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谷雨
编辑
立春
国内的新势力造车,一直以来就纠纷不断。
苹果汽车还没造出来,机密文件倒泄密了。不仅如此,还牵扯到了小鹏汽车。
8月23日,历时四年之久的前苹果工程师张晓浪窃取商业机密的事情终于有了新进展,张晓浪终于承认,跳槽小鹏汽车前,窃取了苹果公司有关自动驾驶商业机密。
当地法院将在11月14日作出判决。一旦罪名成立,张晓浪将面临最高1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钱倒不是很多,但是监禁时间够长的。
这个事情也牵扯到了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但是,小鹏在得到消息后立刻发了公告,表明和此事没有任何关系。
到底发生了什么,小鹏汽车的相关人员在给其发OFFER之前,是否有某方面的暗示?
为何张晓浪会拿到小鹏OFFER之后,就开始疯狂窃取苹果公司自动驾驶的相关机密文件,然后迅速选择离职。
事情还要从年说起,7月的某一天,张晓浪从工作了将近三年的苹果公司离职,准备从加州一个机场起飞回国,不曾想在临上飞机的那一刻,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拦住,以窃取苹果公司机密文件为由逮捕。
张晓浪在苹果是一名硬件工程师,负责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所用的软件及硬件,设计和测试电路板以分析传感器数据。因为工作需要,他有权利访问平公司关于自动驾驶项目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机密程度相当高。
在拿到小鹏OFFER之后,张晓浪向公司提出了离职。按照指控书所说,离职前,张晓浪开始疯狂的访问内网,相关活动与前两年比较呈现“指数级增长”,并且所有的搜索和下载都是有针对性的,包括苹果无人车商业机密和相关的知识产权文件。
张晓浪深知,这些资料对他下一份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此时小鹏汽车已经成立四年,1月份交付了39辆汽车。但是,苹果的自动驾驶的相关材料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似乎都是一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东西,如果能通过某种渠道获得,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且还减少了大批的研发费用。
但是,从小鹏汽车的角度来看,这些只是人才市场上的正常流动,张晓浪在离职前的一些动作违反了其签订的保密协议,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小鹏汽车就抄袭了苹果自动驾驶的某项技术。
张晓浪被捕两年后,小鹏汽车在纽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市值超过了百亿,目前已经达到亿,被业内誉为“中国的特斯拉”。
正是这个中国版的特斯拉,也和美国那边的特斯拉发生过多次的知识产权纠纷。
张晓浪事件不久,特斯拉将其前员工曹光植和小鹏汽车一起告诉上了法庭。
曹光植之前在特斯拉是自动驾驶感知负责人,后来在小鹏汽车出任高级工程师。
特斯拉起诉曹光植的理由是,曹曾经将特斯拉自动驾驶相关的源代码进行压缩,上传到其个人iCloud账户。
尽管,曹光植否认这是离职前的行为,但是仍表示配合调查。后来,双方达成了和解,曹光植也从小鹏汽车离职。
年10月,小鹏汽车从特斯拉挖走Autopilot2.0的核心打造者之一、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负责人谷俊丽,任职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向何小鹏汇报。
从成熟的车企挖掘为我可用的人才,是小鹏汽车以及国内很多造车新势力快速崛起的一个最可行的办法,然而,这也让国外的车企品牌在多个场合对其表示不满。
特斯拉CEO马斯克也经常在公开场合怒怼何小鹏,甚至还在小鹏汽车将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汽车时评论称,小鹏汽车虽然有特斯拉的旧版软件,但是没有特斯拉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话里话外都在说小鹏的“抄袭”行为,也让小鹏汽车的品牌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自动驾驶已经到来的时候,谁能拿到最先进的技术,谁就能抢占市场,但是,这些技术绝对不是靠几个从国外某个成熟车企回来的员工就能达到的,还需要团队成员多年的研发,甚至整个行业联合起来才能战胜“特斯拉”“苹果”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