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学特色诊断技法尿诊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本文搜索关键词:尿诊

(尿诊.图片来自网络)

一、藏医尿诊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

藏医尿诊距今已有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藏医史》记载在赤松德赞时期(——8世纪末),内地和尚马哈金达(音译)与印度学者塔玛拉扎、大食的赞巴西拉哈等一起编写了一部名为《尿诊金鉴》的书。这是藏医史上最早的一本关于尿诊的医学专著,目前已经遗失。

现存年代最早的藏医书籍《月王药诊》记载藏医在创立之初就把尿诊作为一门专业的诊断方法。在《月王药诊》中的第十到到第十四章详尽的记载了尿诊的诊断方法。

后在公元八世纪,宇妥·云丹贡布在《四部医典》的第二个章节将藏医尿诊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整理和记载,从此正式确立的藏医尿诊的重要地位,也标志着藏医尿诊的独特理论体系的形成。

在公元十一世纪,宇妥·萨满云丹贡布对《四部医典》进行修订与完善,同时藏医尿诊理论也得到了补充,其理论更加完整、系统。随后藏医尿诊的专注多是以《四部医典》的注释版本出现。

比较著名的是第斯·桑杰嘉措编撰的《蓝琉璃》以及在第斯·桑杰嘉措主持下绘制的八十一副医学唐卡。八十一副医学唐卡中就其中有五副主要绘制的是藏医尿诊器具、过程、诊断方法,形象生动的展现了藏医尿诊的方方面面,这五副藏医学尿诊唐卡是藏医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藏医尿诊一直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由老师一对一进行传授,由于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藏医一直是在宗教中发展,直到近代,藏医才逐渐走出宗教,在民间传承与发展,目前受到西方医疗技术的巨大挑战,藏医尿诊逐渐走向衰微,需要我们加强对藏医尿诊的研究与保护力度,才能使藏医尿诊走的更远。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医学上都将体液学说作为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诊断病理特征的重要依据,其中尿诊就作为重要的体液诊断依据。

在世界各大传统医学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尿诊的踪迹。在古罗马与古希腊较为注重尿诊,特别是继承了古罗马和古希腊医学的印度和波斯对藏医的影响很大,我们可以通过对藏医尿诊的研究,对其追根溯源。

在此过程中,有个名字反复出现——盖伦(Galons)。据史料记载,盖伦是来自波斯的医生,在公元七世纪曾任松赞干布的御医,其对藏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最用,但是这位盖伦和统治西方医学一千多前的盖伦(Galen)(公元~)有什么关系呢?是他翻译了盖伦的医学资料吗?

做一个大胆的揣测,古希腊医学传播到波斯地区,盖伦的医学著作(古希腊文)被翻译成叙利亚文,被波斯的这个盖伦学习到,他想要将盖伦的医学成就发扬光大,取了同名——盖伦。继而到世界各地去传播医学知识,来到吐蕃,被松赞干布所重视,于是将盖伦的医学成就就在藏区传播。

现在需要我们加强对藏医学历史资料文献的研究,找出这个具体的记录,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藏医学与其他医学的共通之处,这样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将是不可估量的。

在中医、印度吠陀医学、蒙医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关于尿诊的记载,蒙医中的尿诊三时段九方面与藏医尿诊基本相同。据史料记载,在元朝时期,八思巴将藏文、藏医、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元朝时期,藏医的理论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于是不难解释为什么藏医尿诊与蒙医尿诊,如此相似。

藏地很多藏医专家也曾经提出,藏医尿诊来自于内地,但是我们至今尚未发现中医有关于尿诊的详尽理论体系,因此不能妄下定论,藏医尿诊来自于中医,具体二者是何关系,需要我们加强对历史文献的研究,以此推动医学的发展。

藏医继承了印度医学的三因学说以及相关的用药知识。但是没有详尽的资料证明藏医尿诊来自印度医学,藏医先贤翻译了《八支精要》(约公元八世纪),但是在《八支精要》中我们并未发现有关尿诊的记载,藏医现存的医学专著《月王药诊》中有关尿诊的记载要早于《八支精要》翻译成书的时间,有关于藏医尿诊与印度医学的关系,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证。

