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1日5时24分,我国将迎来春分节气.春分和秋分、冬至、夏至并称为“两分两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四个最重要的标志性节气。
农历古书上说:“斗指卯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民间还有农谚:“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说的就是黑夜等长、春季平分的意思。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十二个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七绝·春分》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盘点春分时节的那些传统习俗:
1.春分立蛋:“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竖蛋”的游戏或比赛。竖鸡蛋是一个提醒人们随时保持好的心态,心平气和的好方法。“竖蛋”有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
2.祭祀太阳神: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并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几个节气都相当重要,所以会举办隆重的祭祀活动。春分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祭拜的是太阳神,人们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3.吃春菜:俗语曰“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春分吃春菜是为了祈求家宅安宁,身体健康。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篙。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与鱼片滚汤,叫“春汤”。
4.送春牛:春分之际,农间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意在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庄稼能够丰收喜庆。
5.粘雀子嘴:春分这天农民都按习俗每家都要吃汤圆,还把汤圆利用了起来。把汤圆煮好后,用细竹签插好立在田边,用来驱赶雀子,所以被叫作“粘雀子嘴”,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有祈祷丰年之意。
盘点春分时节谚语的那些民俗谚语: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无雨划耕田、有雨是丰年”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