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立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立为建始,虽有冷空气时而造访,春木之气却已叩门,故称为“立春”。立春之日,天南地北都有哪些特别的风俗,对于吃货的“中国人”来说,又有哪些美食?快来看看吧。立春之后农家忙《史记·天官书》将立春称为“王者岁首”:“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春季为四时之首,立春既是春季之始,又是一岁之始。作为“四立”之一,立春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涵盖光照、降水、气温等各方面。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这时节的自然界,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北方冬麦田清沟、沥水、防渍、划锄。南方冬性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同时,冬樱、玉兰、迎春花等花朵吐露新芽,含苞待放。人们用制作“年年高”晋南花馍、迎春麦芽糖,开展咬春、闹春牛、舞草龙、犁春牛、社火表演、缝制“春鸡”等活动迎接新春到来,开始一年新的征程。古代立春会举办大型活动在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立春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在这一天,人们要在郊野组织迎接春天之神的仪式,后来还流行迎接青衣青帽打扮的“春神”。立春,朝廷会举办春社大典,组织官员宴饮并且还要给大臣赏赐。在民间,则以宗族和乡邻为单位,组织大规模的集体祭神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春社的酒肉贡品,热闹非常。晚唐诗人王驾曾经专门做诗,描述当时乡里春社饮宴的胜景:“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宋代以降,皇家十分重视立春“打春牛”活动,以祈求人勤物丰。另外,民间还有迎春、探春、咬春等各种活动。杜甫在《立春》诗中写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馈送亲友或自食以迎春。今天你“咬春”了吗?立春这天,当然也离不开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咬春”的习俗。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那么天南地北都有哪些好吃又营养的美食了?小编为你推荐几款:春卷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一直都有立春吃春卷的习俗。春卷,又叫薄饼、春饼、荷叶饼等,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吃的时候卷入豆芽、韭菜、火腿丝、干丝肉丝、黄瓜丝、酱肉等合炒而成的菜。杭州人吃春卷,会将包裹了雪菜、春笋、豆腐丁等食材的春饼放入油锅里炸一下,吃起来酥脆爽口,别有一番风味。立春吃春饼,寓意欢喜迎春、五谷丰登。韭菜虽说韭菜一年四季都有,但唯有这春季的韭菜才是最鲜嫩的,韭菜温补,它体内蕴含的蒜氨酸能加速咱人体乳酸的分解,而且在民间,炒韭菜有提精神的说法呢,春季多吃,干劲十足。韭菜的味道鲜嫩可口,不管你是炒制还是用来剁馅包饺子,其鲜味都是不可抵挡的,所以韭菜是咬春最不能少的蔬菜之一。萝卜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萝卜。立春吃萝卜,俗称“咬春”,咬一口,全是春天的味道。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形式。萝卜脆嫩多汁,熟食甘似芋,味甘性微凉;生食脆如梨,味辛性寒,均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民间称为“小人参”。豆芽立春之后相当适合吃各种芽菜,像黄豆芽、绿豆芽等这些,都很清香脆嫩,吃起来的口感也贼棒了,像北京人立春时吃春饼,里面卷豆芽是少不了的,它可是早春的民间美食呢。田艾米籺田艾米籺,也叫田艾籺,春季时令食品,制作工艺繁杂,是广东湛江地区的特色美食。先将采回来的田艾洗净晒干,搓成艾茸;再把它按比例掺入糯米粉和粘米粉中,加入红糖水和成面团,制成饼坯;包入花生、芝麻、猪肉、萝卜干、马蹄、冬菇等炒制而成的馅,做成你想要的形状或压模成型;以树叶或芭蕉叶垫底上锅蒸熟。刚出锅的田艾籺,木香扑鼻,吃起来香糯软滑,鲜而不腻。来源:新华社、央视网、腾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okoux.com/rmlby/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