由此可得出,藏医学是一门兼收并蓄的传统医学,其尿诊技术的具体来源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密。藏医尿诊对周边地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与此同时藏医尿诊的传播促进周边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藏医尿诊仍具有其先进性、科学性,有其独特的医疗价值。

(书《神奇的藏医尿诊》插图)

二、藏医尿诊的主要理论基础

藏医尿诊是藏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藏医尿诊同时也是藏医最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其主要理论基础来自于三因、五源及三秽物学说。其理论详尽的论述了尿液的形成过程。

其认为尿液是在人体中反复的分解催化而形成的。食物(固体及饮料)进入口腔就开始进行分化吸收,通过食道到达胃部,然后由培根“娘其(能化培根)对食物进行搅拌磨碎,同时,赤巴“聚其”(能消赤巴)将食物进行分化及吸收,将食物的精华和糟粕分开。

食物精华通过肝脏吸收变成血液,食物的糟粕进入到肠道。肠道中的稠的部分形成粪便,稀的部分进入膀胱形成尿液的主体部分。血液中的精微部分从肝脏输入到人体,糟粕部分进入到胆,形成胆汁。胆汁的精华部分是黄水,糟粕部分是“垢亚”,“垢亚”进入到人的膀胱,形成尿液的沉淀物。

最后由“吐塞隆”(下泄隆)发挥其下泄功能,将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臧医尿诊理论十分完备,藏医尿诊临床应用广泛,逐渐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藏医诊断技法。

(图片来自网络)

三、藏医尿诊的诊断指标

藏医尿诊是以病人尿液的颜色、气味、漂浮物、泡沫大小及多少、蒸汽,以及在尿液热、冷、温的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性状,尿液的浮皮等作为诊断依据。同时严格规定了尿液的盛放器具、取尿时间、验尿时间等操作要求,以此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1、尿液的盛放器具

白色瓷具,无花纹的瓷碗为佳,为了能视尿清晰,避免尿液变质。

2、取尿时间

清晨阳光初露时最佳。因这时能够很好的辨别尿液的颜色、蒸汽、“垢亚”(絮状物)的真实情况。而中午晚上因光线过强或过暗,会影响观察结果。

3、验用的尿液

午夜前的夜尿不宜采集,但必须排除。应采集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不用初段及后段的尿液,采集中段的尿液,进行诊断。因为其色质不受饮食消化的影响,能准确的反映病况及病因。

4、验尿的三个时段九个项目

三个时段分为:温、热、凉。

尿热时观察尿液的颜色、蒸汽、气味、泡沫。

尿温时观察尿液中层的"垢亚"(絮状物/漂浮物)、浮皮。

尿凉时观察尿液颜色变化的时间、变化情形、尿液静止之后的状况。

5、验尿前的饮食、起居禁忌

为了确保尿液反映人体的真实情况和尿诊的准确性,验尿的前一天要严格控制病人的饮食和起居。

不宜食用油腻、辛酸、甜腻、苦的食物。禁服酒、茶、乳酪、大蒜等气味浓烈及引起尿液颜色变化的饮食。

不宜劳累过度、要清心寡欲、睡眠充足、禁行房事以免代谢紊乱。

6、验尿的标准

正常人的尿液呈淡黄色、蒸汽大小及泡沫分布均匀,沉淀物数量恰当,表面有极薄的浮皮。蒸汽散尽后,尿液逐渐变冷,则尿液表面似从容器周围向中心收缩,尿液呈白黄而清晰。

由于儿童属于培根型体质,则儿童的尿液颜色呈现水白色。成年人属于赤巴型体质,则其尿液颜色呈黄色而有光泽。老年人是隆型体质,其尿液颜色呈现水清色。孕妇是特殊体质人群,她的尿液颜色呈现淡蓝色。

7、呈现病理状态下的尿液

辩证诊断是藏医尿诊的重要诊断方法。不同状态下的尿液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当尿液呈现出色青,泡沫小,气味淡,搅拌后泡沫大且空,易消失。这是隆病患者所呈现出的尿液状态。赤巴病患者的尿液颜色深黄,热气大,气味重。培根病患者的尿液呈现白色,漂浮物多且细,泡沫细小,不易消散,黏性大。

