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冠疫苗何时上市,
打完可摘口罩吗?
最新解答来了!
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进展可谓是大家最为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首次登场,很多参观者都和新冠疫苗实物近距离面对面。大家都非常关心,这款疫苗目前的效果如何?我们什么时候能打上疫苗?打了疫苗什么时间可以摘下口罩?新冠疫苗的保护时间有多久?对变异病毒有效吗?孕妇能打吗?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打?打疫苗对核酸检测有影响吗?紧急使用疫苗目前效果如何?记者专访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总法律顾问周颂,对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疫苗接种28天后,所有人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周颂告诉记者,所谓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得选一个好“种子”;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比如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等;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而按照规范免疫程序接种两针新冠灭活疫苗后,28天摘掉口罩就不再是梦想了。周颂表示,打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也跟免疫程序有关系。新冠灭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间隔2~4周,接种完第一剂以后,研究表明,7天开始普遍产生抗体,接种完第二剂28天以后,中和抗体阳转率或者叫阳性率均达百分百,也就是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接种两剂疫苗28天后,所有人都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疫苗保护期,一到三年的可能性比较大 那新冠疫苗又会给我们多久的防护呢?真的只有传言中的半年到一年吗?周颂表示,综合来看,一到三年的可能性比较大。周颂: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和说法。比如第一个版本和说法就说过,抗体在体内3~6个月就消失了。我们企业也对社会公开了,我们最早打疫苗的人叫“以身试药的人先锋队”,最早打疫苗到现在已经五六个月的时间了,他们不断地抽血来监测它的抗体数值,目前看还处于抗体峰值的稳定期,没有下降,所以第一种说法不攻自破。第二种说法比较乐观,说有没有可能终身免疫呢?像小时候打过牛痘疫苗终生不得天花那样。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也不太大。目前根据动物试验、阶段性研究结果以及既往相似技术平台疫苗等情况,综合来看,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的效果,估计1~3年的可能性大。
周颂进一步解释说,为什么目前不能准确说出疫苗的保护时间,而是给出了一个1-3年的范围,是因为新冠疫苗保护的持续性观察还在进行当中。
疫苗可能不需要一年一打 周颂说,新冠疫苗可能也不需要像流感疫苗那样一年打一回。周颂:目前看也不会像流感那样。因为流感每年是不同的病毒株去生产流感疫苗。新冠目前虽然在发生几种亚型的变异,但它还是新冠病毒。
疫苗未来若干年内应对变异病毒没问题 至于大家担心的病毒变异,会导致疫苗白打的问题,周颂表示,新冠灭活疫苗在未来若干年内应对这些变异的病毒是没问题的。周颂:目前不管是WHO也好,还是我们国家的科研机构,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也都一直在 至于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能否注射疫苗,周颂表示,目前还处于暂缓接种的状态。 周颂:目前国家批准的疫苗紧急使用是建议暂缓接种的,为什么?不是说这两个人群有危害或不能打,而是基于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要求,因为目前妊娠期的女性和哺乳期的女性,没有足够大的样本量。未来数据量充盈起来以后,这个人群也是可以打的。接种疫苗后不会对核酸检测有影响 有人担心,接种疫苗后会不会对核酸检测有影响。周颂明确表示,不会。
周颂:就是接种新冠灭活疫苗以后,不影响核酸检测是阴性的结果。因为核酸检测是鼻咽(试纸),它检测的是抗原,而我们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是保护性抗体,所以核酸检测不会影响的。
灭活疫苗最快12月底即可上市,未来年产能8—10亿剂次 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了使用条件。国药集团已投入资金约20亿元,建设了两个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周颂透露,灭活疫苗最快12月底即可上市。周颂:预计我们所属的两个研究所加起来可以达到年产能3亿剂次。目前正在按照有关部署要求研究扩大产能,未来扩大产能以后可能会达到年产能8~10亿剂次,8~1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8~10亿剂次就是一人接种两针的话,一年可以打4~5亿人。
新冠疫苗并不需要14亿人都接种 尽管疫苗有效,周颂强调,新冠疫苗并不需要14亿人都接种。周颂:全世界其他所有的疫苗都是这样,不是说把全球70亿人都打一针。就拿北京来说,到现在有的远郊区县人家没有病例,人家不见得打,所以疫苗首先打的是高风险暴露人群,它形成免疫屏障以后,这个病毒就不会再传播了。比如说咱们接收新冠感染者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疾控的一线工作人员,他打了以后就会阻断传播链,即使有个别的传播,这个疫情和病毒都不可怕了。
