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艺术在世界绽放2019设博会专

她的作品多是气魄宏大,让人很难相信作品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她是中国公共艺术在国际领域的开拓者,并在不同时期推动了中美两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她就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著名旅美华裔公共艺术家盛姗姗女士。迄今为止,当今世界上高度排名前10名的高层建筑中,就有4座中有她的大幅绘画或大型雕塑作品,已有五十件以上她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成,并被全世界十多家博物馆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工艺、材质与中国气质,在她的作品中达到一种东西方的融合。本次设博会专访让我们有幸走近这位在世界公共空间领域闻名遐迩的艺术家、设计师。

盛姗姗

著名旅美华裔公共艺术家

在世界各地已经举办个人展览四十多场,有超过五十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成,作品被全世界十多家博物馆收藏。年荣获芝加哥市一百名最优秀的职业女性的称号。

她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开放的长城》参加了第五十三届威尼斯双年展,年,她为美国迈阿密国际航海中心成功创作了米长的大型悬挂式冷制玻璃雕塑《海潮》,该作品荣获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最佳公共艺术奖”。

《二十四节气》()

地点:北京新机场

尺寸:直径约9米

材质:德国建筑艺术玻璃、不锈钢

类型:悬挂式玻璃雕塑

记者:国内大型机场落成大型悬挂式玻璃雕塑作品尚属首次,您是怎么选中二十四节气作为北京新机场的作品主题的?

盛姗姗:恰恰因为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的大型机场落地,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之一,我觉得它应该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到达这个机场就能感受到浓烈的,来自中国的气息。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自远古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也最能体现中国对整个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与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资源的认知有着非常契合有机地回应。

记者:请为广大设计界同行介绍一下这件作品的概念与特征:

盛姗姗:在这件作品里,每两片玻璃上绘制一幅代表一个节气的画面,近50片艺术玻璃回旋排列、盘旋上升,其连续的曲线轮廓如同天空、宇宙、河流......代表了二十四节气在时空中的交替变化,以及历史长河中流淌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由于悬挂在空中,整件作品在不同角度光照下呈现出生动的气韵。我们还根据万年历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设置了多媒体灯光投射。到某个节气时,机场的旅客可以看到作品对应的局部会发出亮光,如同一个缓慢的时钟告诉人们节气的到来。

记者:看的出这是一件内涵厚重的作品,相信其创作历程也非同一般。

盛姗姗:是的,这若是走进细看,会发现作品中的每一片玻璃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每片形状都稍有不同,每一片上面的图画也是我专门创作的,以色彩表现节气的作品。为了这件作品,我先要创作反映24节气的油画,再将这些油画交给一家百年历史的德国玻璃工坊,按照原作大小绘制在玻璃上。“每画一种颜色就要以至摄氏度高温烧制一次,经过24至48小时缓慢退温后,才可以画上另一种颜色。”玻璃表面用汉字书法写下的立春、立冬等节气名称,也出自我本人的手笔。

《开放的长城》(年)

地点:捷克布拉格Kampa博物馆

材质:威尼斯水晶玻璃

尺寸:18.2m长×0.92m宽×2.1m高

记者:您在年的第五十三届威尼斯双年展和后来的上海世博会呈现的作品《开放的长城》让人们同样感受到了一种融合,能否介绍一下,他们表达的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by/1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