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职称考试精炼知识点集锦一

国庆治疗白癜风 http://www.pfb1.net/
医学谷考试最权威医学考试系统,因专业而信赖!·

1.RBC计数液中硫酸钠用于提高相对比密防止粘连,氯化高汞是防腐剂。

2.HiCN法的缺点:KCN有毒,HbCO转化慢,高白血球和高球蛋白易混浊。试验后处理应加入(先用水稀释,再用次氯酸钠混匀敞开放置15小时使CN氧化为N2和CO2或CO3和NH4。

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细胞中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消失。

4.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见于铅铋汞中毒,是铅中毒的筛选指标。

5.卡波氏环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体小体同在,见于巨幼红和铅中毒。

显微镜法血细胞计数,第一次采血应先做血小板计数。

6.LFR,MFR,HMR分别是低,中,高荧光率。

7.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ESR多增加,低色素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贫血时ESR减低。

8.杆状核超过5%或有幼稚细胞为核左移,中性粒分叶5叶以上超3%为核右移。:I4T)[9.钩虫病E细胞可达90%以上。E细胞白血病时亦可,但以幼稚为主。E计中乙醇或丙酮是保护E细胞而破坏其它,伊红或石楠红是使E着色,一小时内计数。10.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中毒颗粒,空泡,Doles小体,退行性变。11.异形淋巴细胞多为T淋,分空泡,不规则,幼稚三型。12.淋巴细胞有卫星核,即微核,是射线损伤后较为特殊的形态。13.白血病时血小板(MPV)增高是骨髓恢复的第一征兆。14.ABO遗传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三区四带,脑脊液中无血型物质,抗A与抗B主要是IgM,O型血中以IgG为主。

15.常见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是溶血反应,输血可能感染疟原虫。

16.新生儿不宜做反向定型。17.新生儿溶血的直接实验依据: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新生儿溶血的主要原因是ABO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免疫球蛋白类别是IgG。18.HLA分型的方法主要有:1淋巴细胞毒试验,一类抗原用T或外周淋,二类抗原用B。:

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3HLA基因分析。19.强直性脊椎炎有91%带有B27抗原而正常人只有6%。20.血液保存液有:1,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对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3周。2,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腺嘌呤枸橼酸),枸橼酸是防止葡萄糖在消毒中焦化,腺嘌呤促进ATP合成延长红细胞寿命,磷酸盐提高PH;在4℃可保存血液28天。

21.血库中全血和红细胞保存的温度范围是2~6℃,红细胞抗体最活跃的温度是37℃,红细胞冷抗体最活跃的温度是4℃,单采或浓缩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温度是20~24℃。22.输粒细胞时用ABO和Rh血型相同的血液,一般BPC小于二万时可输血。-?$C0e)w.糖尿病酮症:烂苹果味,泌尿系感染和膀胱癌:腐败臭味,苯丙酮尿症:老鼠屎味。/S+24.尿液渗透浓度(OSM)是检查尿中可渗透溶质各质点实际浓度的一种指标,与粒子大小及电荷无关,主要取决于小分子物质的浓度,是评价肾浓缩功能的良好指标。尿液渗透量测定,与尿中溶质的分子(离子)数量有关。

25.晨尿比密不超过1.,或差值在0.-0.间,或恒定在1.时说明肾浓缩功能已,使尿比密降低的因素是温度升高。高比密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前性少尿疾病,如肝病、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衰竭、高热、脱水以及糖尿病、蛋白尿、使用放射造影剂等。低比密尿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等。

26.低血钾碱中毒尿酸性高,高血钾酸中毒呈碱性尿,变形杆菌感染呈碱性,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尿PH值不低于6。

27..本周氏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尿肌红蛋白多见于骨骼肌严重创伤大面积心梗。

若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主要是小分子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称为选择性蛋白尿。Bb

28..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即测定尿及血中IgG或白蛋白的比值来求得,大于0.2为选择性差,小于0.1为选择性好,尿中白蛋白/球蛋白大于5时为选择性蛋白尿。

