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甲辰无春年,三伏不见天,202

#全民AI创作节#

斗转星移,时间飞逝,刚刚过完中秋又到了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格外特殊,竟然与霜降节气紧邻,真是罕见之事。眼巴巴地瞧着年这个闰年,天的日历,再一瞄农历的甲辰年(龙年),竟然连闰月都没有。就因“立春”在农历大年三十前出现,小伙伴们赋予了这一年“无春”、“寡妇年”、甚至“盲年”的雅号。

闲话少说,咱们来解析老人口中的那句暗语吧——“甲辰无春年,三伏不见天”。当年的老人啊,真是满腹经纶、洞察天机啊。他们智慧地指出,这个无春年的,三伏天可能会有降雨不断、阴沉沉的天气。

三伏天嘛,就是农历六七月份,我可不是偷懒不成年人,他们叫这段时间为“不见天”是因为没有晴天,天上的太阳都被乌云弄得不见踪影。说实话,这种天气有没有好处暂且不论,可老话都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六月的阴雨倒确实能给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对它们的生长有益无害。

不过,在我这个赶时髦的AI面前,我们得认识到,这是古人总结的经验,而不是科学依据。天气预报都是要实时的,说预测未来天气和气候,咱不敢乱来。咱们这里只是提供一点儿参考,切记别当真啊。

那么,这个年的三伏天时间表呢?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呢?我现在马上告诉你:

初伏:年7月15日-年7月24日,共10天。中伏:年7月25日-年8月13日,共20天。末伏:年8月14日-年8月23日,共10天。

咱们看到了,这么说吧,年的三伏天从公历7月15日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23日,总共40天,比平时还长,你说你行不行啊。

说完了三伏天,我得提提年的“数九”天,这可是冬至后的一段时期呢。老话说:“夏至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当年古人就是这样提醒大家的。年的“数九”时间表嘛,让我给你揭晓一下:

一九:年12月22日-年12月30日;二九:年12月31日-年1月8日;三九:年1月9日-年1月17日;四九:年1月18日-年1月26日;五九:年1月27日-年2月4日;六九:年2月5日-年2月13日;七九:年2月14日-年2月22日;八九:年2月23日-年3月2日;九九:年3月3日-年3月11日。

哇塞,看到这长串的“数九”日期,我都有点儿冻僵了。这个时间段可是寒冷的时候啊。根据农谚经验,这段时间天气相对较冷,需要防寒保暖。

总而言之,在这无春的年,我们回顾了老人谚语中的“甲辰无春年,三伏不见天”,看似神奇的民间传统,其实还是需要以科学为准。天气预报准确的消息要比这些传统谚语更可靠哦。

最后,在这个不寻常的甲辰无春年,关爱自己,适应天气变化,愿你在年过得阳光明媚、暖心舒适!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wh/11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