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为开始,“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冰雪融化、草芽萌动,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了赋予这一天的仪式感;民间认为“造土牛以劝农耕”,土牛成了春天的象征,鞭打春牛被称为“鞭春”。这一习俗流传已久,在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中就曾写到“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
立春这一天,我国民间会有一些“迎春”习俗,而饮食也是其中一项。那么,在立春这么重要的节气里,人们都吃什么呢?
吃春饼是我国民间立春的饮食风俗之一。在一些地区(东北、华北等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最初的春饼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种薄饼,食用时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饼包菜食用。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吃春卷立春吃春卷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是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春卷是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炸而成。
现在有关春卷的谚语也很多,如“一卷不成春,万卷春如醉”等,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春之吉兆。
吃生菜立春吃生菜古已有之。资料显示,在汉代,就有“立春日食生菜”的记载。在清朝咸丰时期的地方志《顺德县志》中,就有记载过立春要“啖生菜、春饼”。
关于立春饮食的文献记载中常出现生菜,但是各地生菜的含义并不尽相同。不过这里的生菜是指立春时刚刚长出来的野菜,民间赋予其“迎新”的美好祝愿。生菜既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生吃。生菜音同“生财”,还有新生的寓意,象征着立春是一个好的开始。
吃萝卜据《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寓意接下来的一年都万事顺遂,由此可见立春吃萝卜由来已久。
立春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立春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讲究食补的人们,此时选定了具有辛甘发散之特质的食物,以让身体顺应天时。苏东坡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明代李时珍更是对萝卜赞誉有加:“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
饮春酒这里的春酒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春酒指的是酒,在北方一般是烧酒,在南方是米酒,只是立春饮食的成分之一;广义的春酒指的是立春的春宴。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立春时节的食谱:
01山药小米粥材料:山药克,小米克,枸杞15克,姜、食盐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小米先泡半小时,然后入锅煮开,改小火,加入枸杞、山药一起熬煮30分钟。最后加点姜丝、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肾益肝、健脾益胃。枸杞养肝,小米健脾,山药健脾滋肾,加姜葱增强升阳之力。
02豆芽拌香菇材料:豆芽克,香菇80克,香菜末、食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食材洗净,豆芽稍焯,香菇焯熟后切片,放入碟子里,加入香菜、食盐、香油拌匀即可。
功效:疏肝和胃、扶正补虚。豆芽清热除湿、疏肝和胃。香菇扶正益气开胃,香菜取其发散升提之功。
03韭菜炒虾仁材料:虾仁克,韭菜克,食盐、酱油、料酒、葱、姜各适量。
做法:
1、虾肉洗净,沥干水分。
2、韭菜择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2厘米长的段;葱择洗干净,切丝;姜去皮洗净,切丝。
3、炒锅上火,放食用油烧热,下葱、姜丝炝锅,炸出香味后放入虾仁煸炒2-3分钟,烹料酒,加酱油、盐、高汤稍炒,放入韭菜,急火炒4-5分钟,淋入香油,加味精炒均,盛入盘中即成。
功效:开胃健脾、补肾助阳。可用于肾阳不足者。
04荠菜笋片羹材料:冬笋、荠菜。
做法:荠菜洗净,锅里放水,水开之后放荠菜氽一下,立刻倒出泡在凉水中,浸泡一会儿拧干切末。冬笋剥去外壳,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凉下来之后,切“日”字薄片,要求越薄越好,薄如纸。起锅,锅里倒入素高汤,汤开之后放入冬笋薄片,略煮片刻调味打薄芡,然后放入荠菜末搅拌淋一二滴麻油出锅装入汤碗中即可。
05白玉猪小肚汤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猪小肚克
制法:
1、将猪小肚洗净切块,用盐、生粉拌擦,再冲洗干净。
2、先放入开水锅煮15分钟,取出在清水中冲洗。
3、红枣去核后,与白茅根、玉米须一起洗净,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与猪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内,加入清水8碗左右。
4、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个小时,可加入适量食盐和少量生油。
功效:祛湿消肿、提神醒脑。
06春笋鸡汤材料:土鸡克、春笋克、香菇50克、生姜、大葱、料酒各适量。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入锅内炖煮40分钟。
功效:疏肝养胃,补益气血。可用于任何体质人群。
07炝拌花生米菠菜材料:菠菜、熟花生、姜末、盐、米醋、白糖、生抽
做法:花生米放入锅中小火炸香炸熟,晾凉,锅中放水,放少许植物油和盐,菠菜放到沸水中焯熟,再放入凉水中过凉,沥干水分。菠菜切断儿,加生抽、米醋、白糖、盐、姜末儿、香油调拌均匀,再撒入花生米即可。
08珍珠三鲜汤材料: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
做法:
1、鸡肉剔筋洗净剁成细配料: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打开去黄留清;把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成鸡泥待用。
2、西红柿洗净开水滚烫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
3、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拨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火开大待汤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
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