SPI用于判断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严重程度。,b!vz!^(}

*

29.80%饱和硫酸铵可沉淀其它蛋白而不能沉淀肌红蛋白可用来签别。

30.管型的基质蛋白为Tamm—Horsall蛋白,T-H蛋白反映远端肾小管损害的早期指标。

31.肾静脉血栓形成时红细胞管型可能是唯一的表现。

3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原理是将接受的不同强度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33.尿PH(甲基红或溴麝香草酚),尿比密(多聚电解质:甲乙烯酸马来酐,溴麝香草酚蓝),尿蛋白(溴酚蓝,蛋白误差原理),尿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酮体(亚硝基铁氰化钠),尿胆红素(2,4二氯苯胺重氮盐),尿胆原(二甲氨基甲醛,偶氮偶联法)尿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砷酸和四羟基对苯喹啉3酚)尿白细胞(吲哚酚酯)尿血红蛋白(过氧化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原,四替体联苯胺法)尿维C(中性红,缓冲剂,二氯酚靛酚钠)。

34..检查尿沉渣最适宜的尿标本为晨尿,所需尿量为10ml。

35.观察尿液红细胞形态,常采用相差显微镜。

36.属于尿液溢出性蛋白的是肌红蛋白,不属于溢出性尿蛋白的是清蛋白。

37.形成管型的必备条件是尿中存在蛋白质,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肾小管有尿液浓缩、酸化能力。

38.试带法测定尿亚硝酸盐出现假阴性,可能的原因是尿液放置时间过长。

39.试带法检测尿白细胞,与膜块反应的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试带法测尿蛋白造成假阴性的药物是大量青霉素。

40.因肾小球损伤引起的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

41.真酸度指尿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

42.尿液微量清蛋白尿,用磺基水杨酸法、加热乙酸法及试带法基本不能检出,因而多采用免疫学方法,如放射免疫法、酶免疫法、免疫浊度法

43.尿中出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内有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44.最能提示肾实质病变的是尿中出现颗粒管型,最有助诊断肾小管病变的是尿中见到肾小管上皮细胞。

45.适合尿管型检查的防腐剂为甲醛。

46.尿酮体(KET)是指尿液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了,及丙酮的总称。干化学法尿酮体检测采用硝基铁氰化钠法。

47.尿蛋白质定量测定不能用艾氏法。

48.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而产生的蛋白尿是血浆性蛋白尿。

49.吞噬细胞包括来自中性粒细胞的小吞噬细胞和来自组织细胞的大吞噬细胞。

50.出现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

51.黏液丝:为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末端尖细卷曲,大小不等,常见暗淡纹。可见于正常尿中,尤其妇女尿中较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

52.1小时尿沉渣定量检查计数法所留全部尿液时间为3小时。

53.当血管内溶血尿隐血试验为阳性是,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应超过mg/L。

54.碳酸盐结晶加酸变清并有气泡产生;尿酸盐加热混浊消失;菌尿加酸浊度增加;乳糜尿离心上清液不变清,且镜检以脂肪颗粒为主;磷酸盐结晶加酸变清,无气泡产生。

55.尿液pH升高一般不见于糖尿病。

56.每日尿蛋白排出常大于3g的是肾病综合征。57.加热醋酸法尿蛋白定性试验中结果中无颗粒出现为+,出现絮状沉淀为+++,混浊有大凝块为++++。

58.急性溶血时患者尿中易见含铁血黄素颗粒。

59.产后九天或人流25天后HCG恢复正常,产后四天人流十三天后HCG应小于,男性尿中HCG增高要考虑睾丸肿瘤。妊娠后35~40d时,HCG水平在ng/L以上,60~70d出现高峰,HCG可达6.4~25.6ug/L,常用的检查方法既能显示阳性结果。60镜检粪便中脂肪小滴大于6个/HP视为脂肪排泄过多。61正常粪便中G+球菌与G-杆菌比值约1:10。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成人粪便中主要的菌群是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厌氧菌,约占80%。粪便颜色主要是粪胆素所致。隐孢子虫是AIDS和儿童腹泄重要病原诊断要查到卵囊。

62.出现柏油样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至少已达50~75ml。乳凝块状便可见于消化不良。