静止之后尿液变浓是热性病,稀薄而清亮是寒性病。寒性疾病的尿液一般是从容器边缘开始发生变化,热性疾病中从容器底部自下而上发生变化,是新热。若是慢性久热疾病,则尿液的变化是从四周浅薄处逐渐向内心深厚处转化。但是尿中漂浮物在尿液中尚无变化之前即开始变化,表明是寒热夹杂的病症。

当尿液变凉之后,浮皮呈现出破裂片状,则是痞瘤疾病的症状。当尿液呈现出紫红色的紊乱变化,则表明疾病是“培根木布”或“黄水病”。

尿诊还有诊声、诊味、诊触等方法。如排尿时出现嘘嘘声是隆症的表现,叽叽声者为热症,咚咚声者为寒症,响声时大时小或时有时无为邪魔病(精神类疾病)。

用舌尖舔尿时,甜味是隆症,苦味是热症,酸味是寒症,锈味是中毒症,酸而腥为水肿症,苦而腥是瘟疫症,尿液涂在皮肤上,粗而糙是隆症,灼热者为赤巴症,柔和而黏腻是培根病。

8、易误诊的尿液

尿液青白色,漂浮物多且厚,似为寒症,实则热症。

尿液深黄色,气味小,尿中却无漂浮物,似为热症,实则寒症。

虚热、肾热、血热、肝热、脾热的尿液是呈红色紊乱变化。

隐热症、培根(三大要素培根量增大时产生的尿液)、隆症(比较重的寒性风湿类疾病)的尿液是青色而紊乱的变化。

(不同尿液状态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搜索关键词:尿诊

(图片来源:艾兰博曼医学网)

一、其他医学中有关尿诊的简单概况

排泄尿液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尿液的变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现象,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可以引起尿液的变化。反之,观察尿液的变化,又可以协助诊断疾病的状况。

1、现代医学中的“尿诊”

至今医学界一直认为,排泄尿液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学将尿分为三段,判断血尿的来源。同时尿液检查还可以用来诊断肿瘤,60%~80%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可查到凝溶蛋白,甲状旁腺腺瘤病人往往在低钙饮食下尿钙含量仍然增加等。

日本发明试纸观察肾病,他可随着尿液中的尿素浓度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快速诊断疾病。

2、中医中的“尿诊”

吕仁和先生认为尿浊(指尿液浑浊,白如甘浆,但排尿无痛感)见于乳糜尿者,多因丝虫病所致,鉴于脾肾气虚,痰湿瘀阻。

郑蕙田先生通过对60例糖尿病性膀胱病变中医辨证与尿流动力学关系的研究,证实本组中医辨证分型符合膀胱病变的发展规律,排尿功能障碍程度可以通过中医辩证做出估计,伪中医辩证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管型尿是由肾气受损,阴精结聚下流所致。透明、颗粒管型多属肾气亏虚、湿浊或湿热内留。红细胞管型多属于淤血内阻于肾。白细胞管型多属于热毒伤肾。蜡样、宽广型多属于肾气衰竭。肾小球疾病白细胞尿多因感受外邪,或湿热下注所致。

二、藏医尿诊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思路

1、藏医尿诊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藏医尿诊诊断结果的非客观性

藏医尿诊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藏区,由于藏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致使藏医尿诊的临床报告尚未汇总。以往的临床报告也仅仅是最基本的尿液现象描述,没有关于某类疾病完整精确的数据对比报告和衡量标准,大多时候要依靠医生自身的经验,诊断程序也没有进行程序化规定,因此诊断结果会因为医生不同、从医的经验深浅、地区不同、病人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这样就导致了尿诊的诊断结果有很大的主观性。

(2)藏医尿诊诊断指标的非规范化、非标准化

藏医尿诊技术在藏区的使用率极高,民众普遍认可。在藏区各大医疗点均会发现藏医尿诊的器械,同时在藏区各地经常会见到老百姓自行携带尿诊工具来问诊。但在进行尿诊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并没有完全遵照尿诊的操作要求进行,比如说,尿诊前的禁忌、装尿液的容器、如何把握尿液的温度、取尿的时间等。藏医尿诊在这些方面并没有进行量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尿诊的结果会产生偏差。

