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穿孔(perforationofesophagus)是最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之一,据报道其病死率为10%~46%。预后取决于致病原因、受伤部位、食管的基础病变以及受伤后开始治疗的时间。早期诊断与治疗有赖于对该病的高度警惕以及对相应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
食管腐蚀伤
食管腐蚀伤的患者主要有两个年龄段群体:2-6岁年龄段的儿童,因误吞或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剂后,引起的食管损伤。30-40岁的成年人多因自杀故意吞服腐蚀剂导致危及生命的上消化道损伤。
食管穿孔非手术治疗:
病人入院较晚或食管穿孔发现较晚,穿孔已局限的病人。
小穿孔和消化道内容物漏出体征极少的病人,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
病人年纪大,一般情况不佳,或有心肺功能不全,开胸手术可出现危险者,亦以保守治疗为宜。
食管穿孔手术治疗:
1.经胸途径根据穿孔的部位来确定,下段食管穿孔,多破入左侧胸腔,应行左侧开胸;中段以上,多行右侧开胸。进胸后充分暴露纵隔,将坏死及炎性组织清除。
2.胸部食管穿孔的预后较差,病死率甚高,多数人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开胸手术的目的在于充分引流胸腔渗液和食管漏出物,修补裂口,防止纵隔及胸膜进一步污染。
食管腐蚀伤
首先应了解吞服腐蚀剂的性质,严重病例,给予静脉输液、镇静、止痛,有喉及会厌损伤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做气管切开。为避免二次损伤不能用催吐治疗。无论吞服酸性或碱性腐蚀剂均可用生理盐水灌洗。许多腐蚀剂除对局部有损伤外,尚可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因而应仔细放置胃管,反复多次洗胃,每次注入量不宜太多,以免胃有灼伤时引起穿孔,洗胃后可将胃管保留,作为饲食、维持营养及给予药物之用,尚可起到支撑作用。下胃管要小心,以免加重食管损伤。避免使用酸碱中和剂,因中和剂可产生气体和热,加重损伤。留置胃管作为饲食通道,胃管不易进入的,胃同时有严重灼伤不能行胃造口者,可行空肠造口术维持营养。
手术治疗:有上消化道的广泛坏死、穿孔和严重出血,病人的死亡率甚高,常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有胸腔闭式引流、纵隔扩清术、食管切除、颈部食管外置以及食管胃切除等,后期再行食管或胃重建。这类病人只有及时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可望挽救部分病人的生命。
食管异物穿孔与食管腐蚀伤常见护理问题:
(1)疼痛、发热、恶心、休克;
(2)营养不足;
(3)口腔粘膜改变;
(4)有感染的危险;
(5)知识缺乏。
饮食护理
早期禁饮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经静脉补充营养
停胃肠减压24小时后,若无并发症可开始进食(试饮水—清流质—普食)
避免生冷硬。
术后饮食护理:进食后2小时内勿平卧,睡眠时将床头抬高
术后病人,可出现胸闷、进食后呼吸困难,应建议少食多餐。
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
最早术后6小时开始鼻肠管输入生理盐水ml或糖盐水ml,术后第一天开始鼻肠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营养量(初次以20-50ml/小时,之后每4-12h增加10-20ml,最大不超过ml/小时)
术后呼吸道护理
1.密切观察呼吸形态、频率和节律
2.气管插管者,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3.术后第1日鼓励病人深呼吸、吹气球、使用深呼吸训练器
痰阻塞护理
表现:呼吸浅快、发绀、呼吸音减弱等
护理:立即行鼻导管深部吸痰,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切开吸痰
胃肠减压的护理
1.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妥善固定
2.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颜色并准确记录
3.经常挤压胃管,避免管腔堵塞
4.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盲目再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
结肠代食管术后护理
1.保持置于结肠袢内的减压管通畅
2.注意观察腹部体征,了解有无发生吻合口瘘、腹腔内出血或感染等
3.若从减压管内吸出大量血性液或呕吐大量咖啡样液伴全身中毒症状,应考虑代食管的结肠袢坏死
4.因结肠逆蠕动,病人常嗅到粪便气味,需向其解释原因并指导注意口腔卫生。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出血:若引流量持续2小时都超过4ml/(kg·h),伴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躁动、出冷汗等低血容量表现,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
吻合口瘘
多发生在术后5~10日
发生原因:食管的解剖特点;食管血液供应呈节段性;吻合口张力太大,感染、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乳糜胸
多发生在术后2~10日,少数病人在2~3周后出现
表现:胸闷、气急、心悸、乳糜液
护理:禁食,予肠外营养;若诊断成立,迅速置胸腔闭式引流,可用负压持续吸引,以利胸膜形成粘连;行胸导管结扎术者,配合医生完善准备
。
胸外食道1科感谢您对小编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