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好消息越来越多,西藏唯一一名确诊出院,青海有一半患者治愈,一岁的小患者成功出院,医院门就哇的哭了出来,萌化一群人。同时,研究人员发现治愈的患者血浆对患者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已经完成部分采集工作,准备投入临床救治重症患者。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大家心心念念的新冠病毒疫苗也取得重大进展。2月9号,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共同设计开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已开始启用动物试验。11号,世卫组织称疫苗会在18个月以内完成,并将其命名为“COVID-19”疫苗。本来是一件好事,没想到这一消息引起了两端争执。有人说这么长时间,等疫苗研制出来病人早就用不上了。另一方认为这么快是天方夜谭,基本不可能。首先,很多人误解了疫苗的作用,它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就像你已经晒黑,再涂防晒霜已经于事无补。相比起来,不相信18个月就能研制出疫苗倒更有一些道理,疫苗的研制大都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有的疫苗几十年都没有进展也很正常,所以,18个月真的称得上是神速。前几年,一些“伪科学”突然在民间传开,其中有一条就是不需要给孩子打疫苗,认为这是“上面人”的“阴谋”,打了之后也没感觉孩子免疫力有多提升,甚至还可能出新各种不良反应。虽然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打疫苗,胳膊上种了小花,但大众对疫苗的了解依旧少之又少,因为这次疫情,所长就好好和大家说一说疫苗的那些事。“我家大门有三道”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病毒与细菌,每一种都能像新冠病毒一样,可以让人生病与感染。不过众所周知,人体有免疫系统,皮肤与粘膜就挡住了很大一部分,成为第一道城墙,体内的杀菌物质与吞噬细胞则是第二道大门,抵挡住外来的有害细菌。一旦真有东西硬要“不请自来”,人体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就要开始清除“侵略者”。这时候,因为免疫细胞与细菌之间战斗激烈,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帮忙把温度提高杀死细菌,很多人就会出现发炎、发烧的症状。免疫系统:“虽然人体在高烧情况下各器官也容易出现问题,但你与病毒今天必须死一个。”这是“无差别免疫”,专业名称叫“固有免疫”,就是说不管你是谁,只要不是“自己人”,那就是格杀勿论。这些免疫细胞的战斗能力,也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抵抗力”,睡眠充足,饮食均衡,运动规律,细胞活力强,抵抗力自然就强。不过这还不够,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军队,固有免疫是普通的战士,但团队里也有特殊作战的士兵。当“高级别”病毒摆脱重重阻碍侵入人体,就会马不停蹄大量繁殖致人感染,例如新冠病毒就会引起肺炎。这种人体第一次接触的病毒与细菌,免疫细胞至少要经历几天的时间来对抗,这期间,人就会患“流感”等疾病。但每一次作战,免疫系统都会自动留下一批有记忆的细胞,当再遇到一样的敌人,就可以凭借记忆迅速做出反应,产生抗体来攻击。免疫系统:是我没用,没抵挡住,让身体中招生病。但从此以后我就记住了,我这一辈子就专门只盯着你,你要敢来,我就拿打你祖宗的经验对付你。像水痘,天花,得了一次之后,便基本不会再得,并不是病毒本身消失,而是人体对其有了对抗措施。这个叫作“特异性免疫”,用俗话解释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也是疫苗诞生的基础。固有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一起组成了我们的免疫系统,保证人类在细菌与病毒肆虐的环境中,也能安全的活下去。“我们有了对方的俘虏”抵抗一次病毒,身体内就多一样抗体,那把所有的病毒都感染一遍,然后顽强活下来,是不是就“百毒不侵”了?虽然听着有点残忍,但却很有道理,只要你确定自己足够坚强,能一次次活下来。年,英国一位医生爱德华,将正在出牛痘中的液体,接种到一个8岁健康男孩身上,发现小男孩染上了温和的牛痘,但很快就康复了。两个月后,爱德华为小男孩注射了致命毒量的天花病毒,发现小男孩没有任何天花的症状出现。随后几个月,爱德华又多次为小男孩注射强剂量的天花浆液,然而怎么样他都没有染上天花小男孩:我太南了。就此爱德华发表了结论,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极其相似,可以让人体产生相同的抗体,只要给人体接种牛痘,就可以预防天花,疫苗因此诞生。