(3)藏医尿诊的传承单一性问题

尿诊是藏医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在《月王药诊》中就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也是目前藏区运用最广泛的诊断方法。医院校也很重视藏医尿诊的学习及使用,但是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虽然藏医工作者都是学习《四部医典》、《蓝琉璃》等经典著作,其理论框架一致,但是由于各自的流派不同,尿诊技术彼此也差异,有些诊断技术早已超出了经典记载。

然而由于藏医工作者的传承方式很多仍处于口传心授的阶段,很多显存的藏医尿诊的技术并没有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很容易因为传承中断而消亡。从而导致藏医尿诊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微。

(验尿试纸分析仪)

2、有关于藏医尿诊现存问题的对策及其研究

(1)将藏医尿诊与数量分类分析相结合,推动藏医尿诊的标准化、体系化发展

通过将尿诊技术与数量分类分析相结合,将以往零星的临床报告数据化、体系化。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出具体的疾病规律。再根据尿液的具体性状,在广泛收集多种尿液性状的基础上,将尿液进行确定性状。同时根据藏医的疾病分类的理论体系,将提取尿液性状进行分类,然后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分类,借助经典统计学使性状数学化,从而形成定量分析使尿诊数据规范化,体系化,有利于提升藏医尿诊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有利于藏医尿诊的更进一步发展与推广应用。

(2)将藏医尿诊与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藏医尿诊评价指标的量化与规范化发展

尿液是人体的代谢的产物,排泄尿液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藏医学所观察到尿液的颜色、气味、沉淀等差异,其内在实质是代谢成分化学组成的变化,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可以将这些差异清晰的呈现出来,以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的代谢组学可以看成是藏医尿诊的高度精细化,通过数学建模,可以进行藏医诊断分析。

同时代谢组学样品采集方法具有无创、在体、动态的特点,特别是基于核磁共振(NMR)技术的研究方法,并不需要进行样品的提纯,可以无损伤的监测组织代谢表达谱的改变,动态评估代谢信息,在此基础上定位相应的作用过程以及生物学标志物。同时通过代谢组学可以克服藏医尿诊无法确认具体的发病的弊端,可以通过代谢组学,精确的科学的展现出疾病的发病部位和发病特征。

藏医尿诊中的颜色、气味、浮皮、沉淀物等生物信息可以采用现代化仪器显微镜、尿沉淀分析仪、红外线分析仪、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等现代仪器,对尿液中的宏观生物进行分析、测定。科学、系统、准确的表达尿液的生物信息。将藏医尿诊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标准化,将有利于推动藏医尿诊向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3)将藏医尿诊与中医“尿诊”相结合,促进藏医尿诊的丰富与发展

中医认为尿为人体的阴液之一,生于膀胱,与肺、肾、三焦、膀胱密切相关,尿液与人体水液的摄入量、输布,消耗、排泄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调通水道,下输膀胱。”指出尿液的形成排泄过程。

尿液与人体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脏腑病理可导致小便异常,通过小便可以了解津液气血的盛衰、疾病的寒热属性以及脏腑的功能是否正常。这一点与藏医尿诊有异曲同工之妙。

藏医和中医都是传统医学,在尿诊上都讲究辩证诊断,因此可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运用彼此的优势,结合自身的理论特点,将尿诊更近一步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藏医最辉煌的时期是公元八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们在这一时期,藏医先贤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和玉妥·萨满云丹贡布先后学习印度的吠陀医学,内地的中医等,将藏医与其他民族医学结合起来,将藏医带入到了一个全盛时代。藏医尿诊想发展想进步就要走出去,不能固步自封,在自身的理论基础上学习中医尿诊的优点,将藏医尿诊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4)加大藏医尿诊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藏医尿诊是藏医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也是目前藏区运用最广泛的诊断方法。在藏医发展中,藏医先贤留下大量有关于藏医尿诊的文献资料。而藏医本身是吸收了多民族的先进医学技术,同时我们在中医和蒙医中都发现有关于用尿液诊断疾病的方法,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而目前学术界对藏医尿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hg/6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