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诗经》里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里的“荠”就是荠菜。荠菜在春天极易采摘到,食之清香甘美,令人齿颊生津。由于荠菜营养丰富,青翠爽口,有药用价值,因此,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小编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春吃荠菜好处多
中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明目、止血的功效。主治痢疾、水肿、淋证、乳糜尿、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别录》曰其:“主利肝气,和中。”《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荠菜可清肝明目,和脾利水”。
现代研究表明,荠菜全草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有机酸,11种氨基酸,7种糖分,还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维生素B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其营养价值很高。
药理研究证实荠菜有兴奋子宫、气管与小肠平滑肌,缩短出血时间,扩张冠状动脉,降压、利尿、退热,抗应激性溃疡、抗癌等作用。
春季肝木气旺,风邪当行,易发“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木犯脾”等所致病证,如,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中风、消化不良、目赤红肿等。吃荠菜可清热凉血、平肝明目、健脾益胃,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因此,春吃荠菜可谓天人相宜再合适不过了。
荠菜的美味吃法
荠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煮汤、炒菜、凉拌、做饺子馅等。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荠菜饺子荠菜饺子贵在一个“鲜”字,需挑选鲜嫩的荠菜,配上猪肉,现包现煮最好。味道鲜美,且有健脾养胃,补虚益气,清肝利湿的功效。
材料:小麦面粉克,荠菜克,猪肉克,盐5克,味精3克,酱油5克,大葱10克,植物油30克,香油10克。
做法:(1)先将荠菜捡去老叶杂质,用清水洗净切碎,放入盆中备用。
(2)新鲜猪肉剁碎备用。
(3)把面粉用水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揉匀,切成小面剂,擀成饺子皮。
(4)荠菜盆加入碎猪肉、精盐适量、味精、酱油、素油、麻油,拌匀成馅。
(5)包成生饺子,下入沸水锅内煮熟,捞出,装入碗内。
(6)蘸上调料,即可食用。
2.荠菜豆腐汤材料:嫩豆腐克,荠菜克。
做法:
(1)荠菜去杂质,洗净,切碎。
(2)豆腐切成小丁备用。
(3)炒锅上火,加油烧至七成热,加入素鲜汤,豆腐丁,荠菜,精盐,生姜末,烧沸后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出锅装入汤碗即成。
功效:补虚益气,健脑益智,清热降压。
3.荠菜蒸鸡蛋材料:荠菜克,鸡蛋3个,芝麻油适量,盐适量。做法:
(1)荠菜摘去老叶洗净剁碎。
(2)鸡蛋打入碗内,加入盐搅散搅匀。
(3)再把剁好的荠菜放入碗内搅拌均匀。
(4)将碗置于蒸锅中蒸15分钟,出锅滴入少量芝麻油即可以食用。
功效:?心安神,清热降压,养血止血。
4.荠菜粥材料:荠菜60克(切碎),粳米60克,盐适量。
做法:先炒荠菜,拌炒片刻,然后入粳米,加水煮粥,将熟时入盐即可。
功效:补虚健脾,明目利水,止血降压。
5.荠菜拌杏仁材料:荠菜克、甜杏仁20克、凉拌生抽、陈醋、干辣椒丝、芝麻油、食盐适量。
做法:(1)荠菜择去黄叶洗净。
(2)焯水(断生即可),挤干水份切碎。
(3)放入甜杏仁、食盐、生抽、陈醋、干辣椒丝。
(4)芝麻油放入菜里,拌匀装盘即可。
功效:养肺护肝,和脾益胃。
温馨提示:荠菜虽好,吃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平时比较怕冷,消化功能差的体质偏寒、脾胃虚弱者要少吃。要吃也可以在做菜时加一些姜或做汤、煮粥时放一些胡椒末,可以平衡荠菜的凉性,这样做即可解馋又能不伤身。
好书推荐
《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第二版)》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内容介绍
孙光荣教授主编的《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一书,历经三年之久,数易其稿,在编写过程中查阅并收录了大量的历代经典著作中的养生名言,分为“养生之理”“养生之法”,内容正宗、广博、翔实、精确、简要,突出了中医养生的特色和优势,做到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既可供中医养生专业研究者参考,又可作为广大喜爱中医养生者的读本,将在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的进程中发挥奠定基础和正确引导的重要作用。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调脾胃,治好慢性咽炎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为中医药抗疫效果点赞!
皮肤瘙痒、湿疹,一抹见效!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云南中医”