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真的是因为吃奶引起的吗?换个奶粉会不会好一点?什么是奶癣
不少家长看到两三个月的宝宝,脸上和耳后部出现红斑样皮疹并伴有奇痒难忍的不安表现时,心里焦急万分,听说是奶癣就不给小孩吃牛奶或母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盲目禁食母乳或牛奶,对胃肠功能尚不健全,以奶类食品为主食的小婴儿来说,弊多利少,甚至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一、什么是奶癣?
奶癣即婴儿湿疹,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小儿湿疹是遗传性过敏体质对环境中某些因素的过敏反应,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目前多认为与遗传和免疫异常都有关。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患湿疹,他们的宝宝也容易得湿疹。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宝宝的皮肤患病。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1~2年内消失。奶癣是婴儿期的常见问题,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儿童期则在手腕、手脚关节屈曲的部位,患儿的皮肤会出现干燥、发痒、红肿等情况。表现为皮肤的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点,皮疹形态大同小异,有的婴儿是在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却是在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疹子与小水疱。婴儿可无自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渗出、结痂,甚至继发感染,自觉阵发性剧痒,遇暖尤甚,以致患儿常将头面部在枕上或母亲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烦躁,哭闹不安,婴儿可能有烦躁不安症状,甚至影响睡眠和进食。一般不严重,1-2岁以后奶癣会自然减轻消退,宝宝会自然好的。
二、奶癣的类型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3、脂溢型湿疹:多发生于生后1个月至2个月的婴儿。额,眉间,面颊皮肤潮红,有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有较厚的脂痂。皮肤皱褶处可有潮红,糜烂,渗出等。
导致宝宝脸上长奶癣的原因
奶癣是一种皮肤过敏现象,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奶癣现象一般提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食物中存在过敏原。饮食是引起小儿湿疹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妈妈吃虾、蟹、海鱼、蛋黄、牛奶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配方奶以牛奶为原料,所以人工喂养儿更容易发生湿疹。母乳喂养儿在妈妈食用海鲜、牛奶后容易发生。因此,一旦孩子出现湿疹,家长要“排查”孩子的食物中是否存在过敏原。此外,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地增加,使孩子慢慢适应,这也便于家长观察是何种食物引起过敏。由于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因此家长还要避免孩子过胖。
(2)、婴儿存在过敏体质。这类婴儿更容易发生鼻炎、哮喘等。
三、治疗“奶癣”的关键在于消除引起过敏因素
过敏原可以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而诱发本病。从食物来讲,凡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均要尽可能避免,尤其是海鲜类,因为这类食物经过冷冻,蛋白质可分解出组织胺,容易使人过敏。蔬菜方面,香菇、蘑菇、竹笋、芥菜、等菜易引起过敏。乳母吃了这些菜,通过乳汁到达孩子体内,导致过敏,如果奶癣加重,乳母就应不再食用;如果吃了其中某一种菜,一切正常,则这种食物以后照常可吃。
四、日常生活中护理有奶癣的宝宝需要注意什么?
婴儿的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要保持局部清洁。对轻度湿疹一般无需处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搔抓、日晒等刺激,衣服应柔软、清洁、宽松。五、宝宝患湿疹后:
(1)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皮损处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只能用消毒棉花蘸些消毒过的石蜡油、花生油等油类浸润和清洗,不可用肥皂或用热水擦洗,免得渗液越来越多,结痂越来越厚。局部黄水去净、痴皮浸软后,用消毒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揩拭并除去痴屑,再涂上少许蛋黄油或橄榄油,应该用植物油轻轻涂擦,不要强行把痂皮剥下。不要给孩子用肥皂洗脸以避免刺激;洗脸后,可给孩子用一些儿童护肤霜;勤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宝宝抓搔患处。
(2)如果是由于食物过敏引起的奶癣,那就应更换乳品。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母亲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吃鱼、虾、蟹等食物。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煮奶的时间不妨长一些,多喝水,少加糖。添加辅食时,不要先加蛋白,最好先加少量蛋黄,然后逐渐增量。孩子的食物也不要太咸;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的过饱如有便秘可给服蜂蜜或调换饮食。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
(3)选择纯棉制品内衣,母亲和小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衣着应宽大清洁婴儿尿布应勤换洗。(4)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奶癣痒感加重。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5)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如果你的宝宝属于过敏体质,建议适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可查血检测有无微量元素缺乏,对症治疗。患奶癣较严重的婴儿,应禁止接种多种疫苗,不能注射预防针。一般在l~2岁以后,奶癣会自然减轻消退。
六、宝宝脸上长奶癣的药物治疗
对于奇痒难忍的患儿,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痒的药物。适当使用含皮质激素的软膏,必要时内服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
1家庭用药
(1)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2)糜烂渗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再外搽氧化锌油渗液减少时外涂硼锌糊每天2-3次
