是闰年2月29天。

而阴历是我们古人根据这个月亮圆缺一次定为一个月,共计29日12小时44分2.8秒。

每一年的12个月中,“大建”每月为30天;“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中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就是农历,传为夏朝设立),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可以看出,阳历和阴历是对应的,再加上个阴阳合历,就完美了,全世界的历法都跑不出这个圈。而我们上古时期的干支历,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体现,古老而神秘,又称星辰历、甲子历、节气历。

它将一岁(注意是岁,不是年)划分为十二月建(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

干支历安排的非常巧妙,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码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

以立春为岁首,以交节日为月首,一年就是一个回归年。而24节气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然后用24节气来划分12个月,也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

干支历无需人为去调整什么“闰年”、“闰月”,完全由天象决定的,所以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

时至今日,干支历仍然保留在万年历中,被用在象数、风水、命里、医学等,至今仍然没有全解。

按照干支历,立春开始,新一轮的轮回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hg/1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