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刘悠扬通讯员林娟玉杨婷姻
10月27日下午,由南山区文明办、南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深圳市壹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龙光社区党委、龙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圳市南山区珠光小学共同承办的“‘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活动在珠光小学二楼报告厅举行,《少年爱诗词》作者刘建彪为三个班级约名同学带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分享。
活动伊始,刘建彪对龙光社区把活动引进校区点赞,他认为,创建文明城市不仅看市容市貌,更要看人容人貌,中小学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深圳要成为文明典范城市,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小学生从小养成文明习惯,从小提升文明素养,对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有重要意义。
刘建彪为现场同学讲述了《少年爱诗词》的成书过程。他分享道,《少年爱诗词》一书所筛选的首诗词涵盖爱国、勤学、立志、仁爱、尚美、向善等类别的古典诗词,这些诗词本身兼具趣味性、启发性与艺术感染力,蓄积了诗人词家高尚的人格修养与崇高的理想追求,能够为心灵注入正能量,助力青少年人格塑造及身心健康成长,而爱国爱家、仁爱宽厚、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勤奋好学等优秀品格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也是文明市民不可或缺的道德素养。
活动过程中,刘建彪详细解读了明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立春日感怀》的创作背景。于谦以家国大业为重,为国守边疆,他的名句“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舍身报国,“爱国爱家是创建文明城市前面的1,没有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刘建彪说。
“做文明人必然心存善念,文明之城必然是友善之城。”刘建彪摘取《少年爱诗词》书中白居易《鸟》《新制布裘》两首诗歌,讲述了白居易“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的抱负和品德,指出心存善念,关爱他人乃是文明学生的基本涵养之一,而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劝学》、宋代诗人汪洙《勤学》、宋代诗人翁森《四时读书乐·春》、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于谦《观书》等诗歌则告诉同学们读书的重要性及其乐趣。“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刘建彪借用李白诗句鼓励同学们发奋读书。
“领略古典诗词之美,尽显真善美底气。”古典诗词底蕴深厚的张老师由衷赞叹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
据悉,“‘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系列活动计划在桃源街道12个社区辖区范围内举办12场文化活动,解读古诗词中的修身智慧,旨在以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德,助推桃源街道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本次活动也是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举措之一。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