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春为四季之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时期的伟大发明,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旋转指向来确定的。北斗七星在不同季节夜晚,出现的方位都不一样,因此古代人把它作为定方向、季节和节气等的标尺。
人们以北斗星在夜空中旋转一圈为“一岁”,一岁又分十二个月,以斗柄指“寅”为起点,走完“丑”位作终。
而“斗指寅为立春”,因此立春才是“一岁”的正式开端。比如甲辰龙年的开端,就是从立春节气开始,一直到下一个立春前一刻结束。
《史记》中称“立春日,四时之始也”,立春节气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所以它也一度被作为古代的春节、改岁、岁节等,立的意思是“开始”,春代表生长和温暖。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立春,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是说立春是正月的“节”,是春木代替冬水的开端。
春季的木气也是自然界的少阳之气,也代表阳光和温暖,所以立春节气三候就是“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负冰”。
《逸周书》中载“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虫不振,阴气奸阳,鱼不上冰,甲胄私藏”。
2·今年立春的特点
今年立春节气交节在腊月廿五下午四点多,也就是甲辰年、丙寅月、戊戌日、庚申时。从这个时间点上可以总结出今年立春的三大特点:
一是遇耗:立春是甲辰龙年的开端,龙年的主要力量在辰位,辰的对面就是戌,志以辰戌相对为岁破、大耗。
今年立春正是辰年、戌日,是日子的力量和“岁”的力量相博。辰中的力量遇破就会外流,辰中有乙木、戊土和癸水。戊土为本气,木出生风、水出降雨,代表今年春季风多雨也多。
二是遇破:地支寅和申相对为破,寅属春季少阳之木,申属秋季少阴之金,是少阴压少阳,少阳难升则地气不稳。
立春是寅月的起端,交节在寅时,也就是清晨三到五点算正常,今年交节在下午申时又属于“晚交时”。
立春为正月的“节”,如今交在腊月下旬为“早交节”,早交节天寒,晚交时回暖快,一寒一暖预示容易出现突然的升温。
三是五九尾:今年立春交节在“五九”的最后一天,老话说“春打五九尾,花子跑断腿”,是说立春交节五九,立春后会出现相对寒冷的天气,影响农作物生长,而致收成减少。
3·立春啥天气好?
立春节气是自然界阳气升发的开端,阳气代表万物生长的力量,也代表阳光和温暖等。如果立春晴天、代表生长力量旺盛,阴雨代表生长力量受制。
而“阴气胜则凝为雪”,因此立春有雪为灾。古籍《天镜占》中称“春雨雪不消,天下饥”。谚语里也有“冬春是个宝,春雪贱如草”的说法。
古籍《开元占经》中称:立春日晴明少云,岁熟;阴则旱,虫伤禾豆;风从乾来,暴霜杀物,谷猝贵;坎来,大寒,胡兵内扰;艮来五谷熟;震来气泄,物不成;巽来多风虫;离来旱伤物;坤来春寒,六月水,人多愁土功;兑来早霜。
称立春节气晴天有东北风,更利于阳气升发和作物生长。阴雨有雪,以及北风、南风等都不好。
4·立春做3事、忌3事
一是“咬春”吃甘辛:咬春的习俗就是在阳气升发之时,食用有助阳升的食物,比如韭菜、萝卜等。
古代人立春日食“五辛盘”,是以“葱、蒜、韭、蓼蒿、芥辛”这五种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取迎新之意,也助阳气升发。
二是寻医祷祀:今年立春是寅月戌日,寅午戌三合火局,寅为火的生地、午是旺地、戌为丧地。古籍中称“三合后辰为天医,戌为寅之后辰”,指寅月的戌日为天医日,宜寻医祷祀。
三是拜“三星”:老话说“立春拜三星,一家福禄兴”,立春晚上,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星起。民间称这三星为“福、禄、寿”,代表着吉祥与富贵等。
立春即为“三星高照”之日,此日拜三星可得一年福运、财运、健康、平安等。
今年立春交在岁破大耗之日,又是破时,最要防的就是“耗”,因此此日最忌快行。开车、行路宜慢,快则易耗;
春季属木,木对肝,怒最易伤肝,影响肝的疏泄功能。立春节气肝气始发,生气发怒易使肝气郁结,抑制阳气升发。
另外,老话“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立春为少阳升发之始,最忌熬夜。《素问》中称“春三月,万物以荣,当夜卧早起”,记得早睡早起,以养肝阳。
立春到,记得咬春、拜三星,祈福等;同时也要注意不快行、不争吵、不熬夜,不耗自身、不耗阳气,以助阳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