63.大量生食蔬菜,由于蔬菜含有活性的植物过氧化物酶可催化H2O2分解,可使隐血试验出现假阳性。大量维生素C、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使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可出现假阴性。(化学法)

64.化学法隐血试验灵敏度高的是邻联甲苯胺法、邻甲苯胺法,灵敏度中等的为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无色孔雀绿法。几种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中,相同的是检测的基本原理相同。

65.健康婴幼儿粪便中主要是双歧杆菌、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

66.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巨噬细胞。因此,巨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

67.正常空腹十二小时后胃液残余量为50ML,正常胃液的pH为0.9~1.8,正常胃液中有少量分布均匀的黏液。

68.MAO(最大胃酸分泌量)明显降低见于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幽门狭窄。

69.脑脊液抽取时: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作生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细胞计数。白细胞正常为(0~8)×/L。主要为淋巴细胞。脑脊液出现浑浊现象,白细胞数量应超过×/L。脑脊液蛋白主要是清蛋白。正常脑脊液的pH波动范围7.31~7.34.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相当于血糖含量的50%~80%。血浆中最易进入脑脊液中的物质是氯化物。脑脊液的形成部位主要是脑室脉络膜丛。70.单纯疱疹脑炎时脑脊液中淋巴样细胞中可发现胞质内包涵体。71.氯化物含量明显降低与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同时存在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蛋白---细胞分离现象(Froin综合症)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所致梗阻脑脊液的特征。9H8~.髓鞘碱性蛋白(MBP)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72.神经性梅毒检查首选试验是密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C)。

73.在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中,Ross-Jone试验检测球蛋白,特异性高。

74.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脑脊液中蛋白质、葡萄糖与血浆中浓度不同

75.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呈薄膜或纤维的凝块,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是氯化物含量明显减低,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3管脑脊液均为红色,离心后上清液为淡红色或黄色。

76.脑脊液中蛋白质少,测定用考马斯亮兰染料结合法(线性差,手工多用),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线性好,多用自动分析)。

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脑瘤CSF中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化脓性脑膜炎CSF中白细胞明显升高,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脑脊液中出现薄块、凝块或沉淀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应超过10g/L。

脑脊液葡萄糖增高见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穿刺应于发病后3~5天。

77浆膜积液常规及细胞学用EDTA抗凝,生化用肝素,一管不加抗凝用于观察有无凝固。78.漏出液以淋,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以中粒,淋,嗜酸性为多。渗出液的产生多见于细菌感染。漏出液LD接近血清,渗出液LDU/L,积液LD/血清LD比值0.6。ADA活性增高主要见于结核性、风湿性积液,而恶性积液、狼疮性积液次之,漏出液最低,ADA活性可作为抗结核治疗时疗效观察的指标。

79.渗出液多为浑浊,常自凝,比密多1.,蛋白定量多30g/L,有核细胞计数常超过0.5×/L,化脓性感染时由于细菌对葡萄糖的酵解,使葡萄糖明显降低。

80.Rivalta试验(黏蛋白定性试验)阴性是漏出液的特点,有核细胞计数常不超过0.1×/L。

81.漏出液常见的原因有静脉回流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晚期肝硬化。

82.因为漏出液的蛋白质25g/L,而渗出液的蛋白质30g/L,所以渗出液总蛋白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一般0.5。

83.关节腔积液穿刺标本的送检要求第一管做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第二管做化学和细胞学检查,需加适量肝素抗凝,但不能用草酸盐和EDTA抗凝;第三管做凝固性检查,不加抗凝剂。

84.正常关节腔内液体极少,为0.1~2.0ml,关节炎症、创伤和化脓性感染时关节腔液量增多。

85.胆汁刺激引起的积液是渗出液

86.如见到纤毛柱状上皮和尘细胞可确认为痰液标本。6Y2e7d8Y0b!M7M87.夏科—雷登结晶常与EC,库施曼螺旋体共存,见于支哮喘和肺吸虫。

88.正常初生儿白细胞一般达15×/L,个别可高达30×/L。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到第6~9天逐渐降低到与淋巴细胞大致相当,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降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到4~5岁两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二次交叉。

