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mǐn]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fēng]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j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谷风》四十八句,极尽幽怨哀婉,诉说了一段悲伤的故事。
曾经两情缱绻,如今男子移情别恋、绝情冷漠,无数温情记忆与细节如今都如锥子一般充斥心间,哀怨浓得化不开。她恨着却也爱着,又苦于无法自拔,她没有《卫风·氓》中的女子的勇敢决绝,读来令人叹惋。
就在这首哀怨的诗经中,却出现了“荠”,没有带半分哀怨,反而在郁郁寡欢间读到了别致的清甜。“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芥菜的清甜,也曾让无数人心上欢喜,更在春日增添了别样的味道。于是大诗人陆游在《幽居》颇为自在写着自己的食物——“荠菜挑供饼,槐芽采作葅。”,讲道芥菜不仅可以吃,到了花期更可以欣赏。
豪放派代表辛弃疾见了这荠菜竟也能写出清新的诗词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芥菜,不仅作为菜肴丰富了中国千百年来老百姓的餐桌,更一直发挥着它的本草之能。民间一直流传着“三月三,荠菜做灵丹”的谚语。到底有多灵?或许从《中华本草》的记载可以一窥。
《中华本草》记载其
甘;淡;凉
肝;心;肺经
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主叶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眼底出血;高血压病;赤白痢疾;肾炎水肿;乳糜尿。
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汁点眼。
可见荠菜可外用可内服,可干用可鲜用,又功效独特卓异,有“护生草”之别名可谓实至名归。
农历三月的荠菜,叶嫩根肥,味道鲜,对于这道药食两用的本草,除了常规出现在饺子和馅饼中之外,八大菜系中也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如淮扬菜中的“荠菜冬笋山鸡片”、鲁菜的“荠菜鱼卷”、徽菜的“荠菜丸子”……不可不谓是一道绝妙的代表着春天的人间美味。
但必须注意的,荠菜不能和鲫鱼一起吃,会加重肾脏负荷,可能引起水肿;也不能和食醋一起吃——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荠菜性稍凉,体质虚寒的人以及胃寒的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即将结束,冬天已至,春日不远,当到来,待到万物复苏时,让我们和荠菜的世界相逢,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多一份健康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