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典到新冠肺炎,抗疫老将再上阵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人物名片

黄海望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肾脏学会常委等。

从事内科工作三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医院开展肾活检(含小儿肾穿)、腹膜透析术、肾病综合征规范化诊疗,擅长原、继发肾病,中西医结合肾病(尤其是肾穿、尿毒症腹透植管术、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乳糜尿、尿路感染等),内科疑难杂症诊疗等;曾获厦门市“十佳青年岗位”、“林巧稚精神”优秀奖等。

那双手

手指修长、干净、灵活

只是由于常年使用消毒液

而显得格外白

那双手

经年累月在病房里忙碌

为病人消伤除痛

手的主人

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黄海望

年,黄海望毕业后毅然放弃留在广州工作的机会来到厦门,开始了三十多年的从医之路。

年末,一位患有尿毒医院。一天,病人正在喝水,突然浑身抽搐,手里的水杯“咣当”一声摔到了地上。

黄海望一看:“糟糕!别是呕吐窒息了!”他急忙往病人床前冲,没想到一不留神踩到地上的水,脚底一滑重重地摔了下去,随即一阵剧痛袭来,但是黄海望根本顾不上自己,迅速爬起来对病人实施抢救,控制住了病人的病情。

直到中午回到休息室,他才感觉摔伤处越来越疼,一检查才知道,股骨头损伤了!他不得不卧床两个月。

那一次,由于他及时出手,病人转危为安,但黄海望却留下了病根,走路的时候股骨头会疼,大腿也弯不下来。

赴一线!担起院感管理重责

疫情来袭

黄海望主动请缨、临危受命

前医院支援

在凶猛的病毒和善良的医护人员中

“砌”上一堵防护墙

虽为救患者摔伤留病根

但是战斗在疫情一线的他

一工作起来就忘了腿疼

或许,真是因为忙碌

或许,只是因为

他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

接到医院后,黄海望二话没说就动身了。

医院时,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可以说是经验丰富。来到医院杏林分院后,他仍然从事这一块工作。“也许是因为SARS防控的经验吧,领导和同事对我比较信任。”

简单一句话的背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把时间的年轮拨回17年前。

年,SARS疫情爆发,医院临危受命,成为厦门版的小汤山。旧的急诊科改造成临时传染病的隔离病房。黄海望作为院感科长,全程参与了SARS疫情的防控工作。

黄海望至今还记得他当时救治过的一例香港回来的年轻姑娘。小花(化名)当时26岁,正值芳龄却不幸被SARS盯上了。“当时小花十分害怕,一直问我病情致死吗、会不会再也见不到家人。“

黄海望一边安慰小花,一边对她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医院隔离治疗二十几天后,小花痊愈出院。后来小花结婚生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病毒与医护间砌上防护墙

“防护服穿戴整齐没有?”“在污染区内工作的流程是否熟知?”……对医护人员近乎唠叨的一遍一遍培训和指导的背后,是这位长者对白衣天使的负责。

在杏林分院,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都送到这边来隔离、救治。院感的工作,关系到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工作状态,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生命重于一切,黄医院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做好院感防护的措施等。“我要把病毒和医护人员中间隔上一堵墙,确保尽量不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

黄海望说,医院前去支援医护人员的共有5位,但尽管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几乎没有见面聊天的机会。“我和他们发一条   

鼓浪屿福建路上,曾住着一户人家,一家老少全患有家族遗传性糖尿病。年除夕,那户人家的老母亲因糖尿病合并心梗,到科室急救。

因为黄海望看病仔细,对病人又很关心,得到了这位患者的信赖,此后,她就将家人都带来找黄海望看病。

刚开始,他们只是请黄海望看内科的病,慢慢地,看外科、儿科甚至妇产科的病都要先找黄海望,要不就觉得不踏实。几年后,那户人家的长女嫁到何厝,又把整个村的人都介绍来找黄海望看病。

肾内科的疾病一般都是慢性病,所以许多病人和黄海望都从患者处成了老友。之前他在鼓浪屿工作,许多海沧区的患者“跨海”去找他看病,现在他来了海沧区,很多病人又从鼓浪屿坐船过来请他看诊。

“病人愿意来找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一定要对他们负责。责任心比技术更重要。”

文字:曾昊然通讯员:夏华珍

编辑:黄伊娜

审核:易福进、于婧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by/5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