之后,疫苗历经了几百年的发展,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较量依旧没完没了,微生物让人类吃了不少苦,人类也有对付的方法。如今,疫苗就像是人类的“俘虏”,以敌人身份被注入人体,给免疫系统来场演习,让它们认识认识要打谁。但为了保证安全,肯定不能为了预防直接让人患病,所以疫苗中的病毒都要被削弱,甚至灭活,像预防小儿麻痹的骨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灭活疫苗。除此之外,还有将细菌在人体内产生的毒素削弱的类毒素疫苗,只保留细菌或病毒中的有效成分的亚单位疫苗。总之就是用一群“老弱病残”,给自己家“攒经验”。最终免疫细胞不用大规模牺牲,记忆细胞也对定向病毒有了记忆,可以在真正病毒入侵时,迅速做出反应,发起攻击。“策反当叛徒不容易”将病毒细菌灭活这句话说着容易,但想要实现,真的太难了,这不是一个互联网app更新,测试过没bug就上线,线上出问题还能改,与人命相关的研究,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首先是体外实验,从患者体内提取出病毒,从中选择毒性较弱的“毒株”,将其大量繁殖之后,得到高纯度病毒,然后杀死,从中选择有效的成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动物实验,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疫苗仍然有毒性,本想预防疾病却直接感染疾病;疫苗无效,打了和没打一样;疫苗很好,但病毒发生了变异;疫苗能预防疾病,但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出现任何一条,都会让整个疫苗研制重新开始。通过动物试验之后,又要进行临床试验,临床一期10-20人,二期30-人,三期有-人,同样,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之前的一切都要推翻重来。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这一套下来5-8年也就过去了,所以,疫苗研制战线拉长十几年,真的不是开玩笑。不过道理是这样,并不代表所长怀疑18个月内新冠疫苗可以完成研发。如今全世界都在研制疫苗,各个国家顶尖研究人员参与,美国生物公司Moderna计划2个半月时间进入临床,李兰娟院士也说已经提取到了5株病毒,有2株十分适合做疫苗。这是全体人类的一次共同抗疫,在这么多人的努力下,新冠疫苗研发突破时间记录,也并不是不可能,希望总是要有的。有人会问,如此艰难是否还有研制疫苗的必要,像SARS病毒没有有效的疫苗,这么多年不也平平安安的吗?所长的回答是,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SARS病毒致死率较高,就意味着传播速度并不快,就像是一个突发性疾病一样,来匆匆去匆匆,疫苗还没来得及投入临床,连病人都没有了。但新冠病毒不一样,它的传播速度与潜伏能力都太强,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抗生素上,这会加快病毒的变异,我们也不一定有17年前的好运。还有不少人可能会有疑问,已经治愈患者的血浆可以治疗患者就可以了,里面都有现成的抗体。这就是血清治疗与疫苗预防的区别,血清是用别人的抗体治疗自己的疾病,但维持时间很短,只有六七天。而疫苗才能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抗体,维持时间甚至能长达一生。正如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讲的,抵抗病毒最有效的,永远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而针对冠状病毒强化免疫系统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疫苗。如今,所长只希望疫苗的研制速度真的可以像计划的那样,在年底前投入使用,让新冠肺炎像以往的流感、天花一样,彻底蛰伏。但也希望所有研制疫苗的研究人员注意安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论这个过程要多久,重新开始几次,作为旁观者能做的,都是耐心的等下去。我们总说,人类是这个星球的制霸,但经过这次疫情,所长再次感受到,在这个地球上已经存在上亿年的生物面前,人类有多渺小。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敬畏之心”,我们从不是地球的主人。但同样,人类也没那么容易被打倒,如果今天两方一定要输一个,那所长永远站人类。希望疫苗能早日研制成功,早日面世的,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wh/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