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秋天已经接近了尾声,但是还是看到很多关于出汗的留言:
有的人,一吃饭满头大汗,坐着不动大汗淋漓;
有的人,晚上睡着了出汗;
有的人,半身、或者局部出汗;
有的人,稍微一劳动,就大汗不止;......
今天就在聊聊几种异常出汗该怎么办。
出汗的种类有哪些?1、盗汗。
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入睡后才会出现,但是睡醒过后就会停止出汗。有这种症状的人一般都是因为阴虚而导致的,经常会有失眠、咽喉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患者。
2、自汗。
自汗是因为肺气不足而引起的,而且还会有精神乏力、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出现。这种现象患有佝偻病的孩子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居多。
3、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
冷汗是由于受到惊吓以及卫气不足而引起的,出冷汗的人会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的症状出现。
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汗出,一般来讲这个人就比较容易感冒,因为这预示着他素体表虚或者说是气虚。如果一个人晚上出汗多,也就是盗汗,那么往往这个人就是阴虚体质。总之,汗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很重要位置。
那么,一些人吃饭后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呢?这有几方面原因:1、一个是气虚
气虚的人容易出汗,无论是活动还是紧张,甚至静下来也会出汗。气虚的人饮食过程中会出汗。白天汗多气虚。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6g,当归3g,橘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
: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
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本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2、半夜汗多属“盗汗”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盗汗”。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时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较多,清醒以后出汗就停止了。这些人常有失眠、手脚心热、心烦、两颊潮红、口咽干燥等特点,尤以肺结核患者最多见。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减。
:当归10克,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黄连3克,黄柏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每日水煎服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儿童用量酌减。
:
1.若兼气虚者,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红枣10枚;
2.如肺结核盗汗者,加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炙鳖甲20克;
3.若兼自汗者,加白术10克、防风10克、红枣10枚。
:盗汗的治疗,重在滋阴,阴津得复,虚火自熄,盗汗即能收敛。加减当归六黄汤是治疗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方中当归、二地滋阴养血;黄连、黄柏清心泻火、育阴除烦;而乌梅味酸,功能收敛;龙骨、牡蛎敛阴涩汗。
综合全方,具有滋阴清热,敛汗止汗的功效,对盗汗之症,用之甚宜。
3、是脾胃出问题了
是脾胃出问题了,吃饭时候会出汗,中医有个名字叫饮食汗。饮食后随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证。因正虚胃热所致。
导致人体的汗液排泄过多,从而诱发中风,导致偏瘫或者半身不遂的,
治用安胃汤、二甘汤等方。如何避免饮食汗,气虚患者要用中药调补虚弱之气。如果是因为脾胃有问题,就可以用中药调理。
年纪轻轻走一段路、爬个楼一身汗,吃饭也出汗,身体到底怎么了?
中医认为气虚、脾虚都有可能。
安胃汤在《脾胃论》里记载,全方由“黄连(拣净,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各五分,熟甘草三分,升麻梢二分”等6味药组成。煎服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将这6味药弄成粗块,分成2份,每次服用时用水毫升,煎至毫升的时候,去掉药渣,待药稍温后,饭后2小时服用。在扶服药期间,要忌口,尤其是“湿面、酒、五辛、大料物之类”,不要吃。
5大脾虚症状你要知道
1.脾胃症状,如胃口不佳、胃胀腹胀、大便稀烂。
2.水肿,尤其是下肢偏重,反映了体内水湿代谢失常而积聚在下肢。
3.面黄、疲倦、说话不够气,主因气血来源的供应不足。
4.舌淡红苔厚白腻,是脾虚湿困的表征。
5.脾主肌肉,脾不佳者可致肌肉萎缩,肌肤下垂。
《漳州健康频道》
小儿久咳,治疗八法……,“肝郁气滞”黄褐斑,2个处方,疏肝活血,排肝毒祛褐斑!,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中医降压:优势PK误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四十不补,五十受苦!补阳气大法在这终身服用的药,一定不是治病的药,而是治出新病,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END-
陈志杰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