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何只有春打六九头却没有了春打

“春打六九头”与“春打六九尾”这是以前老人们的说法。这里的“春”就是立春,“六九”就是数九中的第六个九,整体意思就是说,立春节气的交节时间有的年份会出现在“六九”的头几天,有的年份立春节气会出现在“六九”结尾的后几天。可现在为何只有“春打六九头”却没有了“春打六九尾”的说法了呢?这是咋回事?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新一年春季的开始。于每年公历的2月日至5日交节,今年立春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2月4日,农历的腊月二十五。

立春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它预示着由此开始气温逐渐回升。据老人们说,在立春交节当天在地上打一小洞,插入一根鸡毛,就会被吹起来飘上天空,不管真假,却说明了立春节气的到来,地温已有了上升的迹象。

由于农历的闰月和大小月之分,虽然立春节气在日子中并不固定,但节气的天数却是固定的,一个节气15天。

“数九”

这可以说也是古人的智慧,由于以前的在人们生活清苦,吃不饱穿不暖,最怕的就是寒冷,于是,便以九天为一个九的方法掰着手指头数日子,感觉这样也会过得很快,也因此而留下了“数九歌”。

数九歌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意思就是说,一九、二九”已寒冷的伸不出手来,“三九、四九”最冷,人们都可以在冰上行走,到了“五九、六九”柳树已开始吐芽了,到了“七九”冰已融化,待九九八十一天数完,也就到了春暖花开、耕牛可以耕种的季节了。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数九的呢?

古人认为,天气冷暖是由阴阳五行所造成的,节气虽然重要,日子更为重要,比如、夏至是进入酷热的开始,属火,火旺而金熔。因此,进入夏至后,金要伏藏,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庚”入伏的说法。

冬至也是如此,进入冬至也是进入寒冷的开始,属水,遇冷成冰。天干壬、癸属水,因此,进入冬至后,“日”便成了寒冷的开始,也因此有了“冬至见数九”的说法。

大家知道,冬至节气过后是小寒,大寒,接下来就是下一年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彼此循环,周而复始。一个节气15天,由冬至到立春正好是三个节气45天。

按照“数九”来说,一个九为九天,五个九是45天,立春节气正好对应到“六九”。可古人数九的方法是“冬至见数九”,而冬至日后的“日”并不固定,“日”十天一个轮回。

这样一来,便出现了冬至日后见“日”前后的不同,如果冬至是“日”,数到“六九”就正好是立春,如果冬至后第九天以后见“日”,数到“六九”,立春就到了“六九”的末尾,因此,也就有了“春打六九头”和“春打六九尾”的说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寒冷的冬天也不再让人们所惧怕,自然也很少有人再“数九”了。但二十四节气却一直在农耕上起着指导作用,加之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又不便记忆和推算,后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数九”的方法“冬至见壬数九”已让很多人慢慢忘记,虽然现在多数人提到“数九”,但却都是以冬至日开始数九的。

冬至日开始“数九”,数到六九正好是45天,冬至日到立春日也正好是45天,因此,现在也就只有“春打六九头”而没有“春打六九尾”的说法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y/12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