89.正常前列腺内卵磷脂小体几乎布满视野,圆形,其大小不等,折旋光性强。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前列腺颗粒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前列腺炎、结核、结石和恶性肿瘤时可见红细胞增多。正常前列腺液白细胞参考范围为0~10/HP。非染色湿片前列腺液标本不适合于观察嗜酸性粒细胞。

90.溶血性贫血,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可达约20%。红细胞Cr的半衰期为14天。LDH增高。

91.溶血性黄疸时,血中结合胆红素高度增高,未结合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阴性。伴有轻度黄疸。

92.肝细胞性黄疸时,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尿胆红素阳性,粪胆原下降或正常,尿胆素、尿胆原阳性。

93.阻塞性黄疸时无胆红素排入肠腔,粪便呈白陶土色,尿胆素、尿胆原呈阴性反应,尿胆红素阳性。

94..抗A标准血清的效价要求在1:以上。

95.羊水中含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羊水过少是指足月时羊水量ml。

96.培养的羊水细胞有三种形态:上皮,成纤维,羊水。

97.止血带压迫最好不过半分钟

98.痰液显微镜检查中见到放线菌,可诊断为放线菌病。

99.棕褐色痰见于阿米巴肺脓肿患者,铁锈色痰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痰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做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验时,要求量比较大以提高检出率。

.干酪样小块是肺组织坏死的崩解产物,呈豆腐渣或干酪样,见于肺结核、肺坏疽。

.全血中主要是含有载氧能力的红细胞和维持渗透压的白蛋白,可应用于:①换血,特别是新生儿溶血病换血。②需要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时③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失血需要补充红细胞及血容量时。

.精子的生成部位在睾丸,正常精液pH为7.2~7.8,精液中含有纤溶酶其来源是前列腺液。精液量异常的标准是1ml或8ml。

.柠檬酸通过与钙离子结合而调节精浆钙离子的浓度,影响射精后精液凝固与液化过程。

.用于精子存活率检测的染色液是伊红Y,属于精子涂片检测指标。

.精子活动率检查时,需要在高倍镜下观察的精子数为个。

.酒精中毒可使畸形精子增加。

.阴道滴虫有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感染阶段和致病阶段都是滋养体。滴虫呈梨形,为白细胞的2~3倍,适宜温度为25~42℃,最适pH5.5~6.0。

.检查阴道毛滴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适合临床常规应用的方法是乳胶凝集快速检查法,感染期是滋养体。

.阴道正常脱落上皮细胞包括: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以及可见少许中性粒细胞、红细胞。

.组成Hb的多肽链分为2条α类和2条β类肽链。

.HbA是正常成年人血中主要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总量的95%~97%,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血红蛋白实现。

.HbH不是正常人的血红蛋白。

.正常血小板平均直径3~4um,厚0.5~1.5um。

.小红细胞直径6um;大红细胞直径10um;巨红细胞直径15um。

.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由趋化、吞噬、胞内杀灭作用等三个阶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细胞数量增多,红细胞总表面积增大,下沉过程中受到血浆阻力增大,血沉减慢。

.核左移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增多包括两类:①反应性增多,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等。②异常性增多主要见于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真红RBC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氯化锂等)。

.中性粒细胞减低见于病毒性感冒。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时,当血清和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则血清中的抗体是IgM。

.正常人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为白天低晚上高,生理情况下血液白细胞计数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的疾病史支气管哮喘。

.有些急性传染病,因为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黄疸发生机制:红细胞破坏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胆道梗阻;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抗凝剂枸橼酸三钠水溶液与血液按1:9或1:4体积比例使用,条件是血细胞比容须在40%~50%。

.血液分析仪计数细胞时,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

.电化学分析仪技术其根据的是Nernst(能斯特)方程式,离子选择电极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技术。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测试包括总精密度和批内重复性。

.异源性ACTH分泌常来自肺燕麦细胞癌。

.细胞内的大空泡将核挤于一侧,形成“印戒样癌细胞”见于高分化腺癌。

.栅栏状排列见于纤毛柱状上皮。

更多学习资料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yf/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