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奈省边和市宝龙坊的一道山脉上有着许多寺庙,人们认为这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所以有宝龙山,有龙隐湖,有寺院,也不乏华人的民间信仰庙宇,其中有逾年历史的宝峰古寺。这座古寺不仅是同奈省最早形成的三座古寺之一,而且还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使得古寺更加玄秘与肃穆。
?宝峰古寺古色古香的外观。
宝峰古寺或称宝峰祖庭、龙山寺,由宝峰禅师于年在宝龙山名胜古迹范围内的平奠山上建立。经过多番修葺,该寺依然保存着当年的庄严朴素,山上还是古树参天,巨石峻峭。置身于隐藏在山林里的古寺有种与世隔绝之感,令人感觉心旷神怡。
?宝峰古寺內的一道通道。
顾名思义,宝峰古寺因宝峰禅师开山而得名,创建初期仅是一间简单茅舍,在数百年来的多次重建与修葺才呈现目前的庄严面貌。该寺是按照三字型的结构兴建,包括正殿、讲堂、祖堂,背靠山峰,面向东北方。古寺外观以陶瓷碎片装饰花纹,一对字体端庄的青石雕刻对联谓:“宝岳配齐依鹫岭,峰山观美似祇园”。正殿内的浮雕是阮朝时代的风格,手工精致、维肖维妙。还有那些以五颜六色的陶瓷碎片砌成的书卷、狮子含珠、日月、金龙吐珠、祥云等浮雕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权威、力量、安详、兴旺的气息,使得整座古刹金碧辉煌,但却不失古色古香之庄严。虽然经过了七次大规模装修,可是该寺还完整地保存着许多文物,其中包括14对木雕对联,9幅木雕牌匾,一对木雕金鹿、清朝时期的陶碗陶碟,佛祖舍利、古经书等。由于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尚保存的文物,该寺于年获得文化部授予“国家级艺术建筑历史遗迹”证书,年获得文体与旅游部公认为国家级名胜古迹。
?宝峰古寺临街的牌坊。
宝峰古寺的玄秘还因为在半山上的一口古井,附近的居民对这口古井与其传说也越来越模糊了,也因为这样,我三次到访古寺才找到古井的所在位置。说来也是缘,虽然我母亲的故乡是在宝龙山的附近,每年至少两次回乡探亲,但从来没听说过宝峰古寺里有口古井。年6月下旬,寓居第五郡大光明巷内的招要贞和招惠芳姐妹向“西堤华人文化陈列室”计划捐赠父母遗物时,在聊天过程中,现年82岁的招要贞告诉我上世纪60年代她曾在堤岸潘文治街B号的观音阁当义工,那时候的住持是庒兰香姑婆(善信惯称其为兰香姑),是来自唐山(祖籍广东宝安,今为深圳)的一位自梳女。兰香姑原是在西贡的一个西人户里当家佣,跟宗教活动扯不上关系,可是后来患上了乳糜尿症,排出的尿液乳白色,像牛奶一样,到处求医无果。年兰香姑听说在宝龙山附近的宝峰古寺有“观音菩萨降世用井水救人”的传说,于是她与几位同时罹患重病的朋友(包括当时的同庆酒店老板的第七儿媳妇——七婶和住在土地巷附近的黄石慧等)一起前往求医。那时候平奠山上杂草丛生,乱石穿空,没有通上古寺的道路,她们需慢慢的往上走,沿途要拔掉一些小树或折断枝桠才能穿过,好不容易才能抵达目的地。然而,传说中能治病的古井却干涸了,正当大家失望的时候奇迹却出现,兰香姑的神情突然变成另一个人,她找来柳枝和白水往井里洒,井水上涨,她打了井水给其他人喝,然后叫她们在山上采摘草药回去熬来喝。不出所料,几位病人回家吃了好几次山药后病情得以痊愈,而兰香姑的乳糜尿症也不药而愈。神奇的是,兰香姑本身目不识丁,也不会医学,但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附身”后的她与肉身判若两人,满口经论,出口成章,能悬壶济世,令旁人肃然起敬,也引起了许多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