(3)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馏油或煤焦油软膏或涂可的松肤轻松软膏每日2-3次
2中药及偏方
(1)黄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调涂患处渗液多的调稠些渗液少的调稀些每日搽2次
(2)黄连30克枯矾15克共研细末加凡士林适量配成软膏外涂患处
(3)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克。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其中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
(4)中药湿敷
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四五层厚)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5)熏洗
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5)中药成分药水药膏涂抹
3、小儿化湿膏,为儿茶提取物、黄柏提取液、炉甘石提取物等配方膏剂,在患处直接涂抹即可,一天三次,本品由皮肤自动吸收,无需事后清洁。适用于小儿湿疹、奶癣、轻型皮癣等皮肤问题的调理养护。
4、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比较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七、食疗方案
清规1 避免让宝宝过量进食:
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清规2 寻找可疑的食物过敏原:
如果发现明显诱发宝宝长奶癣的食物,立即停用,即使是妈咪也应避免吃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怀疑是某种食物引起宝宝过敏时,应该尽量避免再给宝宝吃,如对蛋清过敏可以暂且只给吃蛋黄,停掉喂蛋清,也可从少量蛋清开始喂,然后根据宝宝的反应一点一点地增加。煮熟的蛋清和蛋黄之间的薄膜是卵类粘蛋白,极易引起过敏,不要给宝宝吃。
清规3 给宝宝添加新食物要从少量开始:
从很少的量开始,一点一点逐渐地增加,如果10天左右宝宝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才可能再增加摄入量,或增加另一品种的新食物。
清规4 适当多摄入植物油:
长奶癣的宝宝身体内的必需的脂肪酸含量通常较低,因此妈咪可在喂养中适当多用植物油,同时应少吃动物油,以免使湿热加重,不利于奶癣的治疗。
清规5 牛奶煮沸次数要多一些:
如果宝宝的奶癣是由于牛奶过敏引起,在煮牛奶时,应该加长煮沸时间和次数,使其中引起过敏的乳白蛋白变性,从而减轻过敏。或用其他代乳品替代,如可以改吃豆奶或豆浆等。
清规6 饮食多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
如绿豆、赤小豆、苋菜、荠菜、马齿苋、冬瓜、黄瓜、莴笋等,少食鱼、虾、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
清规7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如绿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西红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调节宝宝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菜泥汤
分别取适量新鲜的白菜、胡萝卜、卷心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儿,放进锅里加水煮一刻钟左右,然后取出捣成泥状后加盐服用;菜汤可调些儿童蜂蜜,随时喝。此小妙方有祛湿止痒功效。
丝瓜汤
取新鲜丝瓜30克左右,切成小块儿放在装有水的锅里熬汤,待熟后加盐调味,让宝宝喝汤,并将丝瓜也吃下去,对于奶癣有渗出的宝宝较为适用。
绿豆百合汤
取绿豆、百合各30克左右,按照平时常用的方法煮汤,待豆子熟后,连渣带汤一同饮用,可以减轻奶癣宝宝痛痒感。
泥鳅汤
取新鲜泥鳅30克,洗净后放入水中煎煮,然后把汤汁取出,加盐调服,适应于奶癣症状较为严重的宝宝。
八、如何预防宝宝再次发生奶癣?
预防奶癣: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衣服不要过暖减少汗液分泌的刺激;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不要喂的过饱尽量避免吃牛奶,鸡蛋等异性蛋白食物;乳母及患儿忌食鱼腥、海味、辛辣鸡、鹅、牛羊等发物;不宜接种牛痘。
分享
华妈妈咪:如果在脸是奶癣的话,好间但。就买个马蹄要那马蹄的水来茶就好了。又没有副作用。又快见效。调皮的猪:“消肿消红,可以用茶油涂呀,我家大宝就是这样的,弄了后明天就消了呢,这是天然的,没有副作用,吸收又好。”motherchen:“我都是给宝宝擦点护童软膏,很容易退下去,不过会反复”salsa-love:“我那时买过贝亲的膏没用宝宝大一些就自然好了什么都不能祛奶癣,只可缓一下宝宝皮肤,让宝宝没那么难受!”liyucheng:“用藕粉加蜂蜜调匀糊在脸上有奶癣的地方。
1、如果不红肿、宝宝没有明显的瘙痒、烦躁,就不要用药。建议可以涂抹有润滑作用的婴儿护肤品。如果奶癣严重的,及时就医。2、给宝宝修剪指甲,以防止过痒而抓破。3、建议在平时,尤其冬天,记得在给宝宝洗完澡的时候,涂保湿的润肤露。4、给宝宝穿衣也要注意。应选择棉质、柔软的面料,衣服要尽量宽松,也不要穿太多,要适宜,以防止因出汗导致的皮肤刺激。避免用丝绸、羊毛、人造纤维等面料。5、家里多注意通风,有太阳的时候,被子多拿出去晒一晒。室温不要过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6、保持宝宝脸部的清洁、不能用很热的水给宝宝洗脸。7、喂奶时注意奶水不要溅到宝宝的脸上。8、减少外出,不要带着宝宝在强日光下曝晒太久、减少风的刺激。
家长涨姿势过敏的人如何安全度秋?
到了天气多变的季节,随着环境、气候等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大人小孩也多了,过敏的人如何安全度过呢?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预防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方法。
主要措施包括:1避免尘螨、花粉、真菌等过敏原,如全面、彻底地清洁房间;床垫、窗帘、沙发套、枕头及被褥定期用热水清洗;家中避免饲养宠物;在花粉较多的秋季,避免在早晨5时~10时(空气中花粉含量高峰期)出门,若一定要外出,最好戴上口罩。
2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减少肉类、禽蛋、奶制品,尤其是虾、蟹、蛤、蚌等海鲜的摄入。以米、面等粮食为主,辅以大量新鲜蔬菜和水果。
3加强锻炼,提高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少感冒等诱发因素。
4预防性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市场上的抗过敏的药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大了。于是,有些人常自行购买抗过敏药治疗,有时,的确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有时则药不对症,不仅无法治愈疾病,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要谨慎使用抗过敏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