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鼠年难逢双春年,什么叫双春年,2

不知不觉年又快要过完了,一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经整整一年,今年是鼠年,年初的时候,大家都开玩笑说庚子鼠年是一个坎儿,确实如此,每一个鼠年似乎都会有一场灾难,但不论世界形势如何,坚强的中国人总能在灾难之后迎来更蓬勃的发展,上一次鼠年是年,我们经历了痛彻心扉的地震,又在随后的北京奥运会彰显国力,如今虽有疫情肆虐,我们却用万众一心,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眼看国内外形势,不由得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古人有句俗话说“十九年头七年寡,鼠年难逢双春年”,讲的也是鼠年这道坎,这句话如何理解呢?寡妇年和双春年?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是一种阴阳历,计算起来非常繁琐,但绝对比世界通用的公历(太阳历)更为科学。在农历中,古人认为,每过19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会出现7个寡妇年——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年头不适合结婚,否则会导致婚姻不幸,每逢寡妇年,家中老人也会建议,把婚事缓一缓,第二年再结婚,这种说法固然会有些愚昧,但在没有现代科学的年代,也并非没有道理。寡妇年也叫哑年,意思是说这一年没有“立春”节气,因此也叫“盲春”。由于农历和公历的计算方式不一样,在公历(阳历)纪年中,每月2个节气,基本15天一个,是固定不变的,但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每年的月数和每月的天数都不固定,为了让农历纪年与太阳运行保持一致,所以农历有每19年7个闰月的方式,来顺应天地阴阳寒暑的自然变化,“十九年七闰法”古人天文观察的一项伟大发明。双春年:每19年中这7个闰年,就有13个月,或天,多出来的这些天数中,又会多出来一个节气,24节气变成了25节气,多出来一个“立春”,一年两个立春,因此叫做“双春年”。寡妇年:在农历无闰月的年份,全年长度有可能正好处于两个立春的时间点之间,年首错过了当年的立春,年尾又巧妙地避开了下一年的立春,这就形成了盲春,所谓“哑年”、“寡妇年”。举个例子:年就是寡妇年,按照农历,年年首的立春,其实在年的除夕这天(公历年2月4日),完美错过了一天之后的农历大年初一,年尾的立春又在农历年的正月十一(公历年2月4日),又一次完美错过。同理,农历年就是双春年了,年首正月十一一次立春,年尾腊月廿二(公历年2月3日)又一次立春。十九年头七年寡,鼠年难逢双春年前面说了,每19年一个周期,会出现7个寡妇年,所以寡妇年常有,而双春年不常有,在庚子鼠年遇上双春年就更不容易了,在老一辈人眼里,“寡年不结婚”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为什么呢?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按照农历纪年,春节虽然是一年的开始,但根据季节变换,真正的新年其实是从立春开始的,因此古代民间有“立春大过年”的说法,在古代,人们对立春非常重视,就连皇帝都要下地作秀,祈求风调雨顺。如若遇上无春年,这就尴尬了,一年没有春天,就好比人失去了青春,人失去了青春就失去了活力,在这样的年份下结婚,好像人的婚姻也会死气沉沉,不会得到幸福。若非要讲科学,这就非常没有意义了,因为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科学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我们更注重讨个彩头,要个心安,用一句话就能在心中留下一份美好的期许,还讲个鬼科学啊。北宋时,大文豪王安石曾经跟苏轼开了个玩笑,那年不但是双春年,还是双秋年,于是老王出了个对子给苏轼,曰: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你看这一联,平仄押韵就不多说了,最妙的是,当年是双春年,对子里也有两个“春”字,同时是双秋年,所以也暗含了两个“秋”,第一句的“八月”就是秋天。面对这绝妙的上联,即使是苏东坡也无能为力,被王安石嘲笑了一番,其实老王很鸡贼,他自己也对不上来。老王爱刁难苏东坡这也是公开的秘密的,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中记载着这段故事,篇名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最后,向抗疫英雄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zd/12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