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实录疑犯or真凶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9682.html

作者

王慧娟

单位

医院住院部医学检验科

前言

在临床检验体液、血液组工作,虽说工作量大、节奏快,但是每次抓住“新罪犯”都会让我兴奋好久,感觉工作中充满了新鲜和刺激。然而对于我们检验人员来说,仅仅抓住“罪犯”是不够的,我们还得要正确地“断案”。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次的案例,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案例经过

“什么虫?”

年9月11日早上,同事在镜检一尿液标本时,发现镜下竟然有几条虫子在欢快地游动。我出于好奇,凑了过去,这些虫子一点儿也不“认生”,游的很欢实。

一番惊讶之后,我赶紧随手拍了几张照片。请看图1、2。

图1低倍镜下看见该虫圆柱状、尾巴尖细、虫体内似有横纹状

图2高倍镜下看见该虫圆柱状、尾巴尖细、虫体似内有横纹状、虫体口腔较有特点

根据图1、图2可粗略判断该虫为线虫类。

线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因虫体呈圆柱形故而得名,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见于水和土壤中,绝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中,仅极少部分寄生于人体并导致疾病。此类线虫在我国已发现35种,目前流行的重要线虫有蛔虫、鞭虫、蛲虫、钩虫、旋毛虫和粪类圆线虫等[1]。而这次发现的虫子很像其中的粪类圆线虫、毛圆线虫和艾氏小杆线虫。如何鉴别,请看图3。

图3线虫杆状蚴的鉴别

(此图摘自临床体液及排泄物形态学检查图谱/王前,张蒙恩,裘宇容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4第44页)

下面我简述一下这三种线虫的感染途径以及它们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病理改变。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兼性寄生虫。人感染粪类圆线虫主要是与土壤中的丝状蚴接触所致,主要症状有皮肤损伤、肺部症状(过敏性肺炎或哮喘)和消化道症状(呕吐、长期腹痛、腹泻和粘液样血便)。诊断时首先询问患者有无与泥土的接触史,在检查和治疗感染者的同时也应对犬、猫进行检查和治疗[1]。

毛圆线虫是一类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我国毛圆线虫以东方毛圆线虫为主,主要寄生于绵羊、骆驼、马、牛、驴等动物的消化道内,人常因生食或含吮丝状蚴污染的蔬菜、草叶而经口感染,也可因饮用含感染期幼虫的生水而感染。本虫所引起的病理改变不甚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贫血。东方毛圆线虫主要流行于农村和牧区[1]。

艾氏小杆线虫主要营自生生活,常出现于污水及腐败植物中,人可通过接触或者饮用污水而感染。本虫侵入消化道可引起腹痛、腹泻,侵入泌尿系统可引起发热、腰痛、血尿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肾实质受损时可出现下肢水肿和阴囊水肿、乳糜尿,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脓尿、低比重尿,也可出现氮质血症。在尿液的沉淀物或粪便中发现虫体或虫卵是确诊本病的依据[1]。

患者的化验检查结果如下,请看图4~6。

图4血常规

红细胞:2.35*10^12/L,血红蛋白:68.0g/L,压积:21.70%,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未见增高。

图5尿常规

尿蛋白:+++,尿糖:+,潜血:+-,比重:1.

图6生化

总蛋白、白蛋白降低,尿素、肌酐、尿酸显著升高。

患者未做粪便常规检查。

患者的化验结果好像还挺符合艾氏小杆线虫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病理改变。难道真的是感染了艾氏小杆线虫?我需要和医生以及患者沟通一下。

案例分析

“从哪来?”

临床医生告知患者心衰、肾衰,这次因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入院,他并没有消化道不适症状、也没有皮肤损伤和过敏性肺炎、哮喘等肺部症状。

至于尿液标本的留取过程,还需要与患者本人沟通。于是,我又去病房找患者了解情况,得知患者这次的尿液标本是从尿壶里留取,且患者不曾生活于农村、不曾接触土壤、不曾饮用和接触污水、不曾近距离接触过猫、犬、羊等动物。

根据以上“情报”,我和临床大夫一致认为镜下看到的虫子并非来源于患者体内,而是来源于污染的尿壶。但是为了防止“误判”,我还是建议患者重新留取尿液标本并同时留取粪便标本,因为如果这个患者是感染者的话,既然检出了虫体,那么粪便中肯定会找到虫卵。

我叮嘱患者留取尿液标本和粪便标本时,要直接留在洁净、干燥的专用容器内,不得从尿壶或者马桶里取得标本。标本留取后要及时送检,粪便标本不得超过1小时,尿液标本不得超过2小时。

年9月14日,患者合格留取的尿液标本和粪便标本里均未发现虫体和虫卵。报告请看图8、图9。

图8未找到虫卵及虫体

图9尿常规

尿蛋白:+++,尿糖:+,潜血:+,比重:1.

年9月16日,患者不幸去世,没有再做尿、便常规检查。

总结

检验前质量是医学检验整个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正确采集和运送标本是检验结果正确的前提和保证,没有高质量的标本,再先进、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出准确的结果。

在我们检验工作中如果遇到异常结果或异常情况,一定要多与临床大夫和患者沟通,正确判断和发放报告。如果这次我们没有考虑到污染因素,盲目发出“检出虫体”的报告,那么就会误导临床的判断和治疗,最终给患者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每次抓住“疑犯”的时候要冷静的判断它是不是“真凶”。

张丽副主任技师点评:

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整个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处理、保存是分析前质量保证关键。

[1]人体寄生虫学/诸欣平,苏川主编.—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审校:陈雪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hg/5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