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4日16:26分,为甲辰年的立春。甲辰年的立春也就是意味着癸卯年才正式结束,年甲辰年正式开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顾名思义,便是春之立足,冬之结束,从立春开始,甲木之气就开始正式萌发,此时的大地,虽然看上去依然是气候寒冷,万物萧条,可是实际上春之甲木之气已经在万物内部开始蓄势萌发,不过这种万物内部的蓄势萌发要真正表现出来,还需要要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之后,因为立春是节气,而雨水乃是中气,立春开始便正式进入了春的时节。
从阴阳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冬的结束和春的开始,其在本质上都是阴阳二气运行演变的结果。“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长”。这句话便是对于阴阳二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演变的精准总结。
阴阳更是易经的精髓,而把这种易经阴阳的精髓和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便有了古人总结出来的十二消息卦,其代表的真正意义,本质也是阴阳的一种变化,而这种变化体现在立春之后,那便是易经的泰卦。泰卦全名其实就是地天泰,乃是天地阴阳交媾,坤阴在上,乾阳在下,这便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三阳开泰”的来源。
从四柱八字学以及干支学角度来看,立春后,便进入寅月,寅月为地支,而天干究竟哪一个与寅相配?古人其实早就有了精准的总结,而这个总结,便是八字学中的“五虎遁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打头
丙辛之年从庚起
丁壬之年壬顺行
戊癸之年甲当头
而年,按照五虎遁之法,我们很容易就能够知道,寅月地支对应的天干应该是丙,所以年立春后的月份便是丙寅月,这便是农历的正月。因为,寅月便是甲木当令之月,甲木之气当令,而甲木更是寅地支中的本气藏干,除了甲木本气,寅中还有戊土之余气和丙火之中气。这便是八字学中的十二地支藏干的意义,而地支藏干,其本质上便是古人通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套干支系统,将易经文化中的天、地、人的思维融为一体的体现。
从姓名学角度来看,传统春节不是新一年的开始的标志,而立春是新一年开始的节令标志,也就说,一小孩,如果在年2月4日16:26分之前出生的,那么他的生日年依然是以年癸卯年来算,因为其是秉癸卯之末气而生!而在这个时间之后出生的小孩,才是真正的甲辰年生辰,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玄空风水角度来看,寅月乃是艮宫三山最后一山,是艮宫和震宫转角接木的时空点,所以立春虽然已经进入春节,但艮行丙气,而只有到了震宫,才是乾行甲气。
无春年。所谓无春年,就是说农历年内没有立春的节气,如立春时间在上一年的农历腊月内大春,如年,鸡年内无立春。
单春年。就是在农历内,有一个立春的节气,这样的年份就是单春年。
双春年。这个涉及到农历纪年和干支节令纪年,农历纪年以传统春节为起始点,而节令纪年则以节气纪年。如果在一个农历纪年内有两个立春便是双春年。
所以一个双春年的出现,下一年毕然是无春年,比如年就是一个双春年,这样必然就是一个无春年。
躲春。躲春其实是一种趋吉避凶的做法,其来源就是阴阳之气的演化运行。这个涉及到了阴历历法、公立历法、农历历法、干支历法四种历法不同。农历历法,是我国特殊的历法,其融合了太阴历法和干支历法形成的中国特殊的阴阳合历,采取了19年7闰的算法,是世界上最符合阴阳演变的一种历法。公立历法,又叫西历法,源自西方,是一种太阳历法,其不考虑太阴历。
干支历法,则是采取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一起形成的六十甲子的方法,来纪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一种以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而形成的历法。
而立春时节,则正是干支历法太阳之气以及阴历历法的传统农历中太阴之气交织转换的时节,这个时节由于阴阳二气的交织冲突,便会对于身居不同阴阳属性的人、物等产生相应的气场关联影响。
而这样影响,用八字命理学理论来看,就是传统观念中太岁带来的影响。年甲辰年,而辰则是地支的龙年,而太岁乃一岁之君,宜生扶,不宜冲刑克害,而这种冲刑克害的表现就是地支中的刑冲克害。
冲:辰、戌互冲
克:寅、卯克辰
破:辰、丑相害
刑:辰、辰自刑
害:辰、卯相害
其中和辰有关的生肖有:辰、卯、丑、戌、寅五个地支,而这五个地支分别对应于:龙、兔、牛、狗、虎五个生肖属相。但这个其中的寅因为和辰之间拱卯,而形成三会木局,同时辰又为水库,所以寅相对其它四个地支的影响力度最小。
未支,对应于生肖羊,网上有很多认为未和辰也是犯刑,把未也列入了犯太岁影响的生肖之一。其实未和辰相刑是没有相刑害关系的,因为地支中除了辰自刑外,就是丑、戌、未三刑,而根本就没有辰未相刑害的说法。
那未到底和辰之间有没有影响?答案是有!那就是孤辰和寡宿,特别是对于未属相的女性来说,见辰则夫入墓,已婚者容易引起夫妻关系不合,未婚者不利于谈男朋友。
所以,以上和辰年太岁有关系的几个生肖,在立春的时候,会发生更加强的气场、磁场的关联影响。
躲春的喻意,就是以上的生肖,在立春时这段时间,尽量避开以上生肖,同时尽量避开一些不利的事情,如果有可能,最好可以能够进行相应的祈福或者祈福太岁符箓等方式化解,总之要从行动或心里上,多做些趋吉避害的善行善念。
#热点引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