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此前曾透露,我国已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获批使用的三支疫苗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占了两支。周颂表示,目前接种疫苗者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 周颂:国家批准了三支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就占了其中的两只,目前也是紧急使用接种量最大的、人数最多的,打了数十万人次,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我们国家紧急使用的,现在面向的人群都是高风险暴露人群,比如救治新冠感染者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比如去往疫情高风险国家的外交外派、中资企业的人员等等。这几万人打完疫苗之后,已经到海外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们在海外是有平行对照的,也就是说海外地区或者区域疫情爆发,他们打了疫苗去到那,和留守在那的员工对比,有留守的员工感染,他没有感染。类似这样的平行对照的数据在多个国家都有。尤其是打完疫苗之后去海外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人,实现了零感染,这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连读
中国疫苗集体亮相,外媒态度复杂刚刚过去的周末,三款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集体亮相,这是中国疫苗研发“国家队”交出的答卷。对此,外媒的反应不出意料。年国际服贸会期间中国生物展台上的新冠灭活疫苗图自:国资小新
9月5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迎来首个开放日。
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旗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研发的三款新冠灭活疫苗,首次亮相服贸会展位。每款疫苗的规格、使用说明均给出详细介绍,引发大量民众驻足。
展会现场吸引大量民众 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这些疫苗正进行第三期国际试验,预计能在今年年底上市,两家公司的年产量共达6亿支。研究显示,疫苗接种7天后开始普遍产生抗体,预计持续1至3年的可能性较大。而疫苗的定价将会按“公共产品”、分类定价、可及可负担的原则,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放心。
科兴展台上的疫苗(上)与中国生物武汉所疫苗的简介(下)图自:澎湃新闻
这次三款国产疫苗的集体亮相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大量 美媒《财富》(Fortune)杂志承认,中国疫苗研发公司正处于全球研发竞赛的“头位”(poleposition),占据目前9个处于第三期疫苗研发项目中的5个。
我国在7月22日正式启用的新冠病毒疫苗紧急使用方案中规定,医务人员、防疫人员、边检人员以及保障城市基本运行人员等特殊人群是紧急接种的对象。
但《财富》的报道却对此大做文章,暗示中国在未结束三期临床试验前就安排紧急接种的做法“非传统”、“可能有问题”,是“为了争夺第一名”而“挑战极限”。
对于本次中国疫苗军团集体“亮剑”,仍有外媒抱着酸葡萄心态,认为是在“炫耀”。法新社就形容疫苗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并在标题直接打出“中国首次炫耀(showoff)新冠病毒疫苗”。
该媒体宣称,中国此举是试图“改写关于新冠疫情的叙事”,凸显自己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威胁前所展现出的领导力与韧性。
法新社标题:中国首次炫耀新冠病毒疫苗
而美国对中国在疫苗研发领域的进展感到焦虑,《纽约时报》甚至自欺欺人地将其定义为“间谍之间的较量”,抹黑中国试图“窃取”美国的研究成果。
事实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教授迈克尔·金奇向“政客”(Politico)网站表示,中国同时在研发灭活疫苗与核酸疫苗;美、欧只有核酸疫苗项目,根本没有开发灭活疫苗。
他认为,美国“把太多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万一基于运气或生物演化原因导致核酸疫苗项目无效,美国将倒退至无疫苗可用的窘境。中国的开发路线则相对来说更全面、容错率更高。“如果可以互换,我会选择中国的(项目)。”
也有外媒对于中国的疫苗研发给出客观评价。
西班牙埃菲社8月27日援引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将是最早掌握新冠病毒疫苗的国家之一。这表明其科研能力正在呈指数级增长,使其可以比肩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他表示,将新冠病毒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将提升中国在许多国家心目中的地位。面对发达国家的消极表现,这些国家将对中国的积极努力印象深刻。“对于中国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展现其合作的立场,从而与美国的‘排他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观察